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丽萍 《世界电信》2009,12(7):60-62
当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IP地址消耗加速。随着网络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新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球互联网的发展遇到了诸多挑战,如地址空间不足、网络安全漏洞多、服务质量不佳、缺乏可运营可管理的有效机制等等。尤其是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给互联网的发展带来很大制约。因此,解决互联网IP地址枯竭,更安全有效地管理、维护、运营互联网,建设下一代互联网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刁玉平  刁永平  廖铭 《移动通信》2012,36(23):54-59
互联网是融合之本,而互联网日益突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是自治问题和可扩展问题。文章提出了在自治互联网的基础上,采用全局网络地址为主,本地网络地址复用的方法解决IP地址匮乏的问题,从而实现互联网的自治可扩展。同时通过对自治可扩展互联网(AEIPNAM)的扩展地址容量、扩展地址的约束条件和地址扩展优化配置的研究,证明了AEIPNAM具有自主性高、无过渡期、可扩展使用等特点,可小代价实现互联网的自主自治与可扩展。  相似文献   

3.
IP地址是构成互联网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互联网基础资源,江苏作为互联网大省,对千万级IPv4地址、数亿级的IPv6地址进行有效的管理,很有必要建设一套IP地址综合管理平台.本文拟探讨如何通过IP地址数据的汇聚、核查比对、数据标签管理、资产探测等实现对IP地址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专题导读     
正IPv4地址枯竭是全球互联网进入21世纪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特别是随着4G LTE网络在全球的规模部署,移动智能终端的数量也将急剧增加,地址枯竭对于网络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剧。解决IPv4地址资源枯竭问题必须引入IPv6,作为IPv4地址枯竭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引入IPv6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共识。由于IPv6协议和IPv4协议不兼容,网络大规模升级改造的难度很大。作为全球最大的宽带互联网运营商中国电信未雨绸缪很早就进行下一代互联网的技  相似文献   

5.
目前,C N N 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P地址分配联盟所分配的IP地址量已经超过1个A类地址,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然而,与此对应的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IPv6地址的申请形势依然堪忧,对此专家建议,可以按照信息产业部的思路,通过几家大的单位如CN NIC归口,采用“团购”的方式,集中向A PNIC(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申请IPv6地址,优化国内IPv6地址资源配置,增强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中的竞争力。我国IPv6申请依旧落后,网络基础资源竞争不容乐观IP地址是互联网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资源,构成了整个互联网的基础。中国…  相似文献   

6.
热点述评     
《数字通信》2011,(1):14-17
2月3日IPv4终结日新华网旧金山2月3日电全球互联网IP地址相关管理组织3日说,现有的互联网IP地址已于当天分配完毕,IP地址总库已经枯竭,互联网未来发展将系于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下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IPv6)。述评:在互联网上,每台电脑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IPv6?     
《现代有线传输》2005,(2):28-28
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  相似文献   

8.
张诚 《数字通信》2011,(1):14-15
新华网旧金山2月3日电全球互联网IP地址相关管理组织3日说,现有的互联网IP地址已于当天分配完毕,IP地址总库已经枯竭,互联网未来发展将系于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下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IPv6)。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铁律”之一麦特卡夫定律认为:网络的价值与互联网的用户数平方成正比,连上网络的终端越多,互联网价值越大。而IP地址是连上互联网的准入证,任何想要接入互联网的终端,都必须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惟一的IP地址。按照这样的逻辑,定律可以延伸为:网络的价值和IP地址的数量也成正比。反过来说,不能联网的信息终端就像丛林中的小汽车一样,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因此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政策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IP地址专家李祥建认为,如果不加以重视,我国会输在互联网基础资源门槛上。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在今年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也进一步强调了IP地址的重要性。他精辟分析了互联网行业的现状:网民上亿,宽带过半,长话IP主导, IP业务占主流,基于IP地址的新型互联网业务正蓬勃发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IPv6的提出,是随着IPv4协议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将会有越来越多互联网注册机构耗尽其已有的Ipv4地址,然而相关网络专家表示,2012年将主要是地址协议转变的准备时期,而不是由IPv4向IPv6地址的根本转变期,互联网革命的转折点仍未到来。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IPv6对扩大的地址空间的利用方式之前,考虑一下原有的IPv4结构的关键因素是很重要的。所有有关互联网结构的早期文章和实践都强调与互联网相连的每台计算机都要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P地址。因此,每台主机拥有全球唯一的IP地址被看作是IPv4结构的一部分。而且,全球唯一地址给应用层带来的灵活性也解释了目前互联网中的应用创新为何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3.
IPv4地址严重短缺,根据目前IP地址的消耗速度来看,IPv4的地址将会在1~3年被耗尽,IPv4已不能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使用IPv6势在必行。IPv6网的设计思路和体系结构与传统的互联网(IPv4网)相比没有根本的改变,下一代互联网  相似文献   

14.
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融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移动的信息社会,专家预测:未来将是一个无线的社会,虽然个人计算机仍将是未来上网的主要装置,但到2003年底通过手机上网的数量将超过个人电脑。这就是说2003年终端用户将更多地通过移动装置上网,移动装置将是更重要的上网装置,无线互联网的规模将超出有线互联网的规模。 IPV6 N提供巨大容量的永久性地址 目前大多数互联网用户是通过临时或公用的IP地址来上网的。当你连接上网时,就会分配到一个临时或公用的IP地址。随着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和数字用户线路(DSL)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们具备了“永远在线”的条件,从而使得对永久性地址的需求激增。现在基于IPv4协议的互联网地址将无法满足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全球IP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的需求,人们预计到2010年从汽车、手机、PDA、嵌入武装置一直到家用电器等数以百亿计的装置都需要IP地址,因此,在由诺基亚和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在京举行的首届中国下一代互联网技术高级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现在应该着手建设以IPV6协议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 IPv6是在IPv4基础上诞生的,它的应用将带来大量的新地址,从而保...  相似文献   

15.
会议讯息     
互联网络地址资源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为了推动上海市互联网应用和发展,在国家信息产业部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上海市互联网协会,于9月16日在上海举办互联网地址资源研讨会。CNNIC的专家向来宾介绍了我国互联网地址资源的管理政策。此外,在研讨会上还为上海市五大政府职能部门网站和一些知名企事业网站举行了全面开通CN域名、中文域名和通用网址(见表1)的仪式。作为国家授权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管理着CN域名、中文域名及通用网址等重要的互联网地址资源,并负责提供…  相似文献   

16.
从IPv4到IPv6     
IP地址的主要性 全球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的高速发展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无论是话音、文学、图片或视频等大量信息都将通过互联网传输,这样,引起对IP地址的大量需求.移动电话、PDA(个人数字助理)、各种电气设备都需要有独立的,唯一的IP地址,便于上网,它是接入互联网的每个终端或每个节点的身份标志.  相似文献   

17.
杨海玉 《通信世界》2006,(19A):28-28
目前,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P地址分配联盟所分配的IP地址量已经超过1个A类地址,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然而,与此对应的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IPv6地址的申请形势依然堪忧,对此专家建议,可以按照信息产业部的思路,通过几家大的单位如CNNIC归口,采用“团购”的方式,集中向APNIC(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申请IPv6地址,优化国内IPv6地址资源配置,增强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IPv6地址综述     
IPv4地址的增幅与数量已远远落后于网民的增幅与数量,IPv4的匮乏已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的发展。IPv6技术以其鲜明的技术优势已逐渐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本文将从IPv6的地址角度,对各类IPv6地址,包括单播地址、组播地址、任意播地址及三类地址中的专用地址的分配及用途进行详细介绍与分析,并对我国未来IPv6地址的分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白帆 《信息通信》2012,(1):86-87
英特网传统IP地址资源的枯竭,是英特网发展面临的全球性问题。IPv6(互联网通信协定第6版)早在1998年12月被IETF(互联网工作小组)通过公布互联网标准规范的方式定义出台。IPv6提供了足够多的非传统IP地址资源,但是在彻底替换传统IPv4(互联网通信协定第4版)地址之前,涉及大量网络和应用软件改造。本文从运营商的角度探讨了一个趋于平滑的,对传统应用软件无需改造的技术方案,作为IPv6演进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IPv6地址综述     
IPv4地址的增幅与数量已远远落后于网民的增幅与数量,IPv4的匮乏已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的发展。IPv6技术以其鲜明的技术优势已逐渐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本文将从IPv6的地址角度,对各类IPv6地址,包括单播地址、组播地址、任意播地址及三类地址中的专用地址的分配及用途进行详细介绍与分析,并对我国未来IPv6地址的分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