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酵法是继皂化法、化学合成法之后的第三种甘油(丙三醇)生产方法.耐渗透压酵母合成丙三醇的方法是国际领先的技术,与一般发酵法相比,该方法是在需氧而不是微氧或厌氧下生长;不需要加入转向剂;酵母可在较高的糖浓度生长发酵;糖的转化率可达到60%.我国近20年来甘油年产量始终在3万t左右,进口量也是3万t上下,我国是丙三醇缺口大国.大量增产的皂化甘油将对发酵法生产的甘油形成竞争,若将发酵甘油精制成医药级,利润将比较可观,竞争的形势将趋于良好.  相似文献   

2.
发酵法是继皂化法、化学合成法之后的第三种甘油(丙三醇)生产方法。耐渗透压酵母合成丙三醇的方法是国际领先的技术,与一般发酵法相比,该方法是在需氧而不是微氧或厌氧下生长;不需要加入转向剂;酵母可在较高的糖浓度生长发酵;糖的转化率可达到60%。我国近20年来甘油年产量始终在3万t左右,进口量也是3万t上下,我国是丙三醇缺口大国。大量增产的皂化甘油将对发酵法生产的甘油形成竞争,若将发酵甘油精制成医药级,利润将比较可观,竞争的形势将趋于良好。  相似文献   

3.
玉米浆浓度对甘油发酵的影响及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甘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其生产前景看好[1,2 ] .甘油的生产方法主要有 3种 :肥皂和脂肪酸工业的副产品、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 .发酵法利用的是可再生资源(木薯、玉米、糖蜜等 ) ,在药品和食品上使用的竞争优势明显 ,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要使发酵法生产甘油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产业 ,必须在提高甘油收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开展工作 .由于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 (CSL)的含量决定了菌体浓度 ,从而影响发酵过程中用于生长和维持所消耗的葡萄糖 ,进而影响甘油的收率 ,所以研究玉米浆浓度对甘油发酵…  相似文献   

4.
甘油,学名丙三醇,主要用于医药、纺织、印染、化妆品、卷烟、有机合成等行业。其生产途径有三种:1.由油脂水解,2.用淀粉或糖在一定条件下经发酵制备,3.用丙烯水合制备。由于甘油用途广、市场需求大、价格高(目前已超过1.5万元/t),因此各地都在研究甘油生产的新方法,其中尤以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PDO)以可再生资源——淀粉(糖)为原料,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副产物少、污染少且容易处理等优点。目前,直接利用糖生产PDO以降低微生物发酵成本的方法主要有3种:以葡萄糖为辅助底物;采用混合菌或两步法发酵;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清华大学化工系利用二元醇可与乙醛反应生成缩醛的原理研究了PDO的分离、提纯工艺,并在两步发酵法生产甘油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将甘油发酵第二步厌氧耗糖过程与PDO厌氧发酵耦合进行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的后期提取问题,在残糖浓度达1%~ 4%时,继续进行通气量为30 L/h 的CO2气提厌氧发酵或真空度在0.02 MPa以上的真空微氧发酵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上述后处理工艺,可以较快地降低残糖而不消耗甘油.  相似文献   

7.
焦策  诸葛斌  方慧英  诸葛健 《化工学报》2012,63(4):1156-1167
分析了耐高渗高产甘油工业菌株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的摇瓶发酵过程,发现溶氧水平是影响C.glycerinogenes 生长、代谢产物生成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5 L发酵罐研究了不同恒溶氧水平甘油的合成过程,通过代谢流分析表明,低溶氧环境下乙醇碳流量增加,导致糖耗快而甘油合成相对较少;碳流分布表明HMP途径在甘油过量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C.glycerinogenes发酵过程中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变化发现高溶氧环境下ATP合成水平高,一定程度抑制底物水平磷酸化从而使碳流更多地流向了甘油合成;C.glycerinogenes胞内氧化还原平衡(NADH/NAD+比率)的研究进一步解释了产甘油假丝酵母中甘油合成和乙醇生成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8.
引 言甘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广泛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 .生产甘油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油脂水解和肥皂液提取以及糖类原料经微生物作用的发酵法 .由于化学合成甘油的产量有限 ,肥皂行业受到洗涤剂行业的冲击 ,肥皂生产减少 ,甘油产量也随之下降 ,市场供不应求 .因此 ,发酵法以其原料来源丰富、设备简单等得到人们的青睐[1~ 3 ] .发酵法是以糖类为原料 ,利用某些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代谢作用而产生甘油 .用耐高渗酵母发酵生产甘油的研究已有许多文献进行了报道[4~ 7] ,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大规模工业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甘油工业和市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甘油(即丙三醇)历史悠久,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有机多元醇化合物,在日用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获得甘油有多种途径,一般为化学法或发酵法,此外还有油脂水解或醇解的副产物甘油。在我国,上述几种获得甘油的方法均有生产。有关专家认为,过去二十年我国甘油的年产量一直在3万吨左右徘徊,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很不相称。  相似文献   

10.
市场动向     
甘油是目前紧俏的化工商品,一级皂化甘油由80年代的每t 3000多元,涨至目前的每t20000多万元,价格翻了近7倍。生产甘油有利可图,不少地方打算建厂生产,大有一哄而上之势。 80年代我国甘油的主要来源是皂化甘油,年产量约3万t,产需略有缺口,每年约进口1000t。进入90年代,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甘油的年需量达6万t,比80年代翻了一番。近年来,由于洗衣粉逐步代替洗衣皂,肥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