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某无缝钢管厂管坯热定心机存在的定心误差超限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找到了产生误差的基本因素,给出了各因素与其产生误差间的定量关系并提出了消除或降低总误差的办法。同时,对定心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结构也做了相应介绍。  相似文献   

2.
获取准确的转子位置信号是永磁同步电机(PMSM)稳定运行的前提,而位置信号的精度会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采用低分辨率的霍尔元件作为系统的位置传感器,提出一种基于6个离散位置信号的角度细分方法,计算电机转子的实时位置,并设计了一种电压空间矢量法的控制系统,实现PMSM的正弦波驱动控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满足PMSM正弦波驱动要求,并能有效抑制转矩脉动,电机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气相色谱仪检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热导检测器恒平均温度供电的方法。采用模拟和数字双闭环控制的方法,设计了对热导检测器进行高精度恒平均温度供电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对色谱分析仪热导检测器恒平均温度控制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模拟与数字双闭环反馈控制动态响应快,受风速扰动影响小,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1℃,可以满足热导检测器高精度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分析电厂热控DCS控制系统保护回路误动作原因,从而找出合理的处理对策,用以提高DCS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异步电动机的控制问题,本文利用Micro830PLC控制器和PowerFlex 4M变频器,构建了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结合RsLinx和FactoryTalk View Studio软件,实现了上位机对整套电机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同时利用RsLinx建立OPC通讯,并在FactoryTalk View Studio上利用已建立的OPC数据服务器进行上位机操作。经过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及运行,结果表明,监控软件可以实现电动机启动、停止、正反转的自由切换,响应速度快,能够实现有效地控制,整个控制系统稳定性和精确度较高,操作方便,上位机监控软件能实现转速和方向的实时显示和有效控制。该系统实现了异步电动机方向和转速的准确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单片机系统在启动、运行和停止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干扰,导致系统误动作的问题,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介绍几种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组分不同品种的纱线进行混纺的前纺抓棉设备要求,根据往复式抓棉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和现场工艺要求,给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往复式抓棉机自动控制系统,编制系统的自动控制过程和程序设计。该系统具备可按照设定工艺对抓棉过程中的小车运行速度、抓棉层高度、打手抓棉速度等参数进行自动协调控制,保证了抓棉质量和设备的稳定运行。实践表明,该设计达到基本工艺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升降舞台控制过程中各个升降块达到预定位置的快速性和准确性的矛盾问题,结合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采用变频器作为调速装置,将传统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设计了由7个升降块组成的升降舞台自动控制系统.实际运行表明,舞台控制系统定位准确、运行平稳,运行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中,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但在电机启动和低速运行时,对转子速度和位置的估计精度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与高频信号注入法相结合的复合检测方法,中高速时采用卡尔曼滤波法,零速和低速时采用高频信号注入法,而过渡区设计特殊的算法,将两种方法进行融合,实现全速域内无位置传感器高精度控制.仿真结果证明,基于该复合式检测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具有动态调节速度快,鲁棒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以自动刻线机为例研究了多缸单往复行程程序气压传动系统回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结果表明采用逻辑回路设计法设计出的自动刻线机气动控制系统线路简单、明了、控制准确,既能满足实际生产自动控制的要求,又能实现手动调节,是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分析液压胀管机在管子胀接过程中压力变化的规律和要求 ,提供基于控制图法实施压力故障诊断的方法 ,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常见的 6种压力故障诊断并显示 ,提高液压胀管机在换热器制造过程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排除无报警这类故障,要熟练掌握数控系统和机床的工作原理,仔细分析故障现象。有些故障应该通过在线监控PLC程序的运行状态进行诊断。本着重介绍采用FANUC-OMC数控系统,西门子840C系统的无报警故障解决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冲压过程中由多弯曲多形孔结构引起的零件外部边界与内部形孔误差而导致的级进模开发失败,应用全工序方法开发出一套特征件级进模.首先设计了一个带有多弯曲多形孔特征的复杂边界钣金件的12工序毛坯排样方案,并对坯料的全工序冲压成形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其次以全工序有限元仿真为基础,结合毛坯排样方案设计了一套12工位级进模.最后对试制的模具进行实冲试验,结果显示:产品表面光滑,无起皱与破裂等其他成形性问题,且产品的孔位精度和弯曲后的制件边界误差均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本文设计的毛坯排样方案及其级进模能够很好地解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轧穿孔后毛管直接冷拔无缝钢管是一种极不合理的生产工艺。针对用这种工艺生产中径以上无缝钢管的企业,提出了在不改变原有设备和增设必要设备的基础上,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等为出发点,将其改造为具有“冷热结合、普优结合”产品结构的中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直线感应加速器对中装配同轴度要求高的特点,考虑法兰、螺栓和密封垫相互作用,建立了加速器对中装配法兰-螺栓联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螺栓预紧力对加速器对中装配时同轴度的影响作用。水平面上的螺栓预紧力与其它螺栓预紧力的差异变化对组元轴线改变的影响最大,而处于竖直方向上的螺栓的预紧力差异对同轴度的影响较小。因此在实际装配中应更注意水平方向的螺栓预紧力的控制。研究结果为加速器对中装配同轴度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在石英熔融炉拉管机管径检测系统中应用CCD线阵器件检测石英管管径的原理,及系统软硬件设计原理,对测量误差及提高精度的措施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数控机床维护及故障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数控机床的故障停机时间,提高数控机床的维护水平,自行研制和开发了“数控机床维护及故障分析软件”。该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建立了生动、活泼、友好的人机界面,实现了文件管理、故障查询,并提供解决方案的技术支持,故障库和知识库的知识的获取,规则库的生成,数控机床日常维护知识、工厂的设备管理、现场的设备维修管理、数控机床电器故障模式和维修时间统计等主要功能。其良好的开放性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multi-point forming (MPF) technique is presented.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defects, wrinkling, during the multi-point forming process of a shallow rectangle cup is discuss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shallow rectangle cup forming process. The effects of thickness, material of sheet metal and the pressure of the blank holder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reasons and control methods of wrinkling are pointed out. Moreover, the experiment on the multi-point die forming of the shallow rectangle cup by the MPF machine is done to valid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and the result orove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an elastic cushion in the forming can restrain wrinkling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同台压力机加工多品种、多型号的板料,大型板料的成型采用同机分步成型,通过采用板料成型动力显式有限元模拟,采用四节点退化壳单元对板料进行离散化,利用中心差分法离散时间域,建立动力显式计算格式,采用罚函数法和修正库仑定理计算接触力和摩擦力.对二次成形过程,建立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通过Dynaform软件仿真得出同机分步成形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提出的“下供下回式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仅适用于四层以下建筑”的规定,分析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垂直热力失调比上供下回式系统减少的原理,并通过改进系统设计较好解决下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的排放空气的问题,并用实际工程案例证明,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可用于6层,甚至8层建筑的热水供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