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十字截面涤纶低弹丝、竹炭涤纶低弹丝、水溶性维纶和乳胶丝交织设计出导湿、透汽针织松紧带,通过溶掉松紧带中的水溶性维纶,再对松紧带进行亲水整理发现,松紧带的导湿、透汽性能都有明显提高;改变乳胶丝直径发现,随着乳胶丝直径的减小,松紧带的芯吸高度和透汽量都有所增加,且拉伸倍数与弹性回复率都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探讨不同成纱结构对短纤纱及其织物导湿性能的影响。以涤纶为原料,分别纺制28 tex的环锭纱、转杯纱和涡流纱。测试了三种纱的成纱结构及基本性能。采用毛细芯吸法和水滴扩散面积对比方法,分别对三种纱及其织物的导湿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织物芯吸高度与水滴扩散面积趋势一致,而纱线芯吸高度与相应织物芯吸高度和水滴扩散面积测试结果的趋势并不相同。认为:虽然涡流纱的芯吸高度较小,但其表面较少的毛羽对于提升织物导湿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探讨织物经纬密、织物组织等对其导湿性能的影响。设计了10种织物,包括9种不同经纬密和织物组织的棉织物和1种Coolmax斜纹织物,介绍了每种织物的规格;采用条带芯吸法测试了各试样的经纬向芯吸高度,并进行了分析;同时,测试了试样5不同测试宽度的芯吸高度;计算对比了经密均为200根/10cm的不同织物的透湿率。结果表明:棉织物导湿性随着经密的增大变化规律不明显,且经纬密差值也影响其导湿性;3种基础组织的织物导湿性不同,其中斜纹织物导湿性最好,缎纹次之,平纹最差。认为:Coolmax织物的导湿性明显高于棉织物。  相似文献   

4.
通过织物垂直芯吸法和表面液滴法来分析在织物结构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异形截面纤维对织物导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织物结构参数相同时,织物导湿顺序与纱线导湿顺序一致,与纤维形态结构和细度相关;液体沿织物经纬向的芯吸传导时间和芯吸高度呈指数关系;2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但在比较不同结构纤维织物的导湿性能时,采用垂直芯吸法测试较表面液滴法好。  相似文献   

5.
织物导湿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不同纤维材料的机织物、针织物,在不同测试条件下进行导湿性能测试,发现试样宽度、液体温度对芯吸上升高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方向织物的导湿速率不同,具有方向性,不同纤维材料的导湿能力存在较大区别,开发导湿、快干织物不仅要考虑纤维性质,而且要合理选用织物结构.  相似文献   

6.
垂直芯吸法和滴液法测试海岛丝织物液态水传导性能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开纤后的海岛丝织物进行液态水传导测试,通过垂直芯吸法来测定织物的芯吸高度,通过滴液法测试织物的导湿面积、导湿体积、导湿重量和综合值。本文研究两种测试方法的各自侧重点、织物的失重率和织物对液态水的传递性能的关系,综合分析影响海岛丝织物对液态水传递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织物湿传递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织物湿传导途径的基础上,分析织物的吸湿、润湿特性和导湿机制,推导织物中毛细管液态水运输总流量公式,并介绍五叶形涤纶纤维Coolfibre的截面形状和芯吸特性,得出芯吸时间与芯吸高度的回归方程。分析了人体出汗时如要迅速达到干爽,织物从内向外应具备的材料结构和几何结构。通过试验发现采用Coolfibre涤纶长丝作为经纱形成的经支持面织物,有利于保持皮肤与织物内侧微气候区的干爽。设计并分析了5种织物的强伸性能、透气性、透湿性、芯吸高度、润湿保湿性和干燥性能,为干爽织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磊  王其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11):54-56,58
分别利用芯吸效应原理、芯吸和差动毛细效应相结合的原理,将柔丝纤维及其他功能纤维原料相互交织,设计出4种导湿快干功能针织物,研究了其导湿性、快干性、保水性,结果显示:织物外层部分为亲水性柔丝纤维、部分为疏水性纤维的织物与外层全为亲水性柔丝纤维的织物相比,前者的导湿快干功能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滴液法测试织物导湿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玉梅  张才前 《丝绸》2006,(7):42-43
传统织物导湿性能的评价方法多用于测试织物某一方向的导湿性能,无法获得织物其他方向的导湿性.使用滴液法测试8种织物的各向扩散最大位移、扩散最大面积、各向芯吸速率和织物芯吸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可较好区分不同织物的导湿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聚乳酸纤维的吸湿导湿性及芯吸效应,并就聚乳酸纤维吸湿导湿性方面的改性和用途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选择8种不同的羊毛与普通涤纶、37.5涤纶混纺针织物试样,测试试样的密度、面密度、未充满系数和厚度等基本参数,以及回潮率、透气率、芯吸高度、瞬间接触凉感(Q-max)及恒定加热条件下的干、湿态升温性能等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分析和评价了针织物的基本参数对其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普通涤纶相比,采用37.5涤纶有助于提高织物的回潮率、芯吸高度和Q-max;透气率随针织物未充满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当织物的纤维组成成分基本一致,组织结构相同时,针织物的面密度越大,透气性越差;含37.5涤纶的纬平针织物的瞬间接触凉感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透气性、瞬间冷感、透湿性和毛细效应常规对比试验,对珍珠纤维、珍珠纤维P棉、牛奶纤维P羊毛P棉莫代尔、莫代尔P棉、粘胶纤维等11 种针织面料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珍珠纤维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结果表明,珍珠纤维、珍珠纤维P棉针织物具有良好的湿传递性能,且优于纯粘胶织物,但它们的瞬间冷感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3.
以竹浆/棉混纺纱为研究对象,经圆纬机织造和后整理工艺制备出纬平针和双罗纹针织物,测试分析了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芯吸性、吸湿快干性、悬垂性、刚柔性和表面摩擦性等服用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竹浆/棉混纺纱针织产品具有良好的春夏季服用舒适性能。  相似文献   

14.
徐旭  张弦 《针织工业》2012,(2):13-14
使用蜂窝微孔改性涤纶纱、莫代尔纱、天丝A100纱及棉纱开发了3种针织物,分别测试它们的顶破性能、抗起球性能、悬垂性能、毛细管效应、导湿性能、透湿性能和透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蜂窝微孔改性涤纶针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起球性能、透湿性能和透气性能;顶破强力、悬垂性能、毛细芯吸高度和导湿性能介于改性涤纶与棉合股编织织物,改性涤纶与莫代尔、天丝A100纱合股编织织物之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纤维导湿的基本理论和竹浆纤维及导湿快干纤维Coolpass的性能。由于竹原纤维和Coolpass纤维均具有良好的导湿快干性,利用纤维导湿快干性和差动毛细效应原理,编织了3种特殊双层结构的针织物,分别进行导湿性能测试,并就导湿性与单层结构针织物比较,发现部分双层结构针织物的导湿性很高。从这3种双层针织物中优选出导湿性能相对较好的针织物进行开发,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保暖涤纶割圈绒织物的服用性能,以保暖涤纶与吸湿快干型超细涤纶丝进行交织,开发出轻柔舒适的保暖涤纶割圈绒针织物。通过试验测试了保暖涤纶割圈绒织物和普通纯涤纶产品的透气量、芯吸高度、保温率、传热系数、克罗值等热湿舒适性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保暖涤纶纬编割圈绒织物具有良好的热湿舒适性,其透湿性能、导湿性能以及保温性能均优于普通吸湿快干型涤纶产品,服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新开发的PTT弹力添纱针织面料的原料选用、编织和后整理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对该面料的5个湿舒适性指标透湿率、导湿性、透气率、干燥率和保水率与已开发的棉/涤针织面料和Tactel/Lycra针织面料进行了比较,证明新开发的面料具有良好的湿舒适性,是制作运动服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18.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evaluate transverse wicking behaviour of elastic knitted fabric while the fabric simulated in different body motions.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short interval dynamic extension and recovery on fabric transverse wicking behaviour were evaluated as the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different rate of extension (speed), different percentage of cyclic extension and different liquid flow rate. For this application, a new cyclic stress instrument wa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o apply repeated dynamic extension and recovery on the fabric. The developed instrument is operated through embedded micro controller programme. The effect of speed, percentage of cyclic extension and flow rate with respect to the dynamic transverse wicking behaviour of elastic knitted fabric has been studied using Box–Behnken experiment model. The experiment model identifies the principal experimental variables such as flow rate, percentage of cyclic extension which has the greatest effect on the transverse wicking behaviour of elastic knitted fabric.  相似文献   

19.
Coolplus导湿快干针织物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差动效应和灯芯点芯吸效应导湿原理,设计出合理的导湿快干织物结构,并结合台湾中兴公司生产的Coolplus纱线,在台湾凹凸公司生产的双面针织大圆机上成功开发出了Coolplus导湿快干针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