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包钢炼铁厂投产三十年来,在广大炼铁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焦比不断下降。以2~#高炉为例:1985年平均焦比为645.8公斤/吨铁,1987年下降至607.58公斤/吨铁,特别是自1987年9月开始喷吹煤粉以来,焦比下降趋势更加明显,1988年平均综合焦比降至583.04公斤/吨铁。但是,和国内先进企业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1980年2月24日至28日,江苏省冶金工业局在仪征县召开节焦增铁会议。全省十七个钢铁厂的领导干部、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与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到会同志还参加丁同时错开的省金属学会钢铁冶炼学术交流活动。会议总结交流了七九年全省节焦增铁的经验,较深入地讨论了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了各厂1980年节焦增铁攻关计划。省冶金局副局长尹惠民同志作了会议总结。1977年以来,我省节焦增铁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省焦比不断降低,三年连跨三大步,继突破历史最好水平(689公斤)之后,1979年全省平均焦比降至675公斤。通过此次会议讨论,全省各炼铁企业一致决心再接再厉,继续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米的方针,使1980年全省炼铁平均焦比降至650公斤。会议总结了1979年节焦增铁工作,认为以下几方面生产技术与管理的措施对降低焦比发挥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蓬勃展开的增产节约运动中,我省冶金战线的各个炼铁企业,面对燃料供应比较紧张的情况,立足现有基础,深入开展以节焦增铁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千方百计,降低焦比,以节约求增产,取得了新的成绩。今年头五个月全省炼铁焦比逐月下降,一至五月份平均焦比为675公斤,比一九七八年全年平均焦比731公斤,下降了56公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以来,国内外炼铁技术发展迅速。从高炉主要生产指标来看:一是利用系数(吨/米~3·日,以下单位略)提高,如日本和苏联高炉利用系数从1960年分别为1.09与1.33提高到1980年1.95和1.8;二是焦比(公斤/吨铁,以下单位略)降低,如日本、苏联、美国与西德高炉焦比1960年分别是619,723,749与826,1980年分别降至447,512,578与515。1983年国内重点企业高炉利用系数1.591,焦比535,喷煤粉50.1,综合焦比  相似文献   

5.
1961年以来,鞍钢炼铁厂认真执行了党的八字方针,特别重视了提高生铁质量和降低焦比。生铁合格率1961年为97.46%,1962年达到了99.44%,1963年1~6月平均达到99.93%,尤其制钢生铁含矽含硫显著下降,今年1~6月份平均矽0.731%,硫0.035%。两年来焦比也继续降低,1961年焦比702公斤,1962年降至649公斤,今年1~11月达到了608公斤。比历史上最低焦比的1962年又降低了41公斤。有三座高炉平均在595公斤以下,三高炉10月份达到489公斤。两年来,我厂大力恢复和改进了高炉热风炉等主体设备;积极改进热风炉操作技术,提高风温;不断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冶金工业局于一九八二年二月九日至二月十二日在南钢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全省炼铁节焦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全省八一年炼铁节焦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制订八二年炼铁节焦的攻关计划。一九八二年全省平均吨铁焦比的攻关目标仍然是620公斤。这个目标由于熔剂搬家和喷吹烟煤、焦油等主要措施进展缓慢,八一年没有实现,因此,一九八二年继续再攻,又叫“二打六百二”。一九八一年,由于各炼铁企业和有关焦  相似文献   

7.
七十年代初期、中期,包钢高炉焦比很高,1970年曾达到943公斤,是建厂至今的最高年焦比。以后几年,焦比始终在900公斤上下,1976年又升至939公斤,比当时国 内先进水平高出300公斤。由1977年开始,我厂焦比开始大幅度下降,1977年为878公斤,1978年为713公斤,1979年为678公斤,1980年再降至655公斤,创我厂最低年焦比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采取了加强原料准备、改进高炉操作以及改善企业管理等项措施,我国炼铁生产的燃料消耗逐年下降。以地方骨干钢铁企业为例,1979年的入炉焦比为712公斤,1980年降低到654公斤,1981年又下  相似文献   

9.
2009年4、5月份,武钢炼铁总厂人炉焦比由去年的320.54kg/t降至298kg/t和299.9kg/t,其中4月份实现降创效近3000万元。今年1—5月份,武钢高炉月平均人炉焦比持续降低,创效6370万元0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湘钢2~#高炉于1986年进行了改造性大修,采用了无钟炉顶、陶瓷燃烧器、PC—584微机控制上料系统等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为其降低焦比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该高炉第二代自1987年3月投产以来,配合采用一系列的节焦措施,使焦比有明显降低,1989年达595公斤/吨铁,创造了湘钢炼铁史上高炉焦比最低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能耗总量波动在5000—7000万吨标准煤/年之间,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3—14%。1981年武钢炼铁厂总能耗占公司总能耗的40.8%,是武钢耗能最大的部门。因此,大力降低炼铁能耗,对促进武钢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武钢炼铁节能的途径加以讨论。一、国外炼铁工业的能耗概况目前国外炼铁工业能耗占钢铁工业总能耗的44—60%。在日本钢铁企业中,炼铁系统能耗占71.3%,其中炼铁工序占54.3%,烧结工序占10.1%、焦化工序占6.9%。而炼铁系统中,以高炉燃料比的形式所消耗的能源约占85%。近年来由于在世界范围出现能源危机和对钢铁的巨大需求,各国都十分重视钢铁工业的节能问题。1960—1975年,日本使燃料比降低约60%。1970—1978年,世界平均炼铁焦比降低60公斤,其中美国降低45公斤,日本降低49公斤,西德降低73公斤,英国降低39公斤,法国降低134公斤。1978年,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宣传、贯彻新时期总任务和工业“三十条”的热潮中,我厂也和全国一样,通过深揭猛批“四人帮”,联系我们厂的实际,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全厂上下团结一心,革命和生产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焦比、烧结、炼铁三个车间相互支持,齐心协力,为高炉取得较好的经济指标、奠定了原料基础。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一再刷新。1976年炼铁焦比为931公斤/吨铁,1977年降到802公斤/吨铁,下降了12.8%,高炉利用系数从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宝钢高炉炼铁生产继续稳定顺行,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提高。吨铁喷煤比已连续2年稳定在200kg以上,其中1号高炉连续18个月在230kg以上,吨铁焦比达265kg。2000年上半年,3座高炉平均送风温度达1250℃,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铁水硅、硫含量达到0.30%及0.02%的世界先进水平。3座高炉吨铁燃料消耗连续6个月降至500kg以下,吨铁入炉焦比下降到280kg,单座高炉月利用系数最高达2.386t/m3·d,从而使宝钢高炉炼铁综合指标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宝钢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郁池…  相似文献   

14.
雷全成 《酒钢科技》2007,(3):103-106
炼铁工序的焦比,是钢铁行业节能降耗的关键,酒钢炼铁工序采取了有力措施,使焦比大幅度降低。但是,其能耗仍然偏高,还需要采提高风温等措施进一步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5.
本期重点刊登了我省从原料到炼铁生产技术领域中,大中小型高炉精料、高风温以及其他强化冶炼的部分生产实践和科研成果。同时节选了兄弟省小高炉使用球式热风炉的经验,《四川冶金科技情报简讯》第14期还介绍了国内外高炉炼铁和直接还原技术发展概况,从而清楚地看到了我省的差距。炼铁生产的目标是:优质、高产、低消耗、低成本。在质量第一的前提下,降低焦比(燃料比)是中心,而成本是衡量生产效果的综合指标。1978年12月攀钢高炉利用系数达到1.516,焦比降到629公斤,1979年3月重钢高炉利用系数达到1.213,焦比下降  相似文献   

16.
炼铁过程(包括炼焦和烧结)能耗占钢铁厂的70%。高炉能耗占钢铁厂的55%,其中炼铁燃料比占高炉能耗的85%。因此,钢铁厂的节能必须狠抓降低炼铁焦比。我省1980年上半年重点企业和地方铁厂高炉按折合焦比划分:700公斤以下的有成都钢铁厂(602)、攀钢炼铁厂(609)、威远钢铁厂(653)、峨眉县铁厂(671)、重钢炼铁厂(684)五个厂;800公斤以下的有熊桥铁厂(732)、攀研院410厂(755)、邻水县铁厂(763)、高县铁厂(792)四个厂;800至900公斤的有渠江、后山、清溪、白市驿、灌县、壁山、渠县、赶水、  相似文献   

17.
苏联的炼铁燃料比为600公斤/吨铁,其中焦炭量为500公斤/吨铁。降低炼铁燃料消耗量的主要途径,在于挖掘炼铁工艺过程的能量潜力。当今高炉生产中炼焦煤、液态和气态碳氢化合物渐渐短缺,特别在冬天更甚。与此同时,富氧鼓风得以发展,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碳氢化合物用以降低绝热燃烧温度(即理论燃烧温度),实现富氧鼓风是不可能的。应用综合鼓风是强化高炉冶炼进程和降低焦比(但非指燃料)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高炉富氧35%、天然气耗量为153米~3/吨铁时,焦比为447公斤/吨铁。若进一步改善煤气利用,焦比还可能降低得多一些。克里沃洛格钢铁公司2000米~3高炉富氧32%、天然气耗量136米~3/吨铁  相似文献   

18.
1987年全省冶金系统内产铁133.03万吨,省均入炉焦比610公斤,分别比1986年增长17.4%和下降20公斤。其中小铁厂产铁52.62万吨,入炉焦比617公斤,分别比1986年增长14.8%和下降18公斤。在新形势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符合江苏实际的小铁厂发展道路,是一件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1.小铁厂取得进步的基本经验 1.1 进一步落实、开拓原燃料渠道。我省矿源不足,富矿更少,炼铁原燃料主要靠多渠道地开拓,除铁矿资源外,还开拓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涟钢炼铁焦比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降低焦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今后降低焦比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铜山炼铁厂炼铁全部使用熟料,其中由低氧化亚铁、高品位、较小粒度组成的碱性球团矿占40%,土烧结矿占60%,同时还加入了328公斤/吨铁的金属附加物,使焦比下降到482公斤,创造了我省高炉焦比最低的新水平,为我省今后使用碱性球团矿闯出一条新路。省炼铁、烧结情报网组成调研组,赴铜山炼铁厂学习,收集、整理和测试了一些数据,总结这项先进经验,以便进行推广。一、铜山炼铁厂简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