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空气源热泵机组稳态仿真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伟  马最良  姚杨 《流体机械》2006,34(5):52-56,73
为解决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工况变化时,优化设计与性能预测等问题,建立了机组4个主要部件的稳态仿真数学模型,其中压缩机采用基于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换热器采用分区集中参数方法建模,同时给出换热器中的换热关联式模型以及系统仿真流程。稳态仿真结果与28组实验数据相比,机组运行特性与供暖特性均得以准确模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与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王森  石文星  田长青 《流体机械》2003,31(Z1):38-42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双级压缩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标准制冷量为16kW的双级压缩变频热泵的试验系统,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凝温度50℃和蒸发温度-25℃工况下,系统制热性能系数高于2,压缩机排气温度低于120℃,制热量可以满足用户要求;且试验验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以在-18℃以上的室外低温环境中满足寒冷地区冬季供暖需要.  相似文献   

3.
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制冷过程中受低温环境的影响不能稳定运行,对该机组在低温环境状态下制冷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源热泵系统中利用环境温度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保证节流阀的宽范围运行;利用制冷系统中冷凝后液体的温度来控制冷凝风机的转速,确保一定的冷凝压力,两者技术的使用可使空气源热泵机组在低温状态得以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流体机械》2017,(3):81-86
空气源热泵制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华北地区的减煤代煤供暖等清洁供暖工程,随着低温空气源热泵制热技术的发展,把这一清洁替代能源供暖技术推广应用于东北部分地区,已具备技术可行性。本文对喷气增焓涡旋低温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性能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试验对比检测,结果显示在模拟室外气温为-25℃、相对湿度为86%时,10 hp喷气增焓涡旋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为1.38,可满足东北部分地区的冬季供暖需求。通过对辽宁省绥中县工程实例的运行检测,验证了该热泵供暖技术应用于东北部分地区的技术可行性。但若要使其具备较好的经济可行性,还需搭配其他经济性节能技术参与节省运行费用,以及政府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共同收回初投资。  相似文献   

5.
空气源热泵机组是一种模块化机组,安装方便,具有可移动、可周转、可重复组装使用的特点,适合在临建中使用.空气源热泵机组1kW电能投入,可产出2~4kW热量,有着极为显著的节能环保价值,其中超低温型机组可以在-25℃的室外气温下实现供暖.因此在寒冷地区的临建供暖选择上,空气源热泵是较为理想的热源.本文通过北京某施工现场临建...  相似文献   

6.
王伟  马最良  姚杨 《流体机械》2008,36(1):66-69
新型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由一级侧机组(空气-水热泵机组)和二级侧机组(水-水热泵机组)通过中间水环路耦合在一起.中间环路供水温度的变化对一、二级侧机组运行特性有较大影响.利用计算机仿真程序,对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稳态特性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着重分析了中间环路水温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并以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最优为目标函数,得到最佳中间环路供水温度的理想设定范围.研究结果显示,最佳中间环路供水温度理想设定范围应在13~18℃之间,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在此温度区间运行,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0%以上.  相似文献   

7.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节能环保,使用效果良好的热泵类型,也由于它的诸多优势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空气源热泵的类型非常多,低温空气源热泵就是其中的一种。尤其在寒冷地区,严冬的供暖离不开低温空气源热泵的技术支持。本文主要对低温空气源热泵供热的原理及其特点进行介绍,并探讨几个热泵系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罗刚  唐文涛  王瑞祥 《流体机械》2005,33(9):39-42,3
基于提高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能力,针对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空调机组制热能力降低的原因,分析了可能采取的措施,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气源热泵流程,并对采用该空气源热泵的低温制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对双冷源新风机组与辐射板联合运行供暖系统应用于办公室的运行特性的研究很少的现状,搭建了金属辐射板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系统测试平台,测试了金属辐射板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空调系统供暖运行状态,以及双冷源新风机组供热性能、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以及室内温度分布特性和室内空气品质.结果表明,金属辐射板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空调系统冬季供...  相似文献   

10.
《流体机械》2015,(12):62-65
通过搭建多功能空气源热泵机组试验平台,测试了多功能空气源热泵在冬季工况下的运行性能。通过试验测试分析,得出了多功能空气源热泵在制热、制热水以及制热+制热水模式下运行时,机组制热功率、机组总制热量和COP值的变化规律,为多功能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应用和改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喷气增焓系统、改进的翅片管以及喷液旁通对空气源热泵热工性能的影响,并进行额定制冷、制热、融霜以及低温制热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喷液增焓能够改善低温制热时的热工性能,制热量能够提高5%~15%;翅片管的改进能够延长结霜时间,缩短融霜时间;制冷时的喷液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吸排气温度,对制冷量和功率的影响极小。3种技术的使用,改善了机组在恶劣工况下的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12.
《流体机械》2016,(6):81-84
开发了小型HFC-32风冷冷水(热泵)机组和水(地)源热泵机组,针对风冷机组开展了名义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制冷最大负荷以及制热最大负荷等工况的系列试验,针对水(地)源热泵机组开展了水环式、地下水式以及地埋管式应用场合的名义制冷和名义制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同规格的HFC-410A机组相比,HFC-32机组的制冷(热)量、功率均有所提升,能效略低一些,压缩机排气温度上升16.5~19.5℃。  相似文献   

13.
朱超  杨茉 《流体机械》2012,40(6):65-69,86
家用空调、冰箱、热水器等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节能潜力,是家庭节能降耗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情况,并提出一种新型的家用冷热联供机,该装置综合了家用空调、冰箱、热水器的多种功能,并带有余热回收环节,能够实现多种工作模式,为家庭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流体机械》2013,(12):70-73
通过对热泵系统整体质量平衡、热平衡和内部部件之间的传热分析,建立了增热型吸收式热泵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了某电厂热泵机组在运行中循环水温度、热网供水温度和汽轮机抽汽压力对机组制热系数的影响,通过模拟得出在不同工况下维持热泵机组制热系数在1.66以上所对应的汽轮机抽汽压力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单效三段(SE/TS)吸收式循环,详细阐述了该循环制冷机组的结构原理、热力循环,并根据热平衡推导出各设备热负荷计算式。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与单效循环机组进行了制冷性能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热源温度相同时(80℃以下),采用单效三段式制冷循环时,相比单效循环,其制冷量、热力系数均有所提高,冷却水消耗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蓄能和热水器复合空调器冬季运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解决冬季热泵供热能力不足和热泵除霜时室内吹冷风、舒适性下降等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全年蓄能和热水器复合空调器装置。复合空调器夏季可实现蓄冷、放冷制冷和提供生活热水等功能,冬季可实现制热-蓄热功能,提高热泵制热能力,同时蓄热。蓄热可实现制热-除霜功能,在除霜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制热量,从而提高室内的舒适性,并对由标准空调器改造样机冬季运行进行了试验研究,成功地实现了制热-蓄热、制热-除霜和提供生活热水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姚杨  马最良 《流体机械》2001,29(10):50-52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建立了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室外换热器结霜工况下的数学模型,将结霜模型与换热器传热特性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考虑了室外换热器中制冷剂两相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工业中的大量低品质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和烟气酸露点腐蚀导致设备容易失效的工程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中空热管传热元件,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其内部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启动特性、等温性能和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中空热管在外管壁温度30℃时,加热时间2 min之内就能正常快速启动工作;在自然空气对流冷却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等温特性;复合中空热管的传热系数随着冷却水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加热蒸汽温度低于125℃的低温蒸汽加热条件下,当冷却水的雷诺数为6650时,复合中空热管的传热系数为1350W/(m2.℃)。试验研究结果为复合中空热管换热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柯  刘颖  张雷  姜昆  刘艳 《流体机械》2013,(5):60-65
从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方面对静态加热式热泵热水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国标GB/T 23137-2008中对工况条件的规定,将试验平台搭建在空气焓差室中,利用现有的环境模拟设备实现对机组进行性能测试。试验采用水箱混合法测定水箱温度,首先分析了在不同充注量情况下机组的性能;接着将机组运行工况分为高温、名义、低温、结霜4种工况进行测试,根据实验结果,对机组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采用工质R417a与R22进行直接替代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