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Fe系黑釉为底釉,Ti系釉为面釉制备窑变拉丝釉.主要研究了底面釉的成分,高温粘度,釉层厚度和烧成制度等因素对拉丝釉釉面效果的影响.当底釉配方为:釉果67%,钾长石19%,氧化铁10%,石英4%;面釉配方为:钾长石29%,方解石12%,碳酸钡10%,氧化锌5%,烧滑石4%,高岭土8%,石英26%,氧化钛6%时釉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了铜铬砂金釉生产工艺技术,包括配方组成、釉料制备、施釉工艺、烧成制度等工艺条件对砂金釉形成的影响,并指出了研制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以铅丹和氧化铬为原料,制备出满足建筑陶瓷低温快烧要求的新型结晶釉.实验重点研究了烧成制度及釉层厚度对结晶釉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烧结温度为870℃,保温时间为5min,釉层厚度为1.83mm,可以在结晶釉中形成立体感丰富,装饰效果好的晶花.XRD显示该晶体为红铬铅矿(Pb2[CrO4]O)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适用于精细铁炻器的高遮盖乳浊白釉配方、制备工艺及理化性能,分析了釉的结构.结合其工艺,研究了釉层厚度、釉烧温度对釉面质量的影响以及胎体中着色氧化物含量与釉面白度相互关系等诸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陶瓷行业常用的高岭土、长石、石英、石灰石或方解石作为制釉的主要原料,通过三角配料法、单因素试验法调整铜红釉配方,试制了一种新式铜红釉.并研究了基础釉原料配比、釉层厚度和烧成气氛等工艺条件对釉面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釉中钾长石用量为30wt.%、石灰石用量为20wt.%、白云石用量为10wt.%较合适;釉层厚度为1.5~2mm较佳;烧成气氛以还原焰为宜.  相似文献   

6.
以长石、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等天然矿物为主,添加适量氧化锌、硼砂等化工原料制备硼乳浊釉.考察了釉料组成、釉层厚度、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釉面白度、光泽度和外观的影响.实验表明,制备的硼乳浊釉白度可达85.7,光泽度、硬度和热稳定性能够满足日用陶瓷要求;烧成温度对釉白度影响不大,但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釉面趋于透明;施釉工艺是决定硼乳浊釉能否在日用陶瓷上应用的关键因素,釉层厚度小于0.5~0.6 mm时,釉面会出现花釉或趋于透明.  相似文献   

7.
以烧硼砂、石英、氧化铁、钾长石,苏州土等为主要原料制备铁系低温砂金釉。主要研究了釉料组成、最高烧成温度、析晶保温温度、析晶保温时间等对釉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砂金釉是一种艺术价值极高的传统结晶釉。笔者以针铁矿、苏州土、钾长石、石英、碳酸钡、硝酸钾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氧化气氛烧成,研制出棕色底釉上呈现无数细小金色颗粒的砂金釉。通过研究砂金釉的保温温度、保温时间、釉层厚度以及促晶剂KNO_3用量对析晶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保温温度为1 040℃,保温时间为75min,浸釉时间为7s,促晶剂含量为KNO_3为3.3%时,砂金釉釉面析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自制坯体,采用铁含量较高的西源土、黄坛土等为粉青釉原料在还原气氛1280~1320℃下制备了仿龙泉粉青釉。采用单因素法探讨配方组成和釉层厚度对粉青釉的影响。实验表明:当该釉配方组成为(wt%):西源22%、黄坛44%、石英16%、方解石13%、滑石5%时,釉层厚度控制在1~1.5 mm时,釉面效果与龙泉粉青釉接近。  相似文献   

10.
石小涛  章婷  范学运 《陶瓷学报》2010,31(3):507-511
在对CaO-SiO2-P2O5系分相釉研究的基础上,对釉料配方、釉层厚度、烧成制度等影响铁红花釉制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