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辉钼矿一般作为伴生矿物赋存在铜矿石中。在用浮选方法选别这种矿石时,黄药和黑药作为捕收剂。浮选辉钼矿时,硫化铜和硫化铁同时浮起。铜-钼精矿的优先浮选,或是用药剂抑制辉钼矿,或是用药剂抑制铜矿物。在已知的一些方法中,抑制铜矿物而辉钼矿分离在泡沫产品中,比如,采用亚铁氰化物-氰化物工艺:通常用亚铁氰化钠和氰化钠抑制铜矿物,用非极性油捕收剂浮选辉钼矿;同样,用次氯酸钠和亚铁氰化钠能够抑制铜矿物,用非极性捕收剂和起泡剂浮选辉钼矿;有时也采用苛性钠和五硫化二磷作为铜矿物的抑制剂。但是用这些方法获得的指标不够稳定,而且还需要采用昂贵的药剂。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钙回水影响辉钼矿浮选效果,以不影响辉钼矿与其它非钼硫化矿物浮选分离且改善高钙回水中辉钼矿浮选指标为目的,采用脂肪烃类捕收剂中添加适量稠环芳烃的方法获得一种基于脂肪烃和稠环芳烃的复合烃油捕收剂。结果表明,当脂肪烃类捕收剂中掺入4%的稠环芳烃时,其高钙回水选钼指标最佳;与未添加稠环芳烃的脂肪烃类捕收剂相比,在粗精矿品位相近的情况下,高钙回水选钼回收率提高了3%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化学和工艺矿物学检验,查明了连生体是金堆城钼矿百花岭选矿厂辉钼矿在粗选段的流失途径。浮选试验研究表明:调整粗选段捕收剂、起泡剂在各作业的不同用量、比例,合理利用烃油的消泡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浮选泡沫的性能,并强化辉钼矿-脉石裸露连生体上浮,改善浮选指标;针对不同性质的矿石,需采用不同的药剂比例,以获得最佳的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4.
宋学文  陈波  郭彪华  朱加乾 《矿冶》2017,26(5):22-25
选用非极性基结构不同的醇类起泡剂MIBC和松醇油作为起泡剂回收江西某铜矿矿石中的有价金属铜。通过浮选试验和泡沫时间-体积试验,测定铜的品位、回收率及泡沫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醇类起泡剂对细粒级尾矿浮选回收铜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MIBC起泡能力强,增大了气泡与目标矿物的碰撞黏附概率;当MIBC用量为30 g/t时,一次粗选铜回收率可达30.19%;在相同浓度条件下,MIBC产生的泡沫体积大,增大了与脉石矿物的碰撞概率,因此精矿品位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起泡剂MIBC、BK201、松醇油及2-乙基己醇对石英及黄铁矿单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并进行了实际矿石浮选试验。单矿物试验结果表明: 石英通过泡沫夹带进入浮选精矿, 而黄铁矿通过疏水上浮和泡沫夹带的双重作用进入浮选精矿。不同起泡剂作用下, 精矿中泡沫水回收率越高, 石英和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越高, 不同起泡剂对石英和黄铁矿具有不同的夹带效果, 使石英和黄铁矿浮选回收率最高的起泡剂分别为BK201和MIBC。实际矿石浮选试验表明: 浮选产率、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与泡沫水回收率密切相关, 泡沫水回收率增大, 精矿产率增大, 而品位降低。选择合适的起泡剂能够增加硫化矿物的回收率并降低石英的回收率, 获得较好的浮选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6.
有关水胆矾、孔雀石及相应脉石矿物的表面化学研究成果,已用于制订一种成功地浮选各种非硫化铜矿和硫化-氧化混合铜矿的药剂方案。对方解石和硅质脉石的分散剂和抑制剂作了评价。丙烯酸聚合物和硅酸盐在所试验的条件下是有效的。一般需要硫化来稳定非硫化铜矿物的表面。业已证明二苯胍,是能同时将硫化和被硫化的铜矿物转化成亲油状态的一种选择性高、作用快的捕收剂。添加少量(100-400克/吨)乳化的非极性油可促进铜矿物选择地转化成强疏水性和可浮状态。叙述了药剂相互作用的表面化学研究结果以及对合成矿石如天然矿石两者的试验室浮选试验结果。对一系列矿石,从低品位孔雀石-黄铜矿矿石到高品位辉铜矿-孔雀石-赤铜矿和水胆矾矿石,都取得了十分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细粒矿物浮选过程中,亲水的脉石矿物泡沫夹带进入精矿中,导致精矿品位降低。揭示泡沫排液及排脉石过程中的相关理论,可以为浮选泡沫结构及泡沫夹带行为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浮选过程中的脉石泡沫夹带是一种普遍现象,脉石夹带回收率与精矿水回收率呈线性关系;两相泡沫排液受重力、毛细作用力(表面张力)、黏滞力控制,不同含液率的两相泡沫排液遵循不同的排液公式;三相泡沫的排脉石过程遵循对流—扩散模型,脉石的夹带回收率受三相泡沫排液速率及脉石颗粒浓度分布控制。浮选操作条件、亲水脉石的特性、矿浆特性以及泡沫结构是影响泡沫夹带的主要因素;优化浮选操作条件,改变浮选流程结构和改变药剂制度可以有效降低脉石的泡沫夹带,提高浮选选择性。未来,还需开发表征浮选三相泡沫特征的方法、装置或仪器,三相泡沫的结构及形态、疏水矿物颗粒与亲水脉石颗粒在泡沫中的运动路径及分布规律、浮选三相泡沫排液及排脉石的数学模型还需要进一步的细致研究。另外,降低脉石泡沫夹带的技术对于部分浮选体系虽有一定效果,但脉石的泡沫夹带尚难以消除,须开发一些革命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 含辉钼矿的硫化铜矿石一般用两段浮选法加以处理。第一段选出混合铜钼硫化物精矿,第二段优先浮选使辉钼矿与硫化铜矿物分离。在亚利桑那州各选厂的铜钼混合浮选回路,辉钼矿的回收率一般仅50%左右。据以往的研究报道,可能影响辉钼矿浮游性的一些因素有:矿床的矿物组成,矿泥覆盖,主要考虑铜的最佳浮选指标而忽略了钼,磨矿和解离度,浮选药剂。但这些因素与辉钼矿回收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镍钼矿中钼酸钙浮选回收率低、丢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 对镍钼矿中硫化矿物浮选尾矿进行了开路实验和闭路实验, 设计了氧化钼浮选流程, 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捕收剂分子在矿物解离面的吸附过程, 结果表明:镍钼矿中硫化矿物浮选尾矿主要含钼矿物为钼酸钙, 脉石矿物主要为氟磷灰石和黄铁矿; 通过闭路浮选试验得到了Mo品位3.24%、Ni品位3.37%、Mo回收率69.15%、Ni回收率62.44%的精矿; 捕收剂油酸分子在钼酸钙(111)面吸附强于氟磷灰石(010)面和黄铁矿(110)面, 从而实现了浮选过程中钼酸钙和脉石矿物的分离, 说明捕收剂CSU-Y可浮选分离钼酸钙和脉石矿物。  相似文献   

10.
某金矿石中金的浮选及氰化浸出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宁某金矿石因载金硫化矿物浸染粒度细并与脉石矿物共生密切以及矿石中易泥化矿物含量高而较为难选。对该矿石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200目占95.3%的磨矿细度下,以碳酸钠为调整剂、丁基黄药+丁铵黑药为捕收剂、2号油为起泡剂,获得的浮选精矿金品位为77.1 g/t,金回收率79.58%。进一步对浮选尾矿进行氰化浸出,可获得82.20%的作业金浸出率,从而使金的总回收率达到96.37%。对原矿直接氰化浸金进行探索,结果表明,金的浸出率仅为80.41%。  相似文献   

11.
将复杂硫化矿的浮选精矿放在酸性条件下,用捕收剂进行浮选,浮矿是硫化矿物,沉矿即是脉石及硫化铁矿物,浮选会使硫化矿物与脉石有效分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脉石矿物的机械浮选过程进行了评述,首先考虑了有关脉石矿物输送的机理,阐述了水的回收率及其它主要因素对脉石矿物的影响,并介绍了脉石矿物的分级及夹带的数学模型,对泡沫特性的重要性也进行了讨论。文章中介绍了一种估计浮选回路中脉石矿物夹带的分析方法,并确定了制约脉石矿物机械浮选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这是具有不同矿物学特性的矿物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一种惰性 /非氧化气体和 /或一种还原 /脱氧剂 ,来调和含有有价硫化矿物和非硫化脉石矿物的细磨矿浆或浮选精矿矿浆。调和矿浆是为了达到可控制的溶解氧含量或电化学还原电位 ,以有利于有价硫化矿物和非硫化脉石矿物的分离。可以将足够量的惰性 /与非氧化气体和 /或还原 /脱氧剂添加到矿浆中 ,以脱除更多的非硫化脉石矿物 ,或者改善有价硫化矿物和非硫化脉石矿物之间的选择性。 (美国专利 60 3 60 2 5号 )利用矿浆和矿物表面脱氧进行矿物浮选分离@孙时元…  相似文献   

14.
黄铜矿和辉钼矿是两种典型的硫化矿,其浮选分离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硫化矿易氧化,矿物表面氧化程度和氧化产物类型对其浮选行为有重要影响.黄铜矿、辉钼矿在浮选之前进行氧化预处理,它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和不同类型的氧化产物,这些原因使矿物的表面原有的性质发生改变,从而改变矿物固有的浮选行为,实现黄铜矿和辉钼矿的浮选分离.论...  相似文献   

15.
河南某难选辉钼矿常规药剂制度选矿效果不佳。通过对其矿石性质研究并进行系统选矿试验,确定了在粗选段添加少量极性捕收剂提高钼回收率,再磨精选段使用非钼硫化矿抑制剂保证精矿杂质含量不超标,并使用特效抑制剂提高精矿品位,获得了47.13%的合格钼精矿,钼回收率达80.13%。该试验研究表明极性捕收剂能够改善难选辉钼矿的浮选,同时也为极性捕收剂在其他难选辉钼矿浮选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疆某硫化铜镍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采用一粗一精两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铜镍混合浮选流程,使用碳酸钠做pH调整剂,六偏磷酸钠做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做抑制剂,混合黄药做捕收剂,处理该矿石,得到了混合精矿含镍10.89%、含铜4.27%,镍回收率81.61%、铜回收率85.03%的指标,氧化镁含量低于6.8%,产品质量符合冶炼要求。对六偏磷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在硫化铜镍矿浮选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能分散蛇纹石与硫化矿物,降低蛇纹石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而羧甲基纤维素能抑制含镁硅酸盐矿物的上浮,实现硫化矿物与含镁硅酸盐脉石的浮选分离。因此,在含有多种镁硅酸盐脉石矿物的硫化铜镍矿中同时使用六偏磷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是该类矿石高效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疆某硫化铜镍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两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铜镍混合浮选流程,用碳酸钠作p H调整剂,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作抑制剂,混合黄药作捕收剂,得到混合精矿含镍10.89%、含铜4.27%,镍回收率81.61%、铜回收率85.03%,氧化镁含量低于6.8%。六偏磷酸钠能分散蛇纹石与硫化矿物,降低蛇纹石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而羧甲基纤维素能抑制含镁硅酸盐矿物的上浮,实现硫化矿物与含镁硅酸盐脉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弱极性非离子型添加剂在硫化矿絮凝-浮选和氧化矿浮选中的应用。氯代烷烃与黄药合用或ИДС与油酸钠合用,可在适宜pH值和使用调整剂时,提高矿物优先浮选指标。硫化矿物分选指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细粒矿物的絮凝,而氧化矿物浮选分离指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油酸钠在矿物上吸附层密度的差异增大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采用乳化煤油的方法强化泡沫排液,改变泡沫性质,从而降低在隐晶质石墨浮选中脉石颗粒夹带的思路。将乳化剂、煤油和氯化钠溶液以2.5%、2.5%和95%的比例通过不同的复配方法混合,采用超声波处理制备出不同乳滴尺寸的乳化煤油,并探究了不同方法获得的乳化煤油对泡沫性质(如气泡尺寸、泡沫层高度和水回收率)和隐晶质石墨浮选过程中脉石矿物夹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乳化煤油乳滴尺寸的减小,泡沫层高度和水回收率降低,隐晶质石墨浮选过程中脉石矿物的夹带量减少,浮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均提高。  相似文献   

20.
氧化铜矿物作为铜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开发利用技术对于铜矿资源的高效综合回收具有重要意义,蓝铜矿是重要的氧化铜矿物,但自然可浮性较差,通常采用硫化浮选。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硫酸铵对蓝铜矿硫化浮选的影响。通过矿物表面丁基黄药吸附量分析药剂作用前后矿物表面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以及药剂在矿物表面吸附能的模拟计算,研究硫酸铵对蓝铜矿硫化浮选的活化机理。结果表明,硫酸铵用量为 200 mg/L 时使蓝铜矿硫化浮选回收率由 44.15%(未添加时)增加至 60.03%,矿物表面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硫酸铵使蓝铜矿矿物表面铜和硫含量增加,碳和氧含量减少,改善矿物表面硫化效果,增加矿物表面疏水性和丁基黄药吸附量。通过 Material studio 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硫酸铵降低了丁基黄药以及硫化剂在蓝铜矿表面的吸附能,增加了丁基黄药和硫化钠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稳定性,对蓝铜矿的硫化浮选具有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