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保康磷块岩对水溶液中镉离子的吸附试验表明 ,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介质的酸度、作用时间、初始Cd2 +浓度和样品用量。在 pH =6,作用时间为 15min ,初始Cd2 +浓度为 10mg/L的试验条件下 ,钙质磷块岩对镉离子的去除率可达 90 % ,去除容量为 4 .5mg(Cd2 +) /g(样品 )。磷块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晶化学特性是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高岭土用量、pH值、吸附时间以及初始Cu2+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Cu2+去除率的因素排序为:pH吸附时间高岭土用量初始Cu2+质量浓度。最优的试验方案:废液量为100 mL,pH=7.0,吸附时间为2 h,高岭土用量为6.0 g,初始Cu2+质量浓度为25 mg/L。在此条件下,Cu2+去除率可达到98.9%,Cu2+的最大吸附量为23.26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说明高岭土对铜离子是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3.
利用废弃蛋壳制备碳羟基磷灰石,并利用其对废水中的Zn2 进行吸附作用研究.对影响吸附效果的几个因素,包括pH值、吸附时间、温度、吸附剂用量以及Zn2 初始浓度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碳羟基磷灰石对Zn2 的吸附效果很好.当废水中Zn2 初始浓度为50 mg/L、CHAP用量为3 g/L、pH为6、温度为35℃、作用时间为1 h时,Zn2 吸附率高达98.75%,其吸附容量达16.5mg/g.吸附试验还表明,该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对Zn2 吸附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篇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高岭土对含有Cu2+和Pb2+污水吸附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初始浓度、温度、吸附时间、高岭土掺量和pH值作用下高岭土吸附重金属离子实验,并分析了高岭土对Cu2+和Pb2+共同吸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高岭土吸附金属Pb2+离子的效果要好于高岭土吸附金属Cu2+离子的效果。结合实验结果和经济效益而言,在初始浓度为200 mg/L,pH值为6、温度为30℃,高岭土掺量为1.5 g,吸附时间为2.0 h时,高岭土对金属Pb2+和Cu2+离子的吸附效果较优,其中金属Pb2+离子的吸附量分别达到了56.38、56.22、58.76、35.75、和42.42 mg/g,金属Cu2+离子的吸附量45.99、47.45、47.27、25.26、22.52 mg/g。整体上,高岭土对共同吸附金属离子(Cu2+、Pb2+  相似文献   

5.
用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蛭石复合物作为铜离子(Ⅱ)吸附剂,研究了溶液初始pH值、蛭石在复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吸附时间,以及溶液初始浓度对复合物样品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物对铜离子的吸附量随着蛭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但复合物中蛭石的含量达到30%时,对铜离子(Ⅱ)的吸附量仍超过220mg/g。吸附行为均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  相似文献   

6.
探索改良St?ber工艺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对水溶液中Cu2+离子吸附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氮气吸附-脱附等分析表征了二氧化硅微球结构与性能。考查了温度、时间、Cu2+离子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动力学特性与等温吸附过程。结果表明,选择0.1g二氧化硅微球对50 mL初始浓度100 mg/L铜离子溶液在40℃条件下进行240min吸附实验,可脱除98.49%的铜离子;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可更好地拟合吸附行为,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52.5243 mg/g(40℃)。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对溶液中Cu2+离子具有良好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7.
罗立群  李明辉  王韬  刘林法 《金属矿山》2010,39(10):165-168
以某转炉尘泥的磁选尾矿为原料,研究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尘泥磁尾去除铜离子的适合条件是尘泥磁尾投加量为8.0g/L,铜离子初始浓度为20 mg/L,反应时间为50 min,此时Cu2+去除率为97.86%。吸附行为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尘泥磁尾投加量>铜离子溶液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吸附反应以表面吸附为主,伴随少量置换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备一种高效的Pb2+吸附树脂,探究其对Pb2+的吸附规律。以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DI),三羟甲基丙烷(TMP)及聚丙二醇(PPG-600)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PU),然后,在PU端基异氰酸根上接枝螯合剂二乙烯三胺(DETA),同时加入Pb2+模板、交联剂制备了铅离子印迹/螯合聚氨酯树脂(PU-DETA-IIP)。利用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分析(BET)进行表征。考察了DETA、Pb2+模板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以硝酸铅溶液模拟Pb2+废水进行吸附试验,优化了吸附工艺参数,测定了PU-DETA-IIP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螯合剂DETA和模板Pb2+用量分别为1.4 g和1.2 g,在最佳吸附条件Pb2+初始浓度为200 mg/L、吸附温度为303 K、时间为120 min、pH=5时,PU-DETA-IIP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达到39.92 mg/g和99.80%,印迹因子QPU-DETA-IIP/QPU-DETA-NIIP为1.47,选择性系数QPb/QFe达到21.73,具有较好印迹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废弃蛋壳制备碳羟磷灰石(简称CHAP),并用作去除废水中Pb^2+的吸附剂。考查了pH值、吸附时间、温度、吸附剂用量以及Pb^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6g/L的CHAP对750mg/L的Pb^2+的去除率高达99.9%,吸附容量达到1243.75mg/g。CHAP对Pb^2+吸附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两种模式,从Freundlich方程中的常数1/n=0.0184可知,该吸附反应为吸热自发反应,且反应速率快。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治理铀污染的新工艺、新方法,对耐辐射奇球菌吸附铀(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剂投加量对铀去除率影响显著。在含铀(Ⅵ)模拟废水pH=5、吸附时间为180 min、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情况下,投加0.2 g/L的耐辐射奇球菌体吸附剂,铀(Ⅵ)吸附率可达92.30%;随着铀(Ⅵ)初始浓度的提高,铀吸附率微幅下降,吸附量几乎与铀(Ⅵ)浓度成正比。对吸附机理的探讨表明,耐辐射奇球菌对铀(Ⅵ)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