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乳化炸药质量的关键因素很多,敏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炸药的感度,通过在炸药基质中混入均匀、分散的微小气泡,以使其在受到外界起爆能的作用下形成灼热点,激发炸药爆炸。敏化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炸药的爆轰性能、贮存稳定等方面。本文根据乳化炸药的发展需要,进行了乳化炸药爆速的试验研究。通过对试样的爆速测试,研究了不同敏化方式、敏化剂不同含量及炸药的不同密度对乳化炸药爆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添加中空玻璃微球(CGM)和中空聚合物微球(CPM)两种不同敏化材料,制备两种不同乳化炸药,并对其爆速和密度、孔隙率的关系以及爆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乳化炸药的爆速和密度呈现非线性关系,在同一密度下,CPM对乳化炸药的敏化效果比CGM好,且爆轰波在乳化炸药中传播时,被测炸药中CPM的爆压也略大于CGM的爆压。此外,综合对比爆速和爆压,表明乳化炸药孔隙率对爆轰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即一定条件下当孔隙率较大时可得到较大爆速和爆压,当孔隙率较小时,体系不具备雷管感度,不能起爆。此结果可为今后乳化炸药敏化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胶状乳化炸药是爆破作业中常用的炸药,具有密度高、爆速快、抗水性强的特点,广泛的应用到各种民用和建设用爆破作业中。在实际的胶状乳化炸药制作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胶状乳化炸药的存储稳定性和爆破能力与设计不相符,为了提高胶状乳化炸药的应用质量,需要合理的对其的化学敏化进行控制,并对化学敏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保胶状乳化炸药储运安全和性能达标。以下本文就胶状乳化炸药化学敏化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敏化机理、和化学敏化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促使胶状乳化炸药的储运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得到控制,规避安全隐患,积极推动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敏化方式对乳化炸药耐低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敏化和物理敏化方式制备了乳化炸药,通过电测法测量了两种乳化炸药在常温和-30℃冷冻后的爆速,用显微镜对两种乳化炸药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采用水溶法测定了其析晶率,分析了低温引起两种乳化炸药爆速下降及拒爆的原因。结果表明,低温下,化学敏化气泡因表面自由能减小而自发聚集,使气泡尺寸太大而失效,且气泡内外压力差增大,大量有效气泡破碎、逃逸,使炸药最终拒爆;物理敏化克服了敏化气泡低温下不稳定的缺点,但其碎屑为析晶提供了晶核,与化学敏化方式相比,使用物理敏化方式制备的乳化炸药析晶率高7%,冷冻30d爆速虽下降但未拒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乳化炸药的敏化方式、半成品密度、装药时间、装药温度、装药压力等环节,分析了双螺杆型装药机生产出来的乳化炸药药卷性能受影响的相关因素,为使用双螺杆型装药机在装药过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乳化炸药密度是乳化炸药重要物理性能指标之一。研究了亚硝酸钠用量、酸用量、敏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乳化炸药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硝酸钠用量为0.064%~0.084%,酸用量为0.014%,50℃敏化4min,敏化后3的密度均小于1.25g/cm,满足雷管感度乳化炸药对密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乳化基质生产是经过加热的水相和油相,在高速运转和强剪切力的作用下,借助乳化剂而形成乳化基质。人们普遍把乳化基质分为有雷管感度和没有雷管感度,认为未经敏化的乳化基质不是炸药,无雷管感度比有雷管感度的基质安全。其实,这两种认识是片面的,是有悖于炸药安全性能基本理论的。下面国内3起乳化基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的案例,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新型敏化剂树脂微球对乳化炸药爆轰性能影响,分别使用树脂微球、膨胀珍珠岩和化学气泡敏化的方式对制备的乳胶基质进行敏化,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乳化炸药。利用电测法和水下爆炸能量法对其爆轰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树脂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的爆速和水下爆炸能量值都最大,膨胀珍珠岩敏化的乳化炸药次之,化学敏化的最小。由此可以看出,树脂微球作为一种新型乳化炸药敏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乳化震源弹的爆炸威力和抗压性能,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设计了一种储氢型乳化震源弹,以TiH_2-玻璃微球复合敏化的乳化炸药作为起爆药柱,MgH_2化学敏化的乳化炸药作为主装药。利用猛度实验、爆速实验、水下爆炸实验和冲击波动压实验,分别研究了TiH_2-玻璃微球复合敏化乳化炸药的爆炸威力和MgH_2化学敏化乳化炸药的爆炸威力及抗压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乳化震源弹相比,储氢型乳化震源弹中TiH_2-玻璃微球复合敏化的乳化炸药爆炸威力大,铅柱压缩量为23.80mm,达到军用炸药猛度,同时爆速达到4 659m/s,适合作为起爆药柱代替TNT起爆药柱;MgH_2化学敏化乳化炸药的爆炸威力大且抗压性能好,峰值压力、比冲量、冲击波总能较传统玻璃微球敏化炸药分别提高了8.7%、12.4%、33.0%,适合作为主装药代替乳化炸药主装药;采用储氢型乳化震源弹替代传统震源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乳化炸药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料配置、敏化、乳化等等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乳化炸药的生产质量,因此,对于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乳化技术发展历程的探讨,分析了一级乳化技术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乳化炸药和乳化炸药的敏化技术,分析了敏化剂和助剂、乳化剂、温度和气候对乳胶基质化学敏化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从敏化剂和乳化剂的选择、敏化剂和助剂加入量的控制、敏化过程中温度的控制以及根据不同季节调整敏化剂、助剂的加入量和敏化温度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乳胶基质化学敏化效果,进而达到提高乳化炸药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爆炸复合炸药存在的问题,采用玻璃微球作为敏化剂和稀释剂,通过改变玻璃微球尺寸与含量,利用电测法测量爆速,研究其对乳化炸药爆轰性能的影响;制备爆速为2 530.5m/s的蜂窝结构乳化炸药,分析了玻璃微球尺寸和含量对乳化炸药密度及爆速的影响;然后进行铜/钢爆炸复合,再通过金相显微镜(OM)观察复合板界面的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小尺寸(粒径为5~100μm)玻璃微球的敏化效果和调节爆速效果均比大尺寸(粒径为70~200μm)玻璃微球的要好;乳化炸药的玻璃微球质量分数小于1%或者大于40%时,均会发生拒爆现象;小尺寸(粒径为5~100μm)玻璃微球的质量分数在5%~30%时,随着玻璃微球含量的增加,乳化炸药爆速从4 915m/s降至1 923m/s,密度从1.14g/cm3降至0.70g/cm~3;爆速2 530.5m/s的铝蜂窝结构炸药临界厚度为9mm,蜂窝板可以降低乳化炸药的临界直径;铜/钢复合板界面呈小波状,具有良好的结合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永明 《山西化工》2014,(6):23-25,60
通过测量乳胶基质硝酸铵析出量、乳化炸药爆速及乳胶基质黏度,研究了8种高分子酯类乳化剂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高分子酯类乳化剂在乳化炸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乳化剂的乳化能力好于T152乳化剂;双头乳化剂制备的乳胶基质黏度比单头乳化剂大,更适宜化学敏化的乳化炸药。  相似文献   

14.
张敏 《当代化工》2012,(6):645-646
通过介绍乳化炸药生产线敏化工艺技术的研发,立式二级搅拌式敏化器和卧式敏化机生产工艺和特点、卧式敏化机的技术优势及创新、卧式敏化机工作原理、技术前景及推广等,论述卧式敏化机在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其敏化工序是乳化炸药生产线的关键工序,乳化基质混拌及敏化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乳化炸药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安全,因此敏化设备的选型是否适合乳化线的生产,是保证投产后产品质量的关键,对敏化器的积极研发,以实现乳化炸药生产线本质安全化.  相似文献   

15.
在相关工程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对亚硝酸钠和发泡剂D在JWL-Ⅲ型高温乳化炸药生产线的应用实践,分析敏化剂量和敏化温度对高温乳胶基质敏化效果的影响,找出合适的敏化剂量与药卷规格、敏化温度之间的关系,经综合比较其经济效益较好,值得推广且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的爆破性能,特别是注入炮孔后能否准确起爆是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研究和关注的重要环节。影响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爆破性能和准确起爆的因素有多种,本文根据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生产工艺及装药过程控制中最敏感的密度调节具体问题,总结出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催化、敏化机械装置及运行状态对炸药发泡的影响,使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生产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可以使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的催化、敏化机械装置运行状态更加流畅,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准爆性能。  相似文献   

17.
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保质期短、乳化效果差、发泡速度过快或过慢、爆速低等质量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爆破效果和综合成本,而且会带来安全隐患。文章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结合现场原材料管理和生产过程管理经验,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道工序,指出控制要点,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提高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质量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合本公司在江山炸药生产基地引进深圳某公司JWL—III型乳化炸药生产线,对乳化炸药静态乳化高温敏化工艺及其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温敏化工艺应用于炸药乳化过程中,对于炸药储存期的延长以及炸药性能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爆破行业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针对高温敏化工艺在乳化炸药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指出高温敏化工艺对乳化炸药性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测时仪法和铅柱压缩法测试了不同转速制备的现场混装乳化炸药样品的微观结构、内相粒径分布、爆速和猛度,采用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内相粒径对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爆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相同敏化剂含量的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其密度、爆速和猛度均随着炸药样品内相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在炸药内相粒径由14.01μm减至4.99μm且敏化剂质量分数由0.9%减至0.3%的过程中,爆速由3450m/s增至3981m/s,最大爆速为最小爆速的1.15倍,猛度由6.22mm增至13.63mm,最大猛度为最小猛度的2.19倍。基于本实验条件,应合理控制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的内相粒径及敏化剂含量,以确保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具有良好的爆炸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