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矿井井下开采或掘进中,由于疏漏、存有侥幸或是地质条件突变,可能会导致工作面突发涌水,若涌水量超出矿井排水能力,将发生水害,导致淹井。解决突发涌水问题,恢复井下排水设施时,须从立井井口安装大功率临时潜水泵强行排水;当水位降至井底,人员进入巷道砌筑挡水墙,封堵出水点,恢复井下排水设施后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煤矿巷道掘进出水情况,结合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涌水特征,确定矿井巷道充水主要水源为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通过对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含水层厚度、富水性、导水通道等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结合煤矿改造后的防排水设施能力对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价,认为矿井现有条件能够满足安全掘进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兖州矿业(集团)公司鲍店煤矿通过对矿井涌水、工作面煤泥水和主水仓排水能力与状况的分析,建立了从工作面源头到主水仓的大型煤泥水处理系统,与高产高效矿井实现配套设施能力匹配。工作面源头是治理煤泥非常关键的环节。在采用该设备的基础上,配合配套过滤工程实现工作面碎煤的初步拦截。以现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矿井涌水、工作面煤泥水、主水仓排水能力、状况进行分析论证,在积极调研、系统开发的基础上,建立了从工作面源头到主水仓的大型煤泥水处理系统,在与高产高效矿井实现配套设施能力匹配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般矿井排水均采用清水泵将井下涌水排至地面.当井下涌水带有较多的煤泥和杂物时,一般在水仓前设置沉淀池,以保证清水泵正常工作,并减轻清理水仓的劳动强度.水仓和沉淀池的设计,应力求沉淀效果好、清理煤泥方便、满足矿井排水要求、工程量小等.这往往与其布置形式是否合理有密切关系,现将我院设计的一种布置形式作一简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矿井逐步建成投产,上覆巨厚含水层随着煤层开采,大量持续进入矿井,因矿井设计排水能力不足造成了多起矿井水害事故,尤其是原于勘探阶段仅依据水文钻孔稳定流抽水试验预测矿井涌水量,忽略了矿井实际涌水机理中的静储量释放,预测矿井涌水量偏差较大。针对这一情况,以鄂尔多斯盆地周边纳林河二号井为例,充分利用勘探阶段抽水试验不同阶段获取的水文地质参数,考虑静储量探讨预测矿井涌水量,研究巨厚含水层下矿井涌水机理,并与近年开采实测矿井涌水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预测误差率,提高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对该区矿井涌水量预测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鲁西煤矿矿井涌水的危险性进行合理的评价,本文首先对历年的矿井涌水量规律进行了总结和讨论,然后对未来的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计,最后对矿井排水能力和涌水量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表明:矿井正常总涌水量为161.2m3/h,最大总涌水量为243.3m3/h,2个水仓总容量为4536.5m3,矿井排水能力及水仓容量能够满足矿井实际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煤层为含水层的特殊覆岩水文地质结构系统使得小纪汗煤矿突水问题异常严重,含水层裂隙联通性弱使得疏排水效果很差,对掘进和支护造成严重影响,经过不断研究探索,采用地面钻孔抽排、井下钻孔超前降水、强行揭煤掘进疏水相结合形成的动态治水方案,提高矿井排水能力,规划排水路线,加强涌水的处理使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抽、疏、排、用”矿井涌水处理系统,在防治水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保证了工作面掘进与支护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刘四平  罗胜  董明 《煤矿机械》2022,(9):118-121
矿井现有防水密闭门直接手动关闭费时费力,且在矿井发生涌水事故的情况下,安排工作人员前往关闭防水密闭门,无疑使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与现阶段安全理念相违背。因此,矿井急需实现远程控制防水密闭门开启与关闭功能,事故发生时及时阻隔水流,保护变电所及水泵房安全,继续排水。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韩桥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地表低洼易汇流积水;井上下强渗流通道多,矿井涌水量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制定了的综合防治水措施,包括开挖地面排洪道防止山洪入侵、建立地面排水基地控制地表积水,井下扩大排水能力、调节分水平排水能力、蓄排结合削减涌水峰值等.该措施对类似矿井的水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胜军  闫松 《煤矿机械》2012,33(12):180-181
井下巷道突发透水是矿井不可忽视的问题,能否及时将涌水排出,对井下工作人员及矿井的安全有着重要作用。根据透水水源,透水地点及水质情况,确定处理透水的方法,对排水设备进行合理分配,缩短排水时间,减少透水带来的危害,得出井下排水设备的最优分配策略,对排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在井筒内施工泄水孔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店一井煤矿风井井筒基岩段施工中遇工作面大量涌水,排水能力无法满足掘砌需要。为保证井筒掘砌施工安全,提出施工钻孔直达风巷的方法进行快速泄水,但已无法进行传统泥浆钻进。通过采用长距离悬空钻杆结合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以及孔口管的安装等施工工艺和措施,有效解决了岩粉上返、水压过大、钻杆摆动等施工技术难题,快速地完成了泄水孔的施工,成功将井筒基岩段涌水排入井下水仓,从而确保了井筒的安全和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13.
煤矿管道除垢机器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煤矿排水管道结垢问题不仅降低了排水效率,还增加了排水电耗,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指出了采用机械清理、化学清洗和人工拆除清理管道结垢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高压水射流清理技术的管道除垢机器人,并介绍了其结构和越障能力设计,对弯道通过性能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励 《煤炭工程》2012,(5):62-64
 摘要 :高瓦斯矿井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使工作面单产大大提高,煤炭生产更加集中,但是预防和处理瓦斯也成了安全生产的最大的难题之一。老虎台矿在多年的实践中,成功的运用了预抽瓦斯、边采边抽瓦斯和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解决了综放面瓦斯集中涌出的难题,保证综放面连续安全生产,并充分利用了瓦斯资源。  相似文献   

15.
准确地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是进行矿井瓦斯预测与防治的有效保障。在富水围岩下向穿层钻孔测压过程中,常常遇到钻孔涌水、积水问题,不仅给注浆封孔增加了难度,而且由于水压的影响难以保证读取真实、可靠的煤层原始瓦斯压力。针对以上问题,尝试探讨了下向穿层测压钻孔涌水、积水条件下的排水和封孔方法,经在神火煤电集团葛店矿的现场实践证明,此方法可有效避免下向穿层钻孔成孔后残留积水及持续涌水的不利影响,比较准确地测出煤层原始瓦斯压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和突水原因,对突水通道和涌水水源进行分析,采用分阶段注浆封堵方案,引流式和压入式结合,精确调配浆液浓度的注浆系统,实现快速封堵大型含导水构造带通道突水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济三煤矿普遍采用的沿空掘巷准备方式受采空区积水影响的现状,利用工作面回采时实测的小剖面,计算出采空区积水量、积水面积及积水深度。制定了利用平行巷道长距离超前疏放与沿空掘进边掘边放方案,通过施工排水硐室,优化钻孔布置,施工平距100m的长距离疏放钻孔6个,共计疏3,工作面回采期间未出现大量涌水。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易出现涌水现象,受降雨影响,很容易致使矿区道路积水过多,威胁车辆与道路安全。常规排水设施无法适应矿区的恶劣环境,因此设计了一种新的矿区道路排水设施。基于InSAR技术获取矿区道路相关信息,结合矿区道路实际情况,设计矿区道路地表排水设施(道路横坡、排水沟以及急流槽)与地下排水设施(盲沟与反滤层)。搭建矿区道路排水层次结构,确定最优渗沟设计方案,有效地融合地表排水设施、地下排水设施与渗沟设计方案,可实现矿区道路排水设施设计。通过测试发现,应用设计的排水设施可以顺畅地排出道路上水体,采用模糊评价理论判定设计设施排水功能为Ⅰ级,充分证实了设计的排水设施应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Coal mining has aggravated water scarcity in the arid areas of northwestern China. Concurrent aquifer drainage, mining, and water storage is proposed, using a goaf groundwater reservoir (GGWR) to preserve the area’s fragile ecosystem. By continuously draining the overlying aquifer of the working face and simultaneously storing water in the goaf while the working face is mined, this technology can maintain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GGWR without jeopardizing mine safety. The drainage process was simulated, based on mining conditions of the 11201 working face in the Yuandatan coal mine, to investigate how water pressure variations in the overlying aquifer would affect GGWR construction. Then, two drainage borehole arrangements were simulated.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sulting drainage intensity would enable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aquifer drainage-coal mining-water storage”, and that the design satisfies the in-situ drainage and storage requirements. Therefore, concurrent construction and water-filling of the GGWR is feasible.  相似文献   

20.
南洺河铁矿和万年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防治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洺河铁矿与万年煤矿同属一个水文地质单元,煤矿赋存于上部石炭、二迭系,铁矿为奥陶系与火成岩接触交代成矿,位于煤矿底部。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坑涌水量大,下层煤承受压力大,对矿山的安全开采构成直接威胁。通过对矿山所处水文地质系统特征的分析,用数值法预测了矿坑涌水量,并根据2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关系,结合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提出了2矿共用疏干排水系统,统一解决矿山水患的方案,避免重复建设,可节约大量基建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