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用6种不同成分比的竹浆/丝光羊毛混纺织物,毛/竹比例为30/70、40/60、50/50、54/46、60/40、70/30。对其进行成分比与热湿舒适性关系探究,最终得到织物最优成分比。分别对织物进行了透气性、透湿性和热阻测试,结果表明:丝光羊毛含量越多,织物的透气性越差,透湿性和导热性呈增加趋势。通过综合评估得出,当丝光羊毛含量在45%~50%时,该混纺织物具有最优的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灰色聚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认识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对轻薄型大豆蛋白纤维织物及类似风格的棉、毛、丝织物的导热性、保暖性、冷感性、透湿性、输水性、润湿性及透气性进行了测试,利用灰色聚类分析对4种纤维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做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高湿环境下,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热湿舒适性次于蚕丝织物,优于棉、毛织物;在低温环境下,大豆蛋白纤维织物与棉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相当,均低于羊毛织物,蚕丝织物最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紧身跑步服针织面料的热湿舒适性,选择Cleancool纤维、Coolmax纤维、咖啡碳纤维等新型纤维和纱线,设计开发出5种基本织物组织、35款纬编针织面料,并对面料的透湿性、导湿性、吸水性、接触冷暖感等热湿舒适性进行测试与分析.基于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运用模糊综合法对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和咖啡碳纤维作为面纱时,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平针组织、网眼组织织成的,以咖啡碳纱线为原料织成的织物热湿舒适性综合评价较好.研究结果为后续户内紧身跑步运动无缝针织服装的开发提供参考,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7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针织保暖内衣面料为对象研究其热湿舒适性,测试其保暖性、透气性和透湿性等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面料的纤维品种、组织结构、厚度、克质量等是影响面料的热湿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其中面料的纤维品种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自制了织物湿阻和热阻测试仪,探讨了服装面料的透湿性能,通过关联度分析,可知厚度是影响湿传递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另外,尝试用传感器来监视测试所用人造皮肤的出汗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非稳态下织物传热传湿测试装置,对L27(313)正交设计试制的真丝电力纺试样.进行了纯热阻、湿阻及热湿交互作用下的热阻、湿阻测定。并按测试结果建立了真丝薄型织物热湿性能与其结构参数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织物厚度是影响薄型织物热阻、湿阻的一个显要因素;热、湿交互作用下织物的热、湿值小于纯热、湿条件下的热、湿阻值。为薄型织物热湿性能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使用非稳态下织物传热传湿测试装置,对L27(3^13)正交设计试制的真丝电力纺试样,进行了纯热阻、湿阻及热湿交互作用下的热阻、湿阻测定。并按测试结果建立了真丝薄型织物热湿性能与其结构参数间的多元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织物厚是影响薄型织物热阻、湿阻的一个显要因素;热、湿交互作用下织物的热、湿值小于纯热、湿条件下的热、湿阻值。为薄型织物热湿性能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服装的保暖性能和透湿性能是服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文章利用织物模拟出汗的暖体假人,在环境温度(293±2)K,相对湿度(65±5)%和环境温度(283±2)K,相对湿度(40±5)%下,定量测试了一组服装的热湿传递特性。暖体假人在环境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减小的情况下,服装内外存在较大的水气压力差,假人出汗量增大,蒸发散热增大,测试得到服装湿阻减小。同样,服装内外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假人干散热量也增大,实验表明服装热阻增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出汗暖体假人“Walter”测试各层服装及不同服装组合在10℃、45%的温湿度环境下的热阻、湿阻,研究了多层服装系统的热阻值与各层服装热阻值算术和之间的关系及多层服装系统的湿阻值与各层服装湿阻值算术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服装系统内各单件服装的有效热阻(或湿阻)或基本热阻(或湿阻)累加和可以用来预测服装系统的热阻(或湿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针织品的热湿舒适性能,本文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为试样,测试其热、湿传递性指标,并依据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环境下,粘胶纤维织物、维劳夫特纤维织物和竹纤维织物均具有优良的热湿舒适性能;相比较而言,棉纤维织物、天丝纤维织物和莫代尔纤维织物性能较差;在低温环境下,棉纤维织物、维劳夫特纤维织物和竹纤维织物均具有优良的热湿舒适性能,莫代尔纤维织物居中,天丝纤维织物和粘胶纤维织物较差。深入了解其服用热湿舒适性的差异,可以更好地指导其后续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可以测试织物热阻和湿阻的圆筒式织物热湿阻测试仪,介绍了该仪器的基本组成机构,并根据热湿阻指标原理给出了该仪器测试织物热阻和湿阻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该仪器测试稳定性高,热湿阻测试结果与传统仪器测试结果具有一致性,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鞋材用涤纶经编间隔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变化规律,选取 8 种鞋材用涤纶经编间隔织物作为样 本,测试织物的透气性、芯吸高度、透湿量和保温性四项指标,分析其变化规律,并基于回归分析,建立了鞋 材用涤纶经编间隔织物热湿舒适性各项指标的回归方程,最后,采用直接加权法建立综合性能评价函数,对织 物热湿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经编间隔织物总密度和体积密度的提高,织物透气性、芯吸高度和透 湿性均降低,而保温性提高;试样 5 的热湿舒适综合性能最好,即总密度为 246 线圈数/cm2,厚度为 1.64 mm, 克重为 203.2 g/m2。  相似文献   

13.
新型针织内衣面料热湿舒适性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研究一类新型针织内衣面料的热湿舒适性主要影响因素,对珍珠纤维、大豆纤维、竹纤维、聚乳酸纤维等8种新型针织内衣面料及棉织物共9种面料进行了热湿舒适性能测试,并采用SPSS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试验面料的各项基本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这类针织内衣面料热湿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吸湿性能、织物的厚度、紧密度及织物组织结构;织物厚度越小、密度越小,其透气、吸湿透湿性能越好;织物越厚实,织物保暖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院研制的一系列织物静态、动态热湿舒适性能的测试仪器和评判指标,提出有关针织物热湿舒适性的静、动态综合评判观点和方法,并就原料对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Viloft纤维是木浆纤维素纤维,是一种新型的保暖性和舒适性俱佳的环保型纺织原料,与棉纤维或涤纶混纺,其织物具有很高的阻热性、极佳的透湿透气性、极快的芯吸效应和非常高的导湿率.本文对Viloft纤维以及Viloft/棉(50/50)混纺织物和Viloft/涤(50/50)混纺织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在生产时应注意的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16.
Viloft纤维是木浆纤维素纤维,是一种新型的保暖性和舒适性俱佳的环保型纺织原料,与棉纤维或涤纶混纺,其织物具有很高的阻热性、极佳的透湿透气性、极快的芯吸效应和非常高的导湿率.本文对Viloft纤维以及Viloft/棉(50/50)混纺织物和Viloft/涤(50/50)混纺织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在生产时应注意的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将可拓方法引入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评价中,选取维劳夫特(Viloft)、竹、天丝(Tencel)和莫代尔(Modal)等几种有代表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进行了评价研究.首先给出了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物元描述形式,然后通过构建经典域、节域和关联函数建立了物元评价模型,最后采用最大综合关联度法对几种纤维织物的高低温热湿舒适性能做出了评价,并讨论了变经典域的分类变化.  相似文献   

18.
将可拓方法引入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评价中,选取维劳夫特(Viloft)、竹、天丝(Tencel)和莫代尔(Modal)等几种有代表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进行了评价研究.首先给出了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物元描述形式,然后通过构建经典域、节域和关联函数建立了物元评价模型,最后采用最大综合关联度法对几种纤维织物的高低温热湿舒适性能做出了评价,并讨论了变经典域的分类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统计方法,探讨了苎麻织物组织、纬密的变化对织物导热系数、热阻、温冷感、保暖率和透湿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苎麻织物在夏季服用时,其热湿性能以斜纹组织、设计纬密为213根/10cm 的织物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几种常见机织布进行功能性整理的热湿舒适性能指标测试,并利用秩位法探讨功能性整理对织物舒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功能整理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抗静电整理会降低纯棉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