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在多标签有监督学习框架中,构建具有较强泛化性能的分类器需要大量已标注训练样本,而实际应用中已标注样本少且获取代价十分昂贵。针对多标签图像分类中已标注样本数量不足和分类器再学习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主动学习的多标签图像在线分类算法。方法基于min-max理论,采用查询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信息量的样本挑选策略主动地选择待标注样本,且基于KKT(Karush-Kuhn-Tucker)条件在线地更新多标签图像分类器。结果在4个公开的数据集上,采用4种多标签分类评价指标对本文算法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样本挑选方法比随机挑选样本方法和基于间隔的采样方法均占据明显优势;当分类器达到相同或相近的分类准确度时,利用本文的样本挑选策略选择的待标注样本数目要明显少于采用随机挑选样本方法和基于间隔的采样方法所需查询的样本数。结论本文算法一方面可以减少获取已标注样本所需的人工标注代价;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传统的分类器重新训练时利用所有数据所产生的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达到了当新数据到来时可实时更新分类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多示例多标签学习框架是一种针对解决多义性问题而提出的新型机器学习框架,在多示例多标签学习框架中,一个对象是用一组示例集合来表示,并且和一组类别标签相关联。E-MIMLSVM~+算法是多示例多标签学习框架中利用退化思想的经典分类算法,针对其无法利用无标签样本进行学习从而造成泛化能力差等问题,使用半监督支持向量机对该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算法可以利用少量有标签样本和大量没有标签的样本进行学习,有助于发现样本集内部隐藏的结构信息,了解样本集的真实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实验可以看出,改进后的算法有效提高了分类器的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传统单标签挖掘技术研究中,每个样本只属于一个标签且标签之间两两互斥。而在多标签学习问题中,一个样本可能对应多个标签,并且各标签之间往往具有关联性。目前,标签间关联性研究逐渐成为多标签学习研究的热门问题。首先为适应大数据环境,对传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Apriori进行并行化改进,提出基于Hadoop的并行化算法Apriori_ING,实现各节点独立完成候选项集的生成、剪枝与支持数统计,充分发挥并行化的优势;通过Apriori_ING算法得到的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生成标签集合,提出基于推理机的标签集合生成算法IETG。然后,将标签集合应用到多标签学习中,提出多标签学习算法FreLP。FreLP利用关联规则生成标签集合,将原始标签集分解为多个子集,再使用LP算法训练分类器。通过实验将FreLP与现有的多标签学习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评价指标下所提算法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多标签学习算法一般没有考虑标签的不均衡性,从而忽略了标签不平衡给分类带来的影响。但统计发现,目前常用的多标签数据集均存在标签不均衡问题,且少数类标签往往更加重要。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间隔增强的不平衡多标签学习算法(Imbalanced multi-label learning algorithm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interval enhanced, MLCIE),旨在利用各标签分类间隔的重构来增强分类器对少数类标签样本的学习效率,提升样本标签质量,从而减少多标签不平衡对分类器学习精度的影响。首先利用各标签密度与条件熵计算各标签的不确定性系数;然后构建分类间隔增强矩阵,将各标签独有的密度信息融入到原始标签矩阵中,获取平衡的标签空间;最后使用极限学习机作为线性分类器进行分类。本文在11个多标签标准数据集上与其他7种多标签学习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解决标签不平衡问题上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多标签代价敏感分类集成学习算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付忠良 《自动化学报》2014,40(6):1075-1085
尽管多标签分类问题可以转换成一般多分类问题解决,但多标签代价敏感分类问题却很难转换成多类代价敏感分类问题.通过对多分类代价敏感学习算法扩展为多标签代价敏感学习算法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多标签代价敏感分类集成学习算法.算法的平均错分代价为误检标签代价和漏检标签代价之和,算法的流程类似于自适应提升(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算法,其可以自动学习多个弱分类器来组合成强分类器,强分类器的平均错分代价将随着弱分类器增加而逐渐降低.详细分析了多标签代价敏感分类集成学习算法和多类代价敏感AdaBoost算法的区别,包括输出标签的依据和错分代价的含义.不同于通常的多类代价敏感分类问题,多标签代价敏感分类问题的错分代价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详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限制条件.简化该算法得到了一种多标签AdaBoost算法和一种多类代价敏感AdaBoost算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提出的多标签代价敏感分类集成学习算法是有效的,该算法能实现平均错分代价的最小化.特别地,对于不同类错分代价相差较大的多分类问题,该算法的效果明显好于已有的多类代价敏感AdaBoost算法.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构建的情感语料库中情感分布的均衡性,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学习的算法以保持新构建训练集中情感标签的均衡.综合信息性、代表性、多样性和互补性标准于一体,通过文本的情感预测概率和特征统计量逐层筛选样本,利用互补性准则中的标签平衡措施抽取候选样本.该算法可以抑制模型选择高频次情感标签的样本,并促进低频次情感标签的样本选择,以达到情感标签平衡的目的.多标签情感分类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构造情感标签均衡的文本训练集,并通过所构造的训练集逐步提高文本情感分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判别局部排列是基于谱分析片排列框架下的降维算法,但是,算法只能针对单流形数据进行降维.针对判别局部排列算法存在的缺陷,着重研究了多流形学习和半监督学习技术,利用标签传播算法(LP)和线性重构分析,提出一种流行结构保持的半监督降维算法,利用标签传播后得到的全体样本标签信息进行片都构建,并通过求解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来获得低维嵌入.在YALE和FERET这两个标准人连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能并体现了算法在分类上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多标签学习中数据不平衡、传统重采样过程标签样本集相互影响以及弱势类信息大量重复和强势类信息大量丢失的问题,提出多标签随机均衡采样算法。该算法在多标签的条件下提出随机均衡采样思想,充分利用强势类和弱势类信息来平衡数据冗余和损失;优化样本复制和删除策略,保证不同标签重采样过程的独立性;提出平均样本数,保持数据的原始分布。实验在3个数据集下对比了3种多标签重采样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0.2和0.25是所提算法的最佳重采样率,且该算法尤其适用于不平衡度较高的数据集,和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最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构建的情感语料库中情感分布的均衡性,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学习的算法以保持新构建训练集中情感标签的均衡.综合信息性、代表性、多样性和互补性标准于一体,通过文本的情感预测概率和特征统计量逐层筛选样本,利用互补性准则中的标签平衡措施抽取候选样本.该算法可以抑制模型选择高频次情感标签的样本,并促进低频次情感标签的样本选择,以达到情感标签平衡的目的.多标签情感分类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构造情感标签均衡的文本训练集,并通过所构造的训练集逐步提高文本情感分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已有的多标签懒惰学习算法(IMLLA)在利用近邻标签时因仅考虑了近邻标签相关性信息,而忽略相似度的影响,这可能会使算法的鲁棒性有所降低。针对这个问题,引入萤火虫方法,将相似度信息与标签信息相结合,提出一种融合萤火虫方法的多标签懒惰学习算法(FF-MLLA)。首先,利用Minkowski距离来度量样本间相似度,从而找到近邻点;然后,结合标签近邻点和萤火虫方法对标签计数向量进行改进;最后,使用奇异值分解(SVD)与核极限学习机(ELM)进行线性分类。该算法同时考虑了标签信息与相似度信息从而提高了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较其他的多标签学习算法有一定优势,并使用统计假设检验与稳定性分析进一步说明所提出算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多标签分类算法是以二值标签预测为基础的,而二值标签由于仅能指示数据是否具有相关类别,所含语义信息较少,无法充分表示标签语义信息。为充分挖掘标签空间的语义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稀疏表示的多标签分类算法(MLNS)。该算法结合非负矩阵分解与稀疏表示技术,将数据的二值标签转化为实值标签,从而丰富标签语义信息并提升分类效果。首先,对标签空间进行非负矩阵分解以获得标签潜在语义空间,并将标签潜在语义空间与原始特征空间结合以形成新的特征空间;然后,对此特征空间进行稀疏编码来获得样本间的全局相似关系;最后,利用该相似关系重构二值标签向量,从而实现二值标签与实值标签的转化。在5个标准多标签数据集和5个评价指标上将所提算法与MLBGM、ML2、LIFT和MLRWKNN等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MLNS在多标签分类中优于对比的多标签分类算法,在50%的案例中排名第一,在76%的案例中排名前二,在全部的案例中排名前三。  相似文献   

12.
Bao  Jiachao  Wang  Yibin  Cheng  Yusheng 《Applied Intelligence》2022,52(6):6093-6105

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mining latent information between labels, label correlation is widely adopted by many scholars to model multi-label learning algorithms. Most existing multi-label algorithms usually ignore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bels may be asymmetric while asymmetry correlation commonly exists in the real-world scenario. To tackle this problem, a multi-label learning algorithm with asymmetry label correlation (ACML, Asymmetry Label Correlation for Multi-Label Learning)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irst, measure the adjacency between labels to construct the label adjacency matrix. Then, cosine similarity is utilized to construct the label correlation matrix. Finally, we constrain the label correlation matrix with the label adjacency matrix. Thus, asymmetry label correlation is modeled for multi-label learning. Experiments on multiple multi-label benchmark datasets show that the ACML algorithm has certain advantages over other comparison algorithms.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hypothesis testing further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3.
Wang  Min  Feng  Tingting  Shan  Zhaohui  Min  Fan 《Applied Intelligence》2022,52(10):11131-11146

In multi-label learning, each instance is simultaneously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class labels. A large number of labels in an application exacerbates the problem of label scarcity. An interesting issue concerns how to query as few labels as possible while obtaining satisfactory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For this purpose, we propose the attribute and label distribution driven multi-label active learning (MCAL) algorithm. MCAL conside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attributes and labels to enable the selection of critical instances based on different measures. Representativeness is measured by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obtained by 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while informativeness is measured by the bilateral softmax predicted entropy. Diversity is measured by the distance metric among instances, and richness is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softmax predicted labels. We describe experiments performed on eight benchmark datasets and eleven real Yahoo webpage datasets. The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MCAL and its superiority over state-of-the-art multi-label algorithms and multi-label active learning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4.
刘杨磊    梁吉业    高嘉伟    杨静   《智能系统学报》2013,8(5):439-445
传统的多标记学习是监督意义下的学习,它要求获得完整的类别标记.但是当数据规模较大且类别数目较多时,获得完整类别标记的训练样本集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在半监督协同训练思想的框架下,提出了基于Tri-training的半监督多标记学习算法(SMLT).在学习阶段,SMLT引入一个虚拟类标记,然后针对每一对类别标记,利用协同训练机制Tri-training算法训练得到对应的分类器;在预测阶段,给定一个新的样本,将其代入上述所得的分类器中,根据类别标记得票数的多少将多标记学习问题转化为标记排序问题,并将虚拟类标记的得票数作为阈值对标记排序结果进行划分.在UCI中4个常用的多标记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SMLT算法在4个评价指标上的性能大多优于其他对比算法,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模型无关的元学习(MAML)是一种多任务的元学习算法,能使用不同的模型,并快速地在不同任务之间进行适应,但MAML在训练速度与准确率上还亟待提高.从高斯随机过程的角度出发对MAML的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权函数的模型无关元学习(BW-MAML)算法,该权函数利用贝叶斯分析设计并用于损失的加权.训练过程中,BW...  相似文献   

16.
张志浩  林耀进  卢舜  郭晨  王晨曦 《计算机应用》2021,41(10):2849-2857
多标记特征选择已在图像分类、疾病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实中数据的标记空间往往存在部分标记缺失的问题,这破坏了标记间的结构性和关联性,使得学习算法难以准确地选择重要特征。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缺失标记下基于类属属性的多标记特征选择(MFSLML)算法。首先,通过利用稀疏学习方法获取每个类标记的类属属性;同时基于线性回归模型构建类属属性与标记的映射关系,以用于恢复缺失标记;最后,选取7组数据集以及4个评价指标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最大依赖度和最小冗余度的多标记特征选择算法(MDMR)和基于特征交互的多标记特征选择算法(MFML)等一些先进的多标记特征选择算法,MFSLML在平均查准率指标上能够提升4.61~5.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MFSLML具有更优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7.
In multi-label learning,it is rather expensive to label instances since they are simultaneously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labels.Therefore,active learning,which reduces the labeling cost by actively querying the labels of the most valuable data,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multi-label learning.A good multi-label active learning algorithm usually consists of two crucial elements:a reasonable criterion to evaluate the gain of querying the label for an instance,and an effective classification model,based on whose prediction the criterion can be accurately computed.In this paper,we first introduce an effective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 model by combining label ranking with threshold learning,which is incrementally trained to avoid retraining from scratch after every query.Based on this model,we then propose to exploit both uncertainty and diversity in the instance space as well as the label space,and actively query the instance-label pairs which can improve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most.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20 datasets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o state-of-the-art methods.  相似文献   

18.
当前行人属性识别(PAR)公开数据集中属性标注繁杂且采集场景多样,各数据集中行人属性差异较大,进而导致公开数据库已有的标记信息数据难以直接应用到PAR实际问题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领域自适应的多源多标签PAR方法。首先通过领域自适应方法对样本进行特征对齐完成多个数据集之间的统一风格转换;接着提出多属性one-hot编码加权算法,将多数据集中共有属性的标签对齐;最后结合多标签半监督损失函数,进行跨数据集联合训练以提高属性识别准确率。通过所提出的特征对齐和标签对齐算法,可有效解决PAR多数据集中属性异构性问题。将三个行人属性数据集PETA、RAPv1和RAPv2分别与PA-100K数据集对齐后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比StrongBaseline在平均准确率上分别提升了1.22、1.62和1.53个百分点,说明该方法在跨数据集PAR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多标签文本分类(MLTC)是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重要子课题之一.针对多个标签之间存在复杂关联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BERT与标签语义注意力的MLTC方法TLA-BERT.首先,通过对自编码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从而学习输入文本的上下文向量表示;然后,使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将标签进行单独编码;最后,利...  相似文献   

20.
在多标记学习中,每个样本都由一个实例表示,并与多个类标记相关联。现有的多标记学习算法大多是在全局利用标记相关性,即假设所有的样本共享不同类别标记之间的正相关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样本共享不同的标记相关性,标记间不仅存在正相关性,而且存在相互排斥的现象,即负相关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正、负成对标记相关性的k近邻多标记分类算法PNLC。首先,对多标记数据的特征向量进行预处理,分别为每类标记构造对该类标记最具有判别能力的属性特征;然后,在训练阶段,PNLC算法通过所有训练样本中各样本的每个k近邻的真实标记构建标记之间的正、负局部成对相关性矩阵;最后,在测试阶段,首先得到每个测试样例的k近邻及其对应的正、负成对标记关系,利用该标记关系计算最大后验概率对测试样例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PNLC算法在yeast和image数据集上的分类准确率明显优于其他常用的多标记分类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