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发泡剂AC在EPDM/LDPE并用体系中的分解特性,硫化过程与发泡过程相互匹配规律,配方因素和工艺因素和工艺因素对泡体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EPDM/LDPE热空气连续硫化发泡材料的生产具有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EPDM/IR三元共混和EVA/EPDM/IR/IR四元共混发泡材料的性能。在EVA中混入EPDM可使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粘合强度提高,而收缩率和压缩永久变形降低;在EVA中混入IR除具备混入EPDM同样的优点外,还可提高发泡材料的柔性;IR的混入可改善发泡材料二次热压成型制品的表面清晰度。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EVA/EPDM/IR三元共混和EVA/EPDM/IR/IR四元共混发泡材料的研制,经物性对比表明:共混发泡材料的物性较非共混发泡普遍提高。EPDM的混入可以增加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同时降低收缩率和永久压缩变形;IR的混入除具备EPDM的优点外尚对提高发泡材料的柔软度有帮助;IR的混入仅改善发泡材料二次热压成型制品表面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4.
EVA/EPDM/IR/IIR共混发泡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宏基 《橡胶工业》1998,45(10):590-594
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PDM/IR三元共混和EVA/EPDM/IR/II四元共混发泡材料的性能。在EVA中混入EPDM可使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粘合强度提高,而收缩率和压缩永久变形降低;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EVA/EPDM/IR三元共混和EVA/EPDM/IR/IIR四元共混发泡材料的研制,经物性对比表明:共混发泡材料的物性较非共混发泡普遍提高。EPDM的混入可以增加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同时降低收缩率和永久压缩变形;IIR的混入除具备EPDM的优点外尚对提高发泡材料的柔软度有帮助;IR的混入仅改善发泡材料二次热压成型制品表面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LDPE/BR并用比、交联剂、发泡剂及助剂、填料和共混温度、发泡成型温度对LDPE/BR并用比、交联剂、发泡剂及助剂、填料和共混温度、发泡成型温度对LDPE/BR微孔塑料性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DPE/BR(80/20质量比)100份,DCP09份,AC35份,复合发泡助剂3份,活性CaCO325份,共混温度110℃,发泡成型温度170℃下,可制得性能优良的微孔塑料。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LDPE/BR胶料混合均匀,微孔塑料孔眼小、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7.
EVA/EPDM/IR共混发泡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EVA/EPDM/IR共混发泡材料的制作方法,二次成型的工艺条件。比较了共混发泡和非共混发泡物理性能的差别和共混发泡材料的用途。  相似文献   

8.
LDPE/EVA发泡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LDPE/EVA)共混发泡材料的生产工艺条件及其组成对泡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0℃、模压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质量比为100/30的LLDPE/EVA发泡材料冲击回弹性达到39.08%,同时有较低的永久变形(25%),凝胶铉为75.53%,泡孔大小均匀,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聚乙烯同轴电视电缆物理发泡绝缘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乙烯同轴电视(CATV)电缆物理发泡绝缘料的配方和流变性能,并进行了应用试验,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主料,LDPE为改性剂,添加适当的抗氧剂,金属钝化剂及加工助剂,研制成功CATV电缆物理发泡绝缘料。应用结果表明所生产的CATV电缆的主要性能衰减常数优于进口同类产品。绝缘料属非牛顿流体,其剪切敏感性比温度敏感性大。  相似文献   

10.
低密度聚乙烯二步法模压发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  张隐西 《塑料工业》1997,25(1):69-72
本文介绍采用二步法模压发泡工艺制造密度较小的LDPE泡沫塑料。其工艺过程为先用模压法压制成预发泡型坯,然后趁热将此型坯放入烘箱中进行二次发泡,即得泡材。通过对交联—发泡体系的研究发现,合理地控制预发泡型坯的交联度和发泡剂的分解速率是二步法模压发泡工艺的关键,必须使LDPE的交联速率与AC的分解速率相匹配。该泡沫塑料的基本配方(质量)为:LDPE100、AC20、ZnO0.5、ZnSt1.0、DCP1.0、TAIC1.0。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模压温度150℃,时间10min,烘箱温度190℃,时间1.5min。所制泡材的性能:密度0.04g/cm3,邵氏C硬度39,拉伸强度0.38MPa,断裂伸长率157%。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EVA/PE发泡体系各原料的分析选择,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找出EVA/PE发泡材料的较佳配方及工艺条件,此发泡材料可做为鞋用材料。  相似文献   

12.
弹性体合金挤出发泡进展刘宗蕙摘译泡沫和海绵橡胶型材为三元乙丙(EPDM)、氯丁橡胶和其他热固性橡胶在密封和衬垫方面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最近发展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技术[1]表明弹性体合金(EAs)可以用化学发泡剂或氯化碳氟化合物(CFCs)机械发泡剂...  相似文献   

13.
反应挤了HDPE/PET共混合金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SC、WAXD、SEM及TGA等方法研究了HDPE/PET共混合金在增溶剂E/VAC或E/AA作用下的结晶性、形态结构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E/VAC或E/AA的加入,使HDPE/PET体系中HDPE组分的熔融热焓降低,结晶度下降,但熔融峰位置和晶胞基本保持不变;从SEM照片可以观察到E/VAC、E/AA对共混体系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E/AA和效果优于E/VAC;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随E/VA  相似文献   

14.
鞋用聚乙烯发泡材料胶粘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庆 《粘接》1998,19(4):15-16
研究了MMA-VAC改性CR胶粘剂粘合PE发泡材料,探索了共聚反应的反应条件,并优选出共聚反应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5.
PE,EVA及LDPE/EVA共混物辐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三荣 《中国塑料》1995,9(4):28-35
本文在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聚乙烯(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60Coγ射线辐照前后的性能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LDPE/EVA共混物在^60Coγ射线辐照前后的拉伸性能和交联度的变化,以及EVA添加量、VA含量及熔体流动速率(MFR)对这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LLDPE/EVA/CB复合导电体系电阻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柳  罗延龄 《塑料工业》1997,25(3):94-98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油炉法炭黑(CB)为导电性赋与剂,探讨了热塑性半结晶性高聚物/炭黑复合体系的PTC(正温度系数)效应及其电阻稳定性。结果表明,过氧化物交联剂(DCP)可提高体系的PTC性能稳定性和PTC的转变温度,当用量为1%质量分数时,影响最为明显。炭黑接枝能提高体系的PCT特性,比辐射更有效,使PTC强度至少可提高10倍。在所研究的极性高聚物A、非极性高聚物B和极性物C三种接枝物中,以A/PE/CB和C/PE/CB体系的PTC特性明显,B/PE/CB体系峰值电阻率对应的温度低于A/PE/CB约6~15℃。在工作电压下通断电循环试验表明,LLDPE/EVA/A-g-CB体系在6000h的通电过程中,工作温度基本稳定在65±5℃,通、断电循环试验的电阻率变化Rf/Ri大于2,功率变化Pf/Pi在1左右,而LLDPE/EVA/CB体系的发热温度下降很快,仅在720h内就由85℃下降到50℃,直到30℃才趋稳定,其电阻率增加30倍以上,发热功率由18W/m下降到6W/m。  相似文献   

17.
通过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备了高分子型界面相容剂HDPE-g-MAH并将其应用于HDPE/CaCO3填充体系;考查了HDPE-g-MAH对HDPE/CaCO3俭朴 间的界面粘连,是使材料实现强韧化的关键组分。  相似文献   

18.
EVA/EPDM/PVC三元塑料合金软质泡沫体的生产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物理共混及化学交联模压发泡工艺生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氯乙烯(PVC)三元塑料合金软质泡沫体。讨论了该体系的相容性、共交联与发泡的适配等问题,介绍了其复合衬垫的制造工艺及特点,生产实践证明,该材料的复合衬垫可完全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9.
采用物理共混以及化学交联模压发泡成型工艺制备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乙丙橡胶(EPDM)/聚氯乙烯(PVC)三元聚合物合金软泡沫体,并制成贴布复合衬垫。讨论了该体系的相容性,动态共交联与发泡的适配,以及贴布复合,造型等问题,结果表明,该衬垫可完合替代国外同类先进产品。  相似文献   

20.
每期文摘的题目均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英文按其字母顺序排列在汉字之前,数字开头的题目排在最前面。  EPDM PVC和MMA g EPDM PVC共混物的动态力学分析、抗冲性及形态研究/Singh,D.(印度)/J.Appl.PolymSci1999,71(12):1959~ 196 8(英文)。进行了乙烯—丙烯—二烯三聚物/聚氯乙烯(EPDM/PV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EPDM橡胶(MMA g EPDM)/PVC共混物的动态力学研究,抗冲阻抗及扫描电镜研究,MMA的接枝含量分别为 4、13、2 1和 32 %。当E″曲线出现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