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城市空间范围的不断拓展,交通拥堵等问题开始浮现,而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不能有效解决这一类问题,我国城市正在走上西方国家城市蔓延的老路。因此,国内学者开始转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的研究。首先将对TOD模式的概念及主导原则进行阐述,然后对国内外关于TOD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再对TOD模式在新城规划中的应用以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进行详细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探究北京市的亦庄新城规划中对TOD模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TOD在圣迭戈——一种规划理念实施的渐进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以来,美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这就向规划师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规划轨道交通?一个为公众所接受的答案是:通过对整个地区进行综合性的、以公交为主导的土地使用规划,来促进“公交导向的土地开发”(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县是美国最早拥有当代轻轨交通线路的地区。本文分析了该县TOD项目的贯彻实施情况,同时对TOD项目推进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背景:关于TOD的规划理念TOD有2个主要特征。第一,TOD项目是指在轨道站点和主要商业区的步行范围内进行适宜步行、混合功用的土地开发…  相似文献   

3.
黎进 《城乡建设》2016,(12):60-61
TOD适合我国城市发展 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中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站点为中心、用500~800米(8~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的地块,采用“以人为中心”设计理念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它实现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为一体的“混合用途”(图1).因为它对土地进行高密度立体化的高效开发,使城市紧凑,遏制区域不断蔓延;它使居民和雇员能够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方式出行,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城市的停车难等城市病.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TOD"模式的解读及其在我国推行状况的分析,提出低碳目标下我国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组织的理想模式——"CL—TOD"模式,并进一步提出"CL—TOD"模式下我国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组织应为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以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确定用地开发强度、实现土地"有效混合"、划分适合行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  相似文献   

5.
运用公交导向开发(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指导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开发一直是学者和政府关心的问题,为了将TOD模式落实到实际土地利用规划,从TOD的基本理念出发,以TOD 3项核心原则为基础,建立了以提升轨道交通系统运量、保证区域生活环境品质和均衡土地利用为目标,以轨道交通站点地区不同类型土地的容积率为决策变量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设计了模型的实用求解方法,以协助规划者进行各类土地的容积率设计。以上海徐家汇轨道交通枢纽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了TOD开发模式的概念和核心理念,并以深圳市大学城园区所实施的一处TOD项目为例,分析其在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丰富地块功能用途及建筑物内部空间属性等方面所采取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张朴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0):24-25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交通组织是指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该种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其主要特点是以轨道交通为中心进行城市组团围绕式协调发展.TOD交通组织的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中心展开周围土地的设计,促进土地混合开发,形成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商业空间体系,对于缓解由于城市发展而造成的交通堵塞问题和土地空间有限等矛盾有积极的意义.介绍了TOD的定义、特征、构成和功能,并分析了TOD交通组织对商业空间创新设计的影响,对以TOD为基础的商业空间设计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如何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城市轨道交通通过带来大量客流,进而带动、促进、提升土地价值。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开发建设,在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的同时,也推动了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基于TOD发展理念与开发模式,分析福州地铁金山站地块的综合开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交通导向模式出发,简析TOD模式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探寻TOD模式下城市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提出混合城市土地利用性质、综合协调交通流线周边用地、合理利用换乘点周边用地等观点,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提出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开发活动较为活跃,探索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模式对于预测新建站点土地使用布局状况及规划方案的调整至关重要。以长沙市地铁2号线为例,解释并分析了引入以政府调整土地服务功能为导向的发展(SOD)模式和以公共交通导向的发展(TOD)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周边土地利用的必要性,初步探索出不同种类站点适用的土地开发模式。结果表明:城市型、开放居住型、枢纽型轨道交通站点适合TOD为导向土地开发模式,传统居住型、产业型适合SOD为导向土地开发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的土地开发提供借鉴,促进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城市以小汽车主导的郊区蔓延式发展导致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为此,美国政府积极推动面向可持续的公共交通引导土地开发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 TOD是一种围绕高质量公共交通0.5英里范围内、步行环境宜人的居住、商业、公共服务设施等混合的土地开发模式,有利于减少交通系统碳排放的土地开发模式,通过提高社区的步行和公共交通环境来减少驾车出行,进而降低汽车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致力于创造更健康的、更有经济活力的社区.  相似文献   

12.
吴黎明  王栋  赵筝 《安徽建筑》2011,18(5):9-10,13
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开发的模式(TOD),以其特有的灵巧增长的优势推动着城市土地集约化开发,在抑制城市郊区化无序蔓延的同时可以营造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步行城市空间。文章在对国外城市发展TOD模式建成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推行TOD时所面临的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不同开发程度城市的TOD规划进行了策略分析和研究;最后,以徐州市为例,结合其基于TOD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例证了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开发建设对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哲思国际     
《南方建筑》2011,(2):F0003-F0003
武汉硚口区金三角地块规划设计(图1~3)本项目位于武汉硚口区金三角黄金地段,占地94.577m^2,建筑面积约635.369m^2。拟建成武汉大型的城市综合体。是ZENX公司在设计中实施TOD所倡导的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开放,提倡绿色低碳的出行,高密度的土地开发和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又一佳作。该方案在国际邀标竞赛中脱颖而出并将在年内实施。  相似文献   

14.
齐亮  王惠婷 《建筑与文化》2016,(12):214-215
本文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与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探讨分析TOD交通发展模式中站点周边城市空间及用地性质的最优化设计,以实现空间的集约利用,并以徐州市1号线韩山站为例进行站点周边土地开发与利用分析,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TOD背景下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与利用研究相关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于工程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模式已成为轨道站场综合开发的重要策略。本文首先总结了TOD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其土地开发的主要特征,然后结合广佛肇城际大旺站TOD综合开发实例,对土地利用、开发强度、交通接驳等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国内城市建设方面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城市交通混乱、生活街道缺失、土地利用率低等。实现城市中各要素有机协调和紧凑型开发的模式得到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认可,如TOD模式。文章首先对TOD模式的概念进行阐述,在综合国内外部分TOD模式的发展特征、分析其优劣点的基础之上,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对其现有公共交通与人居环境进行探讨,研究成都市郫都区TOD模式的可实施性,最后提出实施举措及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城市蔓延现象突出,这是一种对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TOD模式由于其集约的土地利用模式和高效的城市发展模式,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城市的青睐。其中TOD社区模式已经在杭州、南京等国内一线大城市实行。同时,TOD模式为高人口密度、已进入小汽车时代的中国中小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公共交通体系引导建设高效的城市空间结构,增加混合用地,激发商业活力,提高通行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减少机动车出行,降低环境污染,可以实现中小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将简要介绍TOD社区模式,并讨论TOD社区模式在中小城市中的适用性。同时,文章以湖北省当阳市为例,浅析当阳市现行公交系统的特点与不足,提出如何利用TOD模式对城市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  相似文献   

18.
袁红  姚强  徐娜  何媛 《工业建筑》2022,(4):209-218
为了应对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由社会、经济、文化、交通等因素多维复合引发的一系列城市问题,研究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TOD)模式。以美日典型城市中心型TOD片区为研究案例,对其交通特征、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特征展开对比分析。首先,分析美日TOD模式的一般特征,提出城市中心型TOD片区的划分依据,阐明研究案例的选取原则和基础信息;其次,以美国阿灵顿郡B-R廊道片区、日本横滨市港未来线片区为例,从交通特征、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总结美日城市中心型TOD片区的特征,从交通体系、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视角分析差异成因,以期为当前国内同类TOD片区的设计和实践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围绕地铁站点周边进行土地开发的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大中城市建设的趋势,地铁站点周边的开发是TOD开发模式的主要内容,站点周边的城市设计是这一模式成功实践的前提。基于对TOD模式概念了解、发展现状分析,本文提出地铁站点周边的城市设计原则,并结合实践项目,分析如何实现这些原则。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际轨道、城市轨道、高速铁路建设热潮的来临,如何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城镇空间拓展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本文探讨在城市旧城改造过程中,基于TOD模式下的交通枢纽地块的土地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