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对绿色建筑本质意义的阐述和技术在实用艺术品中的作用,揭示了技术与艺术矛盾统一及其在建筑中的促进与制约关系规律。尝试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进行预测,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做了阐述,粗线条的描述了绿色建筑发展的轨迹。指出绿色建筑在走向自由之路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技术的成熟,必然要与艺术融合,自觉而艺术地表现技术。论文最后对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评价进行了分析,对绿色建筑的局限性和发展完善的方面做了探索,指出健康舒适是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伦理指南,加上智能化技术会使绿色建筑技术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为重新思考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纬度,回溯梳理建筑艺术史上的数次建筑艺术的进化,分析得到三个启示:看似是建筑艺术问题,实则是建筑技术问题;建筑技术的革新引领建筑艺术的创新,建筑艺术是技术成熟的标志;建筑艺术的核心是建筑技术的,但建筑技术并不等同于建筑艺术.基于对建筑艺术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新技术的出现将会对人类建筑艺术的发展实现促进,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大背景下,人类应力求实现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对建筑艺术与建筑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这就要求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的大量开发的今天使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旷世的艺术品。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观点既对立又统一、相互制约的。如何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之间找到契合点是值得探讨的。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主要通过剖析古今中外建筑在建筑结构及其造型方面的杰出成就阐述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建筑、艺术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佑国 《新建筑》2009,(3):115-117
从词源学的角度讨论了建筑(architecture)、艺术(art)和技术(technology)的原意及其历史演变。艺术一词的原意是:人工之物、技艺与技巧,技术的原意是:系统化了的art和机械的或工业的arts。那种把技术和艺术对立起来,重艺术、轻技术,重建筑形式、轻建筑技术的倾向,实在是对艺术和技术的误读。技术包含科学和艺术两个层面。建筑实质上是一种技术,是按照科学的和艺术的原理与规则把物质的材料建造成房子(building)。所以建筑才解释为建造房屋的科学与艺术。在建筑、艺术和科学三者之间,技术是科学与艺术在建筑上结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表现常常相互制约。本文结合金属建筑结构具有高效的结构工作性能、独特的美学特征等特点,从建筑理念、建筑艺术、建筑空间等几个层面试图寻求金属结构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契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常钟隽 《新建筑》1995,(3):32-34
现代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许多用新的技术建造的建筑蕴藏着文化的内涵,体现出建筑文化的延续,而文化对建筑技术又具有促进与制约作用,一些新的技术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文化的水平。因此,建筑技术与文化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正是这种关系为建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符英  吴农  杨豪中 《华中建筑》2007,25(12):132-134
在对西安近代建筑作普遍调研的基础上,对西安近代建筑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动因进行了分析;对西安近代建筑在建筑类型、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方面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就其存在的地位和价值作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对包括西安在内的中国内陆城市近代建筑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当代建筑审美与建筑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建筑艺术的两个主要属性——建筑审美与建筑技术的发展演变,以及它们对当代设计实践的影响,提出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应该是高度的理性技术支持和强烈表现力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什么?比较趋同的看法乃是: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建筑的技术和艺术特征是密切相关和相互促进的。建筑技术包括材料,结构以及当代与建筑相关的一切门类的科学技术成果。建筑技术在建筑发展史上通常是最活跃,甚至是占主导地位的。本文谨就建筑结构在建筑造形中的表现力这一个侧面,试做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艺 《门窗》2013,(11):164
艺术和建筑是息息相关,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建筑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本文通过对上海世博会建筑的分析,从上海世博会的建筑中学到了很多艺术的新的形式,以及对现代新技术运用到建筑中的感受和启发,通过了解3D全息投影技术与建筑的结合的新的形式有了很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现代建筑新表情——论建筑智能化对建筑外层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科技发展为建筑艺术形象表达提供了多种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具体建筑实例分析说明建筑智能化对现代建筑外层设计的影响,建筑更多地表现了生命的动态和预示。自动化信息、生态学的介入为现代建筑赋予更多不同于往昔的新表情。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座古建筑都可以从建筑物上追溯许多往事。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是各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点,同时建筑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世界建筑的发展,增进了各国的友谊,各国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我们应坚决反对建筑的简单化、一律化,提倡多样化、民族化。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座古建筑都可以从建筑物上追溯许多往事。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是各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点。建筑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世界建筑的发展,增进了各国的友谊,各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要反对建筑的简单化、一律化,提倡多样化、民族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建筑和建筑艺术的理论分析,介绍了建筑艺术的内容及其创作要求,并从建筑的性格美、造型美、结构美、环境美、风格美等方面阐述了建筑艺术的特征表现形式,从而对建筑及建筑艺术有了更清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机技术背景下,建筑学专业的美术基础课普遍缺乏有效的课程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践教学,探索建筑美术教学的改良方式和画种比例的选择,以推进具备交叉学科特征的建筑美术教学的发展,适应建筑学专业在新的教学背景中对于建筑美术课程的要求。对建筑美术课程内容的调整和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学习效率,而对于建筑画种比例的合理安排则能够强调训练的针对性,以及满足实践运用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6.
颜朝昱 《山西建筑》2006,32(16):17-18
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赋予了传统建筑空间深刻内涵,而中国传统建筑直接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渗透,包括哲学思想、伦理学、绘画文学、艺术等,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在生命力,也是创作现代建筑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曾凡普  何俊萍 《山西建筑》2006,32(24):23-24
论述了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出现以及一系列背反现象,探讨了现代建筑运动的两个阶段以及对建筑发展的影响,阐述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史,指明了其发展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筑艺术之形式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研究中国建筑艺术性的重要意义,从影响建筑艺术的形式方面探讨了建筑的艺术属性,指出建筑形式是负载着建筑之艺术属性的重要表征元素。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虚拟现实艺术专业对建筑素描的计算机表现手法教学为例,探索通过贴图、材质、后期制作等的方法塑造具有艺术性的建筑素描表现,并举例说明,以丰富计算机建筑画和建筑动画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陈锋 《山西建筑》2007,33(9):41-42
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赉安洋行在上海十几年中设计作品的四个阶段,并分别阐述了各阶段的建筑风格,指出赉安洋行通过对西方新艺术和新风格的不断研究,在建筑形态上引领了法租界建筑设计的潮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建筑财富和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