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90年代以来对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较多,高性能混凝土不仅仅是对混凝土强度有要求,更主要的是对混凝土施工性及耐久性有要求。即混凝土要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新拌混凝土的塌落度一般在20cm以上,具有大流动性、可泵性,塌落度的经时损失小,便于浇注。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水化热低,硬化后体积变形小,结构密实,强度高,抗渗、抗冻、抗碳化等耐久性好。满足具有良好和易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及掺合料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外加剂的应用主要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又使塌落度损失减少;掺合料的应…  相似文献   

2.
侯太平 《山西建筑》2002,28(3):84-85
粉煤灰的应用已很广泛,但在亚热带地区用来处理由于气候原因所带来的诸多技术难题应用较少,根据工程实践经验,从滑模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及增加混凝土抗渗、抗弱化学侵蚀等方面叙述了粉煤灰在炎热气候条件下对混凝土技术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吴国栋 《建筑工人》2007,(11):25-25
目前,在现浇楼板施工中,为防止和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较大幅度的收缩而裂缝,防范措施一般很多,但经过长时间在施工现场对大面积混凝土楼板浇筑及养护的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其性能的措施,满足了旖工现场建筑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后,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进行有效地保湿养护。是防止和减少楼板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用聚乙烯吹塑农用薄膜在混凝土面层进行铺贴,对其封闭保水是有效的保湿措施之一。这个措施之所以有效.  相似文献   

4.
刘应应  刘世明 《山西建筑》2003,29(16):57-58
介绍了FFH混凝土掺合料最新专利产品,并对其在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混凝土上的应用技术及质量效果作了阐述,经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技术质量效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高强混凝土与高强碱矿渣混凝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蒲心诚 《混凝土》1994,(3):9-18
本文分析了古代混凝土,现代混凝土。现代高强混凝土及碱矿渣高强混凝土的异同和各自的特点,展示了碱矿渣混凝土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及俄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碱矿渣混凝土拥有优异性能的物理化学基础,讨论了碱矿渣混凝土的美好应用前景及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回答了人们对碱矿渣混凝土尚存在的疑虑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家对高强混凝土定义为C50及强度更高的混凝土为高强混凝土。近几年来,C60混凝土虽然已陆续用于工程结构,但在混凝土结构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而C60以上级别的混凝土则基本上仍处于试验室阶段。2006年我们把“C70高强泵送混凝土的配制”作为攻关课题,以硅酸盐水泥为基础,同时掺人复合高效减水剂及I级磨细灰,  相似文献   

7.
泵送混凝土已逐渐成为混凝土施工中一个常用的品种。它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节省人工,施工方便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混凝土、桥梁道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等工程。它既可以作水平及垂直输送也可用布料直接浇注。它要求混凝土不但要满足设计强度、耐久性等,还要满足管道输送对混凝土拌合物的要求,即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可泵性。本文就以广州市荔港南湾城启集团写字楼工程为例,就混凝土现场搅拌及超远距离泵送施工进行初步技术探讨和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8.
C80高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结构用的混凝土要求向轻质、高强发展。高强混凝土更能适应现代结构向大跨度、高层次和特殊施工条件的需要。按我国现行的有关规程规定,配制C6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为高强度混凝土。C80高强混凝土在国外已有相当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如日本在七十年代已能配制C80~C90的高强混凝土。近年来美国、加拿大也在工程中应用C60~C100混凝土,最高达C120组的高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范围较广,桥梁工程用高强混凝土可减少自重,降低截面高度,房屋建筑中用高强混凝土浇注底部柱子和剪力墙,可使柱子尺寸…  相似文献   

9.
寒冷地区负温泵送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恒静  杨英姿 《建筑技术》1997,28(11):761-763
在实验室配制的掺4%高效泵送防冻剂和磨细粉煤灰的C30、C4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各龄期强度及坍落度损失等均能满足冬施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且自然变负温养护对负温混凝土强度发展十分有利。用掺3%的高效防冻剂和磨发煤灰配制强度等级为C50的负荷高强混凝土,其各龄期强度及抗冻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同龄期变负温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较明显高于恒负温养护的混凝土强度。C40负温泵送混凝土及C50负温高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10.
南川 《建筑》2009,(6):61-63
一、引言 混凝土配合比是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成本和混凝土施工的难易,以及混凝土工程的外观及内在质量,因此,如何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混凝土理论及现场实际经验,来谈一下施工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马植舜 《混凝土》2000,(3):54-55
涮集料混凝土涉及土木建筑技术领域。现行的混凝土生产工艺其产品存在质量不均的重大缺陷,这是造成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主因。而使工程结构中留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的薄弱点,致命工程结构留有安全隐患。涮集料混凝土是通过改变投料程序及拌和工艺,提高水泥浆的内聚力及水泥浆与集料界面的粘附力形成质量均匀的优质混凝土。用它取代现行混凝土工艺,可以消除质量不均匀的重大缺陷,使施工技术质量提高,工程结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自被人们应用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程材料质量以及施工技术水平都在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高强度与多性能混凝土的需求。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混凝土的强度与性能已有很大的发展。至今,混凝土可以分为三种,即普通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普通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总结了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各自的性能及应用领域,并对两者之间的强度、性能及应用领域范围的不同做出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路用粉煤灰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及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同时掺入粉煤灰及一种专用减水剂后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及耐磨性的试验结果,以及在试验路段中该混凝土的实测强度,说明粉煤灰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及耐磨性均高于相对应的基准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台湾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锋  冯乃谦 《混凝土》1997,(6):14-17
本文系根据台弯科技大学张大鹏教授于1997年7月在北京的讲学整理而成的。可供我国混凝土技术界及有关高性能混凝土工作者参考。一、概述高强混凝土(HSC),根据美国混凝土协会ACI363委员会的定义:高强混凝土为单轴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4lMPa的混凝土。而高性能混凝土除具有高抗压强度外,还要考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工作性、高弹性系数、高体积稳定性、良好耐久性、高水密性与致密性,以及低的徐变与收缩等性能。高强混凝土仅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一项提出需求;经常造成HSC强度高,但坍落度低,工作度不佳等现象,甚至耐久性方面还出现问…  相似文献   

15.
夏春  王玲芬 《山东建材》2004,25(1):49-52
由于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世界不同国家及学者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也不尽一致;而高性能混凝土及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已成为当今世界混凝土发展的两大主题,同时衍生出的绿色混凝土和水工高性能混凝土。对今后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也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水工高性能混凝土中高活性掺合料的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的的强度等级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但是一味追求高标号的混凝土意义并不大,现代建筑物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混凝土的综合质量才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的种类及相关重要的技术指标,提出如何有效地提高在实际中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现在稍大的一些混凝土底板,大部分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笔者发现不管混凝土按28d还是按56d强度评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都比试压块强度高。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中内外温差,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几率,笔者认为底板混凝土基本属于恒湿养护,本文模拟在20℃和40℃两种条件下,探寻混凝土中胶砂在粉煤灰、矿粉复掺及各自单掺时,其情况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张业 《浙江建筑》1997,(5):33-37
本文通过温州邮电枢纽中心工程高程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总结,介绍了高程及水平泵道混凝的一些施工准备工作;泵送混凝土的垂直,水平距离的计算与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混凝土的级配在实施中的应用;高程泵送混凝土的支模,所筋及浇筑混凝土的经验以及施工中待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认为,密实性是混凝土耐久性的最高原则,为此,采用大量掺加矿物掺合料以达到混凝土结构致密。本文提出保持水泥浆体高钙物质组成才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为此要求用高钙水泥配制混凝土,应少掺或不掺掺合料。本文设计了富钙混凝土和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技术路线及可比性强的科学的混凝土试体配合比。  相似文献   

20.
2009年2月24-28日,中国首个混凝土行业展会——中国国际混凝土周暨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在北京首度亮相。中国国际混凝土周是以混凝土原材料、生产技术、装备及制品工程应用为核心,内容涵盖混凝土产业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