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芦苞水闸和刘寨水闸的运行现状 ,分析探讨了芦苞水闸重建工程替代刘寨水闸重建工程的合理性 ,阐述了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余为 《水利水电》1999,(1):10-14
芦苞水闸是北江大堤上的一座重要的分洪闸。改建工程完工后,在闸下游发现有管涌现象,对芦苞水闸管涌及产生管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提出了处理管涌的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3.
芦苞水闸与西南水闸都在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中得以重建,芦苞水闸在重建过程中吸收了西南水闸建设的成功经验,并根据自身特点对工程进行了优化、改进。该文对比总结了2个水闸工程之间的主要差异,以期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芦苞水闸是北江大堤的一座分洪闸。随着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作为基础产业,社会对防洪工程提出了更高的防御标准,始建于1921年的芦苞旧闸已难以满足新的防洪需求,1984年在旧闸前沿改建新芦苞水闸,新闸设计水位P=1%,泄洪量1200m3/s;新闸为8孔弧形钢闸门;启闭机采用固定式电动卷杨启闭机,双机架集中驱动双卷筒传动机构,启闭力2×16t;闸门启闭采用先进的电气中央控制装置。1工程管理芦苞新闸1987年竣工后,管理所根据其运行设计要求制定了《芦苞水闸闸门启闭机操作规程》、《芦苞水闸闸门启闭机管理条例》、《芦苞…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芦苞涌分流量大幅度减小的问题,调查整理了芦苞水闸修建、改建、重建时的过流量资料,分析北江干流石角—芦苞河段河床冲淤演变及其引起的河道水位变化,计算了典型年来流条件下芦苞涌在河床下切前、后分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芦苞水闸的修建和北江河床下切导致北江向芦苞涌的分流量大幅减少,现状工况(2007年水闸、河床下切后)与最初天然工况(无闸、河床下切前)相比,在97%典型年来流条件下年均分流量减少约96.5%。  相似文献   

6.
芦苞水闸是北江大堤上的一座重要的分洪闸。自1993年以来,以水闸启闭机室的砼框架主梁及柱上发现裂缝,并且梁的裂缝每年都有增加。以1998年主渠缝已多达351条。本文对芦苞水闸启闭机室梁,柱裂缝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阐明了导致裂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近年北江干流河床下切和芦苞水闸的运行情况,分析了经芦苞水闸进入九曲河、白坭河的水量变化,通过九曲河历史分流量变化分析,论证工程从北江干流向花都引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下混凝土连续墙地基加固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已经普遍应用,连续墙的施工水平往往决定了基础工程的质量好坏,关系到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因此本文重点分析芦苞水闸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及施工难点,全面阐述了对混凝土连续墙的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质量检查等几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保证了施工进度,为芦苞水闸顺利完工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及视频监控系统在芦苞水闸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苞水闸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开放式系统结构,按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设计进行设计。通过计算机及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闸门、配电系统的数据采集记录和远方控制,以及水闸工程范围的视频监控,并将监控数据及视频上传至北江大堤计算机监控中心。芦苞水闸计算机及视频监控系统的建成和运用减轻了运行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水闸测压管的工作特性,提出水闸洪水期测压管资料整编分析方法,并以芦苞水闸为例进行了具体介绍。文中采用的整编分析方法简易可行,选取了高水位差观测资料,又消除了测压管的滞后性,满足工程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