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治理严重灰霾天气,北京市政府采取了热电联产"煤改气"(使用大型燃气热电联产全面替代大型燃煤热电联产)措施。这个措施对减少灰霾、改善空气质量有多大的作用呢?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PM2.5的形成机制与造成严重灰霾的关键因素,再比较冬季采暖各种热源所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定量的计算比较使用燃气热电联产供热和燃煤热电联产两种方式供热对PM2.5形成的贡献。研究表明:减少NOx排放量是治理PM2.5的关键,而热电联产"煤改气"措施并不能显著降低NOx排放量,反而会大幅增加天然气用量,造成用气矛盾,因此不宜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来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南京市2014年为例,满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供热供电量,燃气热电联产相对于燃煤热电联产节标煤量160.6万t,减排NOx量1 211.3t。结果表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环保效益优于燃煤机组,并且燃气热电联产在减轻南京市雾霾天气效果方面更为显著,气源充足地区实施"煤改气"顺应发展潮流。同时,根据南京市全年发电数据,发出同样多的电力,9F机组相对于燃煤机组节标煤量199.4万t,但多排出NOx量4 002.9t。可见,燃气轮机机组节能减排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内燃气轮机排放标准应适时作出同步修改,使燃气轮机综合效益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玉军 《中国能源》2004,26(10):31-33
本文论述了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过程及其现状,我国热电联产已经从以燃煤为主向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燃气蒸气联合循环热电厂,分布式热电冷联产等综合发展;指出热电联产的特点及其优越性,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措施,针对我国目前热电联产还存在的资金来源、行业管理、供热成本及热价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热电联产的建议,进而论述了我国热电联产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京津冀农村地区煤改气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当前采用的经济环境效益评价方法加以归纳,以近年来颁布的国家及地方政策为辅助依据估算农村燃煤减排潜力。根据计算结果,对比SO2、NOx、CO、PM10、PM2.5在三地区的减排效果得出,北京减排效果最明显,天津及河北省有明显改善;由减排分布得到,SO2、NOx、CO、PM10、PM2.5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减排潜力分布中各占3%、1%、85%、6%和5%。由此看出,通过减少农村散煤使用来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后进一步剖析当前出现的问题,以努力推进农村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5.
以《张家港市热电联产规划(2011~2015)》为蓝本,从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入手,解读了张家港市热电联产实施方案及改善电源结构,走绿色电网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分析张家港市的地区供热和电网现状、电力平衡,得出远期热负荷增加明显的片区是主城片区和城北片区.在对新增热负荷预测的基础上,提出整合主城片区现有热源点,关停供热覆盖范围内小锅炉,依托华兴电力有限公司建设2台F级400MW燃气热电联产机组,替代主城片区燃煤小热电是可行、合理的.这对满足地区可持续发展需要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天然气采暖的新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亿  付林 《中国能源》2001,(6):8-12
随着我国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加强 ,北方地区煤改气 ,以天然气作为主要的采暖一次能源逐渐成为主要趋势。然而 ,由于天然气价格远高于燃煤 ,直接燃烧天然气导致运行成本过高 ,经济效益差。即使采用联合循环 ,热电联产 ,运行费也高于燃煤发电和燃煤供热。我国城市能源系统的另一问题是电力负荷日益加大的峰谷差。城市电力系统的削峰填谷也是困扰电力部门的大问题。面对上述背景 ,本文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新途径 :用燃气轮机发电 ,余热作为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机组按调峰方式运行 ,电力负荷高峰发电并供热 ,电力负荷低谷时 ,停止发电和供热 ,由于供热管网及建筑物巨大的热惯性 ,低谷期停止供热 6~ 8h采暖房间室温的降低不会超过 1℃ ,不会影响供热效果。调峰发电可享受高发电电价 ,从而抵消燃气价格高导致的采暖成本上升。按此模式运行 ,目前的“以热定电”方式应改为“热电兼顾” ,甚至于“以电定热”。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地区目前供热模式基本采用大型热电联产或使用大型燃煤锅炉作为城镇集中供热的热源,这种方式尽管在我国已有数十年的使用经验,但始终存在能耗高,污染严重,投资大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快推进分布式供热新技术,采用区域小型、分散、灵活的供热新模式,是一项高效节能、低碳环保、利国利民的举措。文章详细介绍了分布式供热新技术、新模式的特点和有效措施及未来在供热领域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改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我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面临的压力.指出应优化一次能源结构,增加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提高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大中型发电机组比重.要重视开发利用煤层气和垃圾掩埋气发电,这能够同时从两个方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和热电联产或热电冷联产等先进的发电供热技术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是解决我国电力发展与控制CO2总量排放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对张家港市主城片区建设燃气热电联产机组替代燃煤小热电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阐述选择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可行性,并对当前F级燃气热电联产机组的主流机型、性能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燃气热电联产机组选型方案。分析认为,主机设备装机方案的选择,不仅要从机组的经济技术角度考虑,还要考虑整个机组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灵活、供热连续等诸多因素,更要考虑投产后运行维护和检修费用,只有全面进行分析与比较,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电联产形式的集中供热可以节约能源并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为真实反映并合理计算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的环保效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析法的计算方法,用于分析计算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提出了■分析法的计算基础,针对燃煤机组不同的蒸汽供应方式,构建了基于■分析法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模型;以某燃煤机组对某石化企业实施集中供热为例,采用所提方法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1.
时局〉要闻     
《能源评论》2013,(12):12-12
2013.11.5 国家能源局:确保居民冬季供暖 为保证“煤改气”、燃气热电联产等有序实施,促使清洁能源更好地发挥作用,特别是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稳定供应。确保届民生活、公共交通等重点用气,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11月5日发布有关事项通知:切实落实“煤改气”项目的气源和供气合同:统筹做好天然气替代发展规划;加强运行协调,确保居民生活及冬季供暖。  相似文献   

12.
《热力透平》2014,(2):161-161
<正>据2014年5月15日《北极星电力网》报道,目前国内最大的燃气机组13日在天津陈塘庄热电厂完成并网前的电气试验,即将投产。正在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的陈塘庄热电厂年内将陆续建成两套900兆瓦级规模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这是天津建设的首个燃气热电项目,使用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燃气机组。该项目采用高效、环保的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  相似文献   

13.
热电联产是一种热能.电能同时生产的能源利用形式。它将高品位的热能用于发电,低品位的热能用于集中供热,既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燃气热电联产(CHP)系统则是利用燃气锅炉和供热汽轮机的热电联产供应系统。从能量的有效利用方面对CHP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结合实例,将它与燃气热电分产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HP系统的可用能效率高,节能.经济,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在甘肃省邮政机械厂轻烃供气供热站举行的"轻烃燃气替代燃煤锅炉改造示范工程"点火仪式,标志着兰州"煤改气"蓝天工程再添新气源,轻烃燃气成为继天然气之后加入到兰州"煤改气"工程行列的又一清洁能源。专家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轻烃燃气可有效补充管道气解决天然气大管网难以覆盖地区供热供气需求,同时价格上具有优势,未来市场前景广阔。然而,轻烃燃气的推广也面临  相似文献   

15.
对某供热厂的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系统进行了研究,将燃煤分产和燃气分产进行了全方面的比较,其性能评价对合理应用CHP有重要作用。在热电分产的节能性方面,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和燃气锅炉作为比较的基准线,全年平均节能率为8.9%;在运行经济性方面,燃气轮机系统与燃煤锅炉分产相比,每年节省46万元,与燃气锅炉分产相比,每年节省182万元,且节省费用随着电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气价的增加而减少。另外,与燃煤锅炉分产相比时,还随着煤价的增加而增加;在排放物方面,燃气轮机联供系统与燃煤分产和燃气分产对比,NOx减排量并不显著,而其余排放物有明显地减少。燃气轮机系统与燃煤以及燃气锅炉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大型燃煤锅炉中NOx形成的类型,并以北仑发电厂600MW机组锅炉为例,介绍了控制NOx排放的技术措施以及锅炉运行工况对NOx排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金桥热电厂采用热电联产机组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金桥热电厂为例,分析了在相同发电量和供热量的前提下,热电联产较热电分产在节约煤炭、土地资源,减少CO2、SO2、NOx、粉尘和灰渣排放量方面的优势,以及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Pak  PS 徐晓村 《能源工程》1991,11(2):40-42
本文推导了个评估热电联产经济性的指数,讨论了提高热电联产经济性的各种措施.并以一由燃气透平和余热锅炉组成的区域供热、供冷热电联产为例分析了各种因素的变化,对热电联产经济性的影响,说明导得的指数不仅可方便地评估热电联产的经济可行性,而且也可评估下列经济和技术因素对经济性的影响:①提高电和热的售价,②降低燃料成本,③降低热电联产建设费用及其固定成本,④提高装机容量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郑州市热电联产机组供热现状和基于吸收式换热的余热利用新技术,并对集中供热热源供热能力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通过纯凝机组的供热改造和余热回收,热电联产的供热能力将达到5 613 MW,供热面积为1.2亿m~2,热电联产将满足远期郑州城市供热增长的需求,可以实现城市清洁供热。  相似文献   

20.
GN090101 我国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主要问题研究.贾小黎,逢锦福,王敏,等.中国能源,2008,30(11):18-22. 基于提高资源的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生物质发电项目也应该尽可能建成热电联产项目.文章概要介绍了我国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项目、以民用供热为主燃煤中小热电联产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出我国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主要存在资源供应不稳定、供热价格和供热成本倒挂、补贴电价不足、财税政策尚末细化及完善等障碍;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