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垃圾焚烧厂渗滤液为处理对象,采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研究两级UASB反应器的启动、废水处理效果及反应器内VFA、pH和钙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器经过110 d的启动运行,进水COD达到54 274~56 840 mg/L,一级反应器容积负荷为12.7~13.3 kgCOD/(m~3·d),二级反应器容积负荷为2.0~4.5 kgCOD/(m~3·d),COD整体去除率为91.8%~95.0%;两级UASB反应器内存在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的协同作用,对氨氮的去除率为25%左右;进水中钙镁离子主要沉积在一级反应器内的颗粒污泥中,二级反应器内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型中温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白酒废水,研究UASB反应器启动、提高负荷、稳定运行阶段及污泥颗粒化过程。结果表明,当COD容积负荷控制在0.5~2.0 kg/(m3·d)内,经过25 d优化运行,UASB可以成功启动,COD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在稳定阶段,UASB反应器最大COD容积负荷为12 kg/(m3·d),COD平均去除率可达为82.1%,出水p H稳定在7.0~7.1,挥发性脂肪酸(VFA)的质量浓度降低至240 mg/L,产气量为6.8L/d左右,达到最佳运行效果。可为白酒废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系统,考察其对高浓木薯酒精废水的处理性能及抗冲击能力。运行结果表明,通过稀释进水COD来逐步提高容积负荷的方式,UASB可运行90 d可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在适宜的COD容积负荷12.4 kg/(m~3·d)(HRT为50 h)下,COD平均去除率和甲烷平均产率分别可达到90.4%±0.8%和(2.67±0.04)L/(L·d)。在高容积负荷15.5 kg/(m~3·d)和低pH(5.5)冲击下,UASB反应器对COD去除率仍分别可达到81.4%±1.8%和74.1±1.4%。Geobacter和Methanomassiliicoccus分别为UASB系统内的优势产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种。  相似文献   

4.
UASB处理纤维素乙醇废水的启动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厌氧UASB反应器处理纤维乙醇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了UASB的启动和稳定运行过程。结果表明,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消化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COD有效容积负荷为0.33~1.11 kgCOD/(m3·d)的条件下,UASB反应器成功启动,COD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启动初期,出水pH会明显高于进水,污泥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当增加进水SO42-浓度到7 250 mg/L,COD/SO42-比值2.7∶1时,会导致纤维素乙醇废水UASB处理系统的崩溃。UASB反应器运行稳定后,污泥浓度增至30~40 g/L,MLVSS/MLSS比值也达到90%左右,在HRT为14~41 h,回流比3∶1~13∶1,有效容积负荷3.45~14.67 kg COD/(m3·d)的条件下,对纤维乙醇生产废水均能保持90%以上的COD去除率,出水COD小于1 000 mg/L。  相似文献   

5.
采用外循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处理高浓养殖废水,研究反应器有机物去除率和产气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ASB可高效去除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其COD去除率及产气性能与容积负荷、温度、回流比等因素有关。反应器稳定运行时,温度为35℃,回流体积比为5:1,进水COD为8.083 g/L,COD容积负荷达到8.1 kg/(m3·d),COD去除率为86.9%,出水COD为1.057 g/L,单位容积产气率为2.225 L/(L·d),甲烷的质量分数69.6%,出水总碱度提高了23.7%,为UASB处理高浓养殖废水的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A/O工艺,即UASB-生物接触氧化联合工艺来处理家具喷漆废水,通过测定反应器进出水CODcr浓度及pH值来确定反应器的最佳运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1)UASB反应器保持水力停留时间为32h时,在进水CODcr浓度范围为2800~3300mg/L,容积负荷在1.98~2.2kg COD/m~3·d范围内,进水pH范围在7.4~8之间的条件下,UASB反应器的CODcr去除率达到70%以上,此时出水CODcr浓度为1000mg/L左右。(2)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一级和二级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均保持8h不变,在进水CODcr浓度在800~1500mg/L范围,容积负荷在0.88~1.67kg CODcr/m3·d范围,进水pH值范围在6.7~7.3之间的条件下,反应器的去除率可达到70%左右,此时出水CODcr浓度为400mg/L左右。  相似文献   

7.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生物柴油废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处理生物柴油废水的效果和容积负荷,研究了UASB在投加填料前后对生物柴油废水的处理效果和运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59.18 g/L时,填料装填体积比为5%时,UASB装置对COD的去除率为88.6%,此时COD容积负荷可达12.9 kg/(m~3·d);当进水COD为18.27 g/L时,填料装填体积比为5%时,产沼气量可达11.88 L/d。随进水COD的增加,出水有机酸含量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出水pH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小麦酒精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序批式反应器(SBR)组合工艺研究对小麦酒精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37±2)℃条件下,采用UASB反应器处理小麦酒精废水,容积负荷可达到13.0 kg/(m3·d),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厌氧出水COD保持在1650mg/L以下,出水挥发性脂肪酸(VFA)稳定在3.5mmol/L以下,反应器的沼气产量维持在17L/d左右,反应器运行稳定;采用SBR反应器处理小麦酒精废水厌氧出水,容积负荷为1.6kg/(m3·d),COD去除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经过两级生物处理,出水COD在300 mg/L以下,达到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核黄素废水COD和NH_3-N达标排放,采用IC反应器与多段式好氧组合工艺进行中试。结果表明,反应器经过50 d启动运行,进水COD和NH_3-N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20.55 g/L和1.252 g/L,IC反应器COD容积负荷为4.6 kg/(m~3·d),COD去除率高达94%,但对NH_3-N去除基本没有效果;反应第12天,通过向好氧段投加碳源并调节pH,运行3 d后,NH_3-N容积负荷0.3 kg/(m~3·d),NH_3-N去除率可达99%。经过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和NH_3-N质量浓度分别稳定在600 mg/L和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结合2级缺氧-好氧(A/O)处理工艺,对杭州某膜工业公司的制膜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原水COD为7.1~7.7g/L,UASB的COD容积负荷可达到4 kg/(m3·d),水力停留时间48 h,厌氧反应器COD去除率达到64%以上,A/O系统的COD去除率达到80%左右,整个系统最终出水COD控制在0.5g/L以下,总COD去除率达到92%以上,达到GB 8978-1996废水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2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处理溴素废水的效果,考察了COD去除率、硫酸盐去除率、甲烷转化率、VFA与游离H2S含量随着进水负荷提高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进水COD维持在10 g/L左右、SO42-质量浓度的控制在1.5 g/L左右、COD容积负荷提高到14 g/(L.d)时,2级UASB可以稳定运行。系统的COD去除率稳定在70%左右,硫酸盐去除率仅10%左右(主要原因是进水中含有大量磺酸盐),甲烷转化率稳定在70%,系统中VFA和游离H2S含量均处在适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絮凝-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组合工艺处理高含量头孢类抗生素废水,考察了3个废水处理阶段中的COD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4.3 g/L、容积负荷在14.3 kg/(m.3d)时,UASB反应器的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出水VFA的浓度在3 mmol/L左右,产气体积流量为17 L/d左右;对UASB出水进行絮凝处理以去除废水中难降解大分子物质,按每1L厌氧出水投加25 mL的PFC和5 mL的PAM后,废水COD由2.279g/L降至1.133g/L,去除率为50.3%;使用SBR处理絮凝后上清液,当反应器负荷为1.2kg/(m.3d)时,出水COD在200 mg/L以下,去除率稳定在80%左右,达到GB 21903-2008中的抗生素类废水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维生素C生产废水COD高、盐度高、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经过MVR预处理后,采用中温UASB厌氧反应器和HTO好氧工艺处理该废水。结果表明,UASB反应器在温度为(35±2)℃,pH为6~9,COD容积负荷为4.5~6 kg/(m~3·d)时,COD去除率达84%以上;HTO好氧反应器在COD容积负荷为0.68 kg/(m~3·d),氨氮容积负荷为0.12 kg/(m~3·d)时,COD、NH_3-N去除率分别在85%、90%以上。最终处理出水可达CJ 343—2010的C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在有效容积为20 L的ABR厌氧反应器中接种厌氧颗粒污泥,以葡萄糖为基质合成污水,在温度35±1℃,HRT在20 h条件下,启动ABR反应器。42 d后,进水容积负荷达到48 kg COD/(m3·d),出水VFA低于100 mg/L,p H在7左右,启动稳定期COD去除率在90%~96%之间,碱度在1800~2300 mg/L之间,各项指标均正常且保持稳定。整个启动过程为42 d,比常规方式启动缩短近一个月。  相似文献   

15.
采用UASB工艺对丙烯酸生产废水进行现场中试,通过中试试验确定丙烯酸废水处理运行的容积负荷,进水COD浓度、pH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容积负荷:3.5 kg/(m~3·d),pH为5的条件下,UASB运行稳定且去除率达到了70%左右,满足了进入后续生化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处理餐厨垃圾废水。结果表明:采用快速提升负荷至5 kg/(m3·d)并稳定运行19 d这一启动方式有利于提高污泥的活性。负荷提升中后期,出水pH高于进水pH。IC处理餐厨垃圾废水的最大容积负荷为25.2 kg/(m3·d),此时COD去除率下降到86%。稳定运行期,当进水COD达到22.4 mg/L,出水COD稳定在1 650~1 950 mg/L,COD去除率高达91.8%。  相似文献   

17.
卢斌  廖军  杨海亮  蒋京东  马三剑 《广东化工》2010,37(8):125-126,139
在中温(37±2℃)条件下,采用有效容积为3 L的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含高浓硫酸盐的制药废水,采用两级厌氧处理,一级主要脱除SO42-,二级主要去除COD,经过3个月的驯化,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一级厌氧在COD/SO42-=2.5~3条件下,COD容积负荷可达到9.5 kgCOD/(m3·d),SO42-容积负荷可达到3.6 kgCOD/(m3·d),COD去除率约20%,SO42-去除去除率能达到65%,出水COD/SO42-比值约为7~8;二级厌氧COD容积负荷可达到7.5 kgCOD/(m3·d),COD去除率能达到75%;系统COD总去除率可达到80%,SO42-总去除率可达到65%以上;本试验研究为利用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有效碱度对螺旋式自循环厌氧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废水研究了有效碱度对螺旋式自循环(SPAC))厌氧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AC厌氧反应器的最大容积负荷为53.0 g/(L·d),化学耗氧量(CDD)去除率为84.2%,容积负荷承载力为44.6 g/(L·d),容积沼气产率为21.50 L/(L·d).在最佳工况下,碱度供给速率为9.6 g/(L·d).碱度消耗速率为4.8 g/(L·d),有效碱度为1 000 mg/L.进水碱度与进水COD之比为0.19,出水碱度与挥发性有机酸(VFA)之比(ALKout/VFA)为1.75,消耗碱度与去除COD之比为0.10.  相似文献   

19.
以养殖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容积负荷、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浓度、回流比、上升流速、进水p H、温度等参数对PIC反应器COD去除效率的影响,获得了PIC处理养殖废水的适宜的工艺运行参数:容积负荷VLR:15~23 kg COD/(m3·d),HRT≥8.69 h,回流比12~15,上升流速控制在2.4~2.9 m/h,进水p H=6~8,反应温度:35~38℃。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PIC对猪场废水的COD去除率稳定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20.
董雁如 《河南化工》2020,37(8):28-30
为了有效地处理含甲醛废水,提高其生化性、降低COD和甲醛,对季戊四醇含甲醛废水进行研究,实验采用"预处理+厌氧+好氧+混凝沉淀"的工艺。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6 000 mg/L左右,BOD5约1 500 mg/L,甲醛浓度1 200~1 500 mg/L时,预处理停留时间在36 h,曝气强度13 L/(m2·min),p H值6.5~7.0;厌氧反应器停留时间6天,COD容积负荷为0.88 kg/(m3·d)。好氧反应器停留时间为4天,曝气强度86 L/(m2·min),COD容积负荷为0.5 kg/(m3·d);混凝沉淀加PAC和PAM后,废水经过各个工艺段处理后出水COD可达130 mg/L,BOD5约20 mg/L,甲醛浓度0.88 mg/L;去除率分别可达97%、98%和99%;最终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