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九华山毗邻古徽州,其寺庙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良好地吸收并兼容了徽派建筑的元素与特点,从建筑构件、装饰工艺、装饰题材等方面均表现出宗教文化与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徽州地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符号的相互吸纳与融合,同时彰显出九华山寺庙建筑装饰艺术特色鲜明的地域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徽派建筑装饰艺术融风俗文化之精华,表现出一种哲学上的理趣,具有着文化、历史、审美等价值.对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而言,徽派建筑装饰元素为其提供了诸多创意灵感,有助于丰富现代室内空间的视觉元素与文化意蕴. 基于徽派建筑装饰艺术理念的大堂空间.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特色形式之一,主要指的是四周坡屋面围合成开放性空间,具有着淡雅的风姿、清灵的体态,同时也有着聚财养气、天人合一等深度文化内涵,与善于聚财经商的徽商文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徽派建筑装饰艺术融风俗文化之精华,表现出一种哲学上的理趣,具有着文化、历史、审美等价值.对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而言,徽派建筑装饰元素为其提供了诸多创意灵感,有助于丰富现代室内空间的视觉元素与文化意蕴. 基于徽派建筑装饰艺术理念的大堂空间.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特色形式之一,主要指的是四周坡屋面围合成开放性空间,具有着淡雅的风姿、清灵的体态,同时也有着聚财养气、天人合一等深度文化内涵,与善于聚财经商的徽商文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马荣  朱毅 《山西建筑》2015,(3):222-223
论述了徽派传统建筑形成的自然与社会因素,并通过对徽派建筑木雕、石雕、砖雕等装饰工艺的详细分析,总结出了徽派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特点,对徽派民居建筑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7,(4)
徽派的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较有代表性的一类,因此我们在对待徽派的传统民居以及和现代的一些民居装饰相对比时要用辩证的观点去对待,在现代的建筑文化和装饰中要吸取传统徽派民居建筑中的优势,要摘取对人们有利的部分,摒弃一些过时的观念,这要通过结合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环境进行取舍。本文通过研究徽派传统民居建筑和现代装饰之间的关系,希望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有其相应的特色。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作为建筑文化与艺术的承载体,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建筑元素。本文通过探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基本特征,得出相应的建筑装饰方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如何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建筑装饰艺术的应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引言建筑的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以及文化的象征,为建筑本身增添了很多色彩;传统的建筑装饰包括了粉刷、油漆、彩画、壁画、雕刻以及利用建筑材料和构件本身色彩和状态的变化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存在的形式.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决定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风格的多样性、复杂性,并直接反映出普通民众的信仰和理念,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该文从传播学的视角,以传统徽派民居建筑及其装饰为例,从传统徽派民居建筑、装饰、及其构造的空间等4个方面,探讨了源自建筑引发交流的媒介性存在的可能.为现代建筑及其装饰设计的中国传统文化自觉思考提供的学科交叉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徽派古民居建筑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特点,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在世界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本文从徽派古民居建筑文化审美文化内涵着手,分析了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徽派建筑特点,充分表现出徽派建筑文化的丰富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徽派建筑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经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徽派建筑的美学趋向,是古徽州独特的人文环境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完美融合的艺术结晶、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  相似文献   

10.
南昌市进贤县传统民居保存数量众多,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是赣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尤其是一些特色部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成为进贤传统民居的标志性符号。本文以旧厦村传统民居为例,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对传统民居上的特色构件、部件的形制特征、装饰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归纳红石门罩、槛墙、水磉、香炉这几种特色要素的做法与装饰特征,并对其装饰主题背后的艺术特色与文化意义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徽派建筑是古徽州地区受到徽州文化影响形成的建筑风格,其门窗雕刻的造型、色彩、雕刻手法等具有一定社会性,在中国建筑史中的位置十分特殊。本文通过对徽派建筑门窗雕刻主要的三种艺术类型进行总结,品味徽派建筑门窗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2.
操瑞峰 《安徽建筑》2012,19(5):26-27
徽州建筑自成一派.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古建筑派别,融古雅、简洁和富丽于一体。无论是民居、祠堂、牌坊、亭榭、街道、园林,还是桥梁、寺观等的选址、布局、造型、结构、功能到装饰美化等都别具一格,成为徽派建筑艺术。文章首先分析徽派建筑的形态与构造,进而介绍徽派建筑的风格与审美,最后重点探讨徽派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郭志斌  徐泽林 《华中建筑》2014,(10):163-165
长子县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是在房屋适用功能的基础上对建筑构件的雕刻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建筑构件空间形体组合的艺术,这种外显的传统民居装饰艺术融入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色。该文从建筑的空间尺度、装饰艺术表现途径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长子县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以凸雕与阴雕相接合的雕饰手法,以凹凸不平的三维空间尺度和历史时期组成四维坐标,表达民间乡民对生活的一种吉祥寓意和对美好生活地追求,并形成当地独特的民俗审美艺术。这种传统民居装饰艺术成为今天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种独特文化资源,也是当地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追寻民族装饰元素在现代的新生,这是建筑装饰艺术中永恒的命题。我们应立足湘西本土,积极挖掘湘西侗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设计元素并应用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我对侗族文化特别是建筑文化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试图将有关侗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思考进一步深化,呼吁大家弘扬、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湘西侗族传统建的木雕装饰、石雕装饰和砖雕装饰都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浓缩了数千年的创作理念。三种装饰艺术与建筑完美结合体现了"工"与"艺"高度统一。研究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有利于  相似文献   

15.
传统建筑装饰属于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乡村更新过程中传统村落的独特风貌得以保留的重要手段。北苏庄村作为以清代晋商宅院为主要建筑形式的古村落,古建遗存较多,传统建筑工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何在后续保护和改造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元素并体现在村落风貌特色建设上,是需要重视的内容。该文以山西省晋东南的高平北苏庄村为例,通过对北苏庄村传统建筑装饰的构成、装饰的图案寓意和文化内涵等进行解读,梳理挖掘其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文化特色,并在保留其构成形式、场景及延续价值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新旧有别、功能置换、重构延意等传统建筑更新的方法,以期在新的设计中融入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为保护和延续传统村落建筑装饰特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谢俊 《中外建筑》2012,(10):80-84
地域建筑设计研究就是通过选取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深入归纳该地域建筑类型常用的建筑手法,深入分析地域传统内在的文化特质,精辟提炼其所用的建筑符号,用以继承传统文化和开拓创新。本文以典型的徽派建筑为例,分析其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典型的建筑特征,以"三雕"为装饰特征,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通过对典型元素的抽象和提炼,利用点线面、黑白灰、有机随机的构成方式和色彩组成的分析,提炼出典型的徽派建筑符号,弘扬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为地域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7.
吴小中 《新建筑》2006,(4):123-124
徽州古民居装饰雕刻作为明清两朝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居装饰艺术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传统文化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收集整理了详实而生动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料和徽雕作品的文脉展示,探寻徽派雕刻与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源流,了解精美之中的民俗典故和人们企盼吉祥生活、家业兴旺的美好愿望,从而揭示徽州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及潜藏于其中的伦理道德和儒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荆州宫观建筑实地考测绘与田野调查,着重对荆州开元观建筑群的嬗变演进、空间布局,以及其建筑装饰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以展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荆州三观"道教建筑的装饰艺术魅力与文化意蕴,以对鄂中地区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徽派建筑特色风格探讨:古朴淳真和谐典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故从徽派建筑的渊源、徽派建筑的外观造型、徽派建筑的典型装饰风格等几方面探讨了徽派建筑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雀替——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微小片段,却反映着时代的风貌与历史的变迁。正是雀替这一类极具装饰艺术与文化内涵的建筑构件,才使得许多传统建筑在不失本土文化的同时,又不显得媚俗与呆板。文章着眼于雀替的装饰艺术,首先从其装饰特征入手,进而从雕刻艺术、色彩艺术与纹样艺术三个方面对徽州雀替的装饰艺术进行探析,最后对这一传统构件的现代诠释做出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