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给出了几种二相调制的波形的特性分析,其中包括m序列、walsh序列以及gold序列,讨论了它们的自相关特性以及互相关特性,并对它们使用模糊函数进行了雷达波形分析,最后选出了gold序列,分析表明Gold序列适合在雷达系统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相关叉指换能器的防碰撞原理基础上,通过相关函数,以编码的自相关、互相关特性为指标,基于伪随机码Gold序列与Walsh序列搜索获得了两组各包含8个序列的相位编码。建立了相关叉指换能器的δ函数模型以仿真其传递函数,对采用两组相位编码的相关叉指换能器的声表面波响应信号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基于Walsh序列编码的相关叉指换能器具有更好的防碰撞性能,与自相关相比,编码的互相关对防碰撞性能起着更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非合作通信中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 WCDMA)信号的戈尔德(Gold)序列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优选对m序列三阶相关峰的WCDMA信号Gold序列识别方法.根据m序列三阶相关特性,推导得到Gold序列的三阶相关特性;利用m序列的移位叠加性,采用二次延迟相乘方法消除信息码和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对Gold序列识别的影响;最后,利用信号的三阶相关函数识别Gold序列.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有效识别WCDMA信号的Gold序列,且信号长度越长、信噪比越高,算法的正确识别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Gold序列是通信中常用的伪随机序列。提供了一种Gold序列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的新的证明,不同于Kasami早先的用循环码理论的证明,本证明直接从Gold序列的定义出发,应用了有限域上迹函数性质和指数和的理论,比原证明更直观、简洁,并且直接推广到了非互素采样的情形---非最大Gold序列。随后讨论了非最大Gold序列的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发现这时的相关函数取值为五值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扩频通信系统的频谱扩展是借助扩频函数而实现的,典型的扩频函数就是伪随机序列,实用的伪随机序列必须是具有随机性,有尖锐的自相关特性,有较小的互相关值,有较多的序列数,同时还要求序列平衡,易于实现等特点,本文首先介绍应用广泛的m序列和gold序列,在此基础上研究混沌扩频序列,提出混沌序列的优选准则,并将优选后的混沌序列与传统的伪随机序列Gold序列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周慧琴 《信息通信》2008,21(2):12-14
扩频通信系统的频谱扩展是借助扩频函数而实现的,典型的扩频函数就是伪随机序列,实用的伪随机序列必须是具有随机性,有尖锐的自相关特性,有较小的互相关值,有较多的序列数,同时还要求序列平衡,易于实现等特点,本文首先介绍应用广泛的m序列和gold序列,在此基础上研究混沌扩频序列,提出混沌序列的优选准则,并将优选后的混沌序列与传统的伪随机序列Gold序列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地址码技术是码分多址(CDMA)扩频通主要矛盾.文中分析的CDMA系统的扩址方案是以m序列、Gold序列为基础,利用MATLAB软件对扩址方案中地址码的自相关、互相关进行仿真分析,从而确认扩址方案的可行性,这为解决移动通信中地址码数量的短缺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文提出采用相关性较好的PN序列作为帧检测算法的前导码,通过比较m序列、Gold序列和M序列等几种常见PN序列的相关特性,发现m序列相关特性很好,但长度非常短,Gold序列较m序列长很多,实现较M序列简单,但其相关特性不很理想。文章通过仿真帧检测算法,验证了PN码作前导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为不同要求下的前导码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扩频系统侦察对抗时,在低信噪比下估计得到的扩频码存在严重误码,会影响信号解扩解调质量.通过Gold码与其对应m序列优选对的基本特性结合互相关函数特征,提出了一种严格的Gold码分类,并得出一种基于分类搜索的误码修正算法,通过比较待测Gold码与各类样本Gold码互相关函数的三值分布特性,可以快速搜索准确定位到正确的Gold码,实现误码完全修正.当Gold码的误码率不高于11%时,算法可实现对误码的完全修正,能有效降低扩频信号盲处理的信噪比门限.  相似文献   

10.
姚建国  黄清 《通信学报》2010,31(5):60-72
讨论了跳频码的构造与性能,着重介绍了Costas序列的结构,用Costas序列设计跳频码能获得理想的自模糊和较好的互模糊性能.建立了跳频扩频信号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子脉冲正交的条件.论述了Costas序列的自(互)相关特性,给出了置换序列互相关函数的实用性质及模糊函数的求取算法,并进行了性能仿真,研究了Costas序列互模糊函数的特性,阐述了多用户系统中减小用户间相互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秋丽  周又玲 《信息技术》2007,31(9):100-102
m序列和Gold序列是移动蜂窝通信中作为地址码的常用伪随机序列。介绍了m序列的基本生成原则,设计了一种平衡Gold序列的生成方法,并经Matlab仿真,证实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郜蓓 《无线电工程》2014,(11):30-33
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扩频系统,影响系统容量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内多址信号的干扰。分析了采用Gold码的码速率异步直扩系统多址干扰,对扩展积分周期和单一积分周期均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码速率异步的Gold序列互相关函数不再具有三值特性;随着积分长度的扩展,互相关函数的统计值逐渐递减,即多址干扰减小;多址干扰与码偏移量大小有关,在某些特定码偏移量,积分长度为最小公倍数周期时,互相关函数接近为单值,而这些码偏移量正负对称出现;积分长度为单一周期时,多址干扰随码偏移量的变化趋势与扩频码长度无关;在相同码偏移量的情况下,随着扩频码的长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光码分多址系统中双极性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张崇富  邱昆 《中国激光》2005,32(6):20-824
基带双极性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采用码的极性转换思想,实现在考虑信道非理想下的单极性信道中传输双极性码。研究了Gold序列,m序列在系统中的应用和传输信道对光码分多址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得到了双极性码在光码分多址系统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基于不同码字的光码分多址系统用户数与误码率的关系和基于非理想传输信道的系统性能影响曲线。结果表明,Gold序列和m序列适合双极性光码分多址系统,但Gold序列较m序列更适合应用到双极性光码分多址系统,当系统激活用户数为20,系统误码率分别达到了10^-9,10^-7,非理想传输信道对系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恶化近20dB),在系统研究中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4.
扩频序列设计和选择是码分多址(CDMA) 扩频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扩频码序列的设计就是构造不同结构的具有良好相关性的伪随机序列来满足CDMA 系统的要求.现主要研究了应用于CDMA通信中的m序列、Gold序列和Kasami序列的原理、性能和构造方法,且基于MATLAB软件M语言编程以上序列的实现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了其各自特点分析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从高阶累积量入手,引出了m序列的三阶相关函数,利用m序列峰值图案的唯一性得到生成多项式,从而估计m序列。还讨论了利用m序列片段的三阶相关函数从部分m序列中恢复完整m序列的方法,仿真结果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李仰志  程剑  吕晶  李广侠  李志强 《电子学报》2011,39(6):1384-1388
根据m序列的相移组合多项式,给出Walsh序列与m序列行对应关系的计算方法.利用Walsh序列与Gold序列的映射关系,提出利用移位相加电路减小矩阵运算量的方法,解决Gold序列的快速相关运算问题.采用连续帧相关的方法,消除导航信号符号跳变对相关运算的影响,同时,针对GPS卫星码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多星捕获方法,利用第...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扩展适合异步CDMA系统的扩谱序列,提高系统的性能,利用混沌序列的类随机、理想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易于产生并且数量多的特性,来生成适合异步码分多址系统的混沌扩谱序列。根据异步DS—CDMA系统的模型,分析适合异步CDMA系统的最优混沌扩谱序列的性能优点,提出选择和构造最优二进制混沌扩谱序列的关键指标,并与传统的伪随机序列(如Gold序列)进行数值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应用最优混沌扩谱序列可以增加15%的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18.
将一种新的扩频信号形式——序列偶引入到扩频通信系统中。依据扩频通信系统对扩频序列的技术要求,用遗传算法搜索出40至50长的次优二元序列偶,发现存在几个性能优于Gold序列的序列偶。提出了基于序列偶的扩频通信系统的构思,对这种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并同基于Gold码的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序列偶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在某些方面优于Gold码扩频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9.
序列偶扩频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丈中在对最佳二元序列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63长以内非2"-1长度上的序列偶进行了搜索,找到了部分相关性能较好的结果,并同Gold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序列偶扩频码在某些长度上有较好的性能,弥补了目前伪随机序列在该长度上的欠缺,给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