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6月21日,华为在北京和巴黎两地同时发布新一代IP网络的旗舰产品——QuidwayME60系列多业务控制网关(MSCG:Multi-serviceControlGateway)。据悉,ME60是业界首款为电信级IP网络量身定做的产品,将给电信运营商在解决IP网络的QoS(服务质量)、安全等问题上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21日,华为公司在巴黎和北京两地同步向全球发布其新一代IP网络的旗舰产品———Quidway®ME60系列多业务控制网关(MSCG,Multi serviceControl Gateway)。该产品是业界首款为电信级IP网络量身定做的产品,将给电信运营商在解决IP网络的QoS(服务质量)、安全等问题上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参加此次发布会的运营商、咨询公司代表表示,华为公司提供的电信级IP网络解决方案再次展示出其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发布会上,华为详细讲述了QuidwayME60MSCG作为全新一代多业务边缘设备的特点:ME60具备大容量、高性体的子类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6月21日,华为公司在巴黎和北京两地同步向全球发布其新一代IP网络的旗舰产品——QuidwayME60系列多业务控制网关(MSCG:Multi-ser-viceControlGateway)。该产品是业界首款为电信级IP网络量身定做的产品,将给电信运营商在解决IP网络的QoS(服务质量)、安全等问题上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目前业界围绕电信网络转型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参加此次发布会的运营商、咨询公司代表表示,华为公司提供的电信级IP网络解决方案再次展示出其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近年来的宽带用户的高速增长,让电信界普遍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一方面,宽带网上免费IP话…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会话发起协议(SIP)的发展状况,SIP是IETF制定的建立对等IP通信的协议,其功能是控制会话的建立、维持和终止。SIP本身只能传送会话控制信息,它必须与其他协议配合才能提供完整的通信控制功能。未来全IP综合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业务将成为最主要业务,全IP网络面临服务质量(QoS)保证、移动性支持和其他综合性业务等关键问题。针对域内切换中的微移动性问题,重点分析一种基于SIP网络环境的层次性移动SIP(HMSIP)方案,最后论述该方案在为SIP网络提供QoS保证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电信网技术》2007,(5):58-61
由于IP网络是随Intemet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产物,其尽力而为的报文传递方式和园区网架构在面临承载多业务的电信运营级要求的面前就遇到了网络安全性、可靠性、管理性等诸多考验。因此,IP网络从尽力而为结构向高可靠、高安全、可控制的电信级网络转变是网络转型的必然趋势。在IP网络多业务承载和运营的解决方案中.多业务控制网关MSCG以其不可或缺的地位正推动着ALLIP的进程,其重要作用在于促进运营商业务的转型和提升赢利能力。由此可见,MSCG是ALLIP多业务运营的引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所撰((MSCG宽带多业务实现运营的发动机》一文详细介绍了华为最新推出的大容量MSCG系列设备——ME60,通过这样的解决方案使宽带网络业务和资源良性的互动起来,避免了以前那种尽力传送模式带来的资源无序消耗的情况.从整网的角度保障了业务的QoS,使电信客户在使用宽带网享受业务时有良好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通讯世界》2008,(12):59-59
电信运营商未来的业务无疑还是分为语音、宽带两大类。语音业务按实现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固网的NGN和移动通信的3G,而宽带业务按最终用户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普通宽带接入和专线业务。对于未来传送网面临宽带业务增长和用户接入带宽提速的强烈挑战,NGN、3G网络IP化的必然趋势,用户和业务的逐步动态性和突发性,运营商未来的承载网势必朝着大容量、IP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运营商对光传送网建设要求达到的目标是:提供端到端QoS保证的电信级承载平台,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服务的统一多业务承载平台,提供智能化、可管理、可控制、可运营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7.
于峰 《现代通信》2005,(3):32-35
VoIP 将是NGN 的最大应用之一。如何将现有VoIP 网络的QoS 提升到“运营商级”,同时又保持IP 业务的低成本,是每一个电信运营商正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上海联通基于UniOne(统一业务)和MISN( 城域综合业务网) 等新的技术运营理念,在对NGN 的软交换、MPLS/VPN 以及IPv6 等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基础上,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走出了一条提高IP 承载网QoS 和运用软交换技术实现集中业务管理和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方伟洁  薛质 《电信快报》2004,(11):32-36
针对宽带接入网络中的高速率、高质量、安全性要求,引入了服务质量(QoS)保证技术。介绍了QoS的基本概念及相应规范,阐述了QoS在异步传输模式(ATM)中的实现机制、服务级别、技术参数的定义和表示计算方法,以及QoS在IP应用中的基本模型特征、实现机制和参数设置要求等,结合实例说明了宽带接入网络中QoS保证的应用。最后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近日宣布与江苏电信合作,帮助其快速提供高附加值、可盈利的IP业务。根据合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将采用电信级的7750业务路由器为江苏电信搭建IP骨干网络。同时,该路由器也将用在镇江和泰州IP城域网汇聚层的建设中。整个工程将于今年6月结束,届时江苏电信凭借分级QoS保证、完全可靠的网络向用户提供先进的因特网业务以及基于IP的多种、多层次的虚拟专用网络(VPN)业务,从而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获得更多收益。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为江苏电信提供IP业务  相似文献   

10.
IP承载网及其3G/NGN业务的QoS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曾胜 《移动通信》2008,32(10):22-25
文章介绍了IP承载网的产生、发展及网络架构,分析了IP承载网承载3G/NGN电信级业务时的QoS核心需求,进一步给出了IP承载网QoS需求的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电信级IP Qo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介绍电信级IP网络的含义和核心问题入手,进而分析了电信级IP QoS的必要性、研究和应用的现状以及电信级IP QoS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IMS的全称是“IP Multimedia Subsystem”,即基于IP的多媒体系统,它是以IP网络为承载提供多媒体应用的网络架构。IMS网络采用分层的框架结构,分为接入层、控制层和应用层。接人层通过SIP信令建立会话,提供承载业务。控制层主要是用于对会话的控制,以及对会话的安全,QoS,漫游,计费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13.
IP QoS标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电信级IP QoS是实现多业务网络的关键技术,文章分别介绍了国际上主要标准组织IETF、Internet2、ETSI、ITU-T在IPQoS标准化方面的进展,给出了中国IP QoS的研究现状,阐明了IP QoS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下一代网络(NGN)技术的逐步应用,电信运营商拥有了能够同时提供传统的电信级语音业务和基于IP的多媒体业务的统一平台。如何确保这个平台稳定运行,保障不同类型客户的通信质量,成为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针对NGN的网络体系结构和业务特点,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NGN建设中QoS(服务质量)保障的策略,从而实现网络上各类业务在端到端上的QoS保障  相似文献   

15.
华为消息     
北恒  灵思 《世界电信》2005,18(7):59-59
ME60助力构筑电信级IP网络;发布新一代高清晰视讯系统viewPoint。  相似文献   

16.
张小强  金铭 《电信技术》2006,(4):104-107
首先分析了新一代IP电信网的基本需求及原理,接着介绍了新一代IP电信网的系统结构,然后着重论述了新一代IP电信网的QoS及业务安全保障,最后指出了新一代IP电信网是运营级IP网络的必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小强  金铭 《电信技术》2006,(4):104-107
首先分析了新一代IP电信网的基本需求及原理,接着介绍了新一代IP电信网的系统结构.然后着重论述了新一代IP电信网的QoS及业务安全保障,最后指出了新一代IP电信网是运营级IP网络的必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薛强 《电信科学》2004,20(9):41-45
本文将IP业务网络系统按照功能分为三个平面:承载面、信令面和业务面.承载面承载媒体与信令流,信令面完成各种控制功能,应用面是媒体资源服务器.承载面使用MPLS技术,进行带宽预规划,满足需要QoS的业务,并在接入层完成对用户接入及流量的各种控制功能.互联网业务则走普通的IP路由.从而实现基于IP网络,既能提供保证电信级QoS的业务,同时支持普通互联网业务的网络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网络与业务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构架在传统的电信网上的因特网,业务爆炸性增长给传统电信网造成了严重的拥塞。解决因特网服务质量问题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宽带的骨干网。宽带IP网具有支持多种业务、廉价、通用性强和较好的扩展性等优势。随着MPLS协议和各种IP QoS建议的标准化,宽带IP将有效支持具有服务质量要求的IP业务。为了提高IP网的整体性能,各种新的QoS服务结构层出不穷。本文通过介绍IP网中几种QoS服务模型,强调MPLS是在大型IP网络中作为提供QoS保证的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IP分组交换网上实现业务的端到端QoS可以采取如下阶段性方案:①基于区分服务(Diff-Serv)或ToS;②基于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流量工程;③基于Best-Effort的流量工程+Diff-Serv或ToS;④基于Diff-Serv的流量工程,结合快速重路由等技术对实时业务的支持,有望达到电信级QoS。1.QoS的分层实现下一代网络(NGN)业务要求端到端的QoS保证,这就需要整网设备的支持。目前采用Diff-Serv模型更符合城域网的现状,要求城域承载网转发设备(二层/三层交换机、宽带接入服务器(BAS)、路由器)及NGN部件(软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