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铁路高速发展,大型高铁站房对机电安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安装施工前,传统的机电安装主要在设计院提供的蓝图基础上,对各专业管线进行叠加、对重要部位绘制局部剖面,普遍存在不能详细反映整体管线走向、多专业管线碰撞检测难的问题。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对设计蓝图进行深入综合分析,对设计图纸进行具体化、精细化。在南宁东站工程中,应用三维管线综合排布技术及MagiCAD三维软件,对机电安装图纸进行了三维设备管线综合排布的深化设计,形成了一整套机电安装工程深化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消防喷洒及消火栓、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就是: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前利用电子版设计图纸和计算机设计技术,主动针对机电工程的各专业管线位置进行合理的布置,针对各专业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力求最大限度的实现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合理衔接,有效的协调各机电专业的各项施工活动,以满足和落实建设方、监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以及实现机电安装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般分为水、暖、电三个专业各自为战,各专业间配合往往不够深入和细致,对管线标高、定位及交叉点处理上存在着专业界面模糊、表达混乱等问题。多发的管线碰撞问题已经影响到施工质量,甚至造成返工,这就要求我要做精细化的机电管线综合设计。本文讨论和分析了影响机电管线综合设计的影响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可作为后续实际工程中优化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详述Revit在机电管线综合设计中的应用,介绍Revit MEP及Navisworks软件在机电专业管线综合碰撞的设计流程,分析碰撞结果,依据碰撞位置的平、剖面及净高要求,解决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5.
毛路  荣慕宁  姜义力 《建筑技术》2012,(11):1009-1011
中国人寿研发中心F-05地块(数据中心)工程是国内首个模块式服务器机房,建筑形式复杂,夹层错层多,机电专业管线全部集中在相邻模块之间的走廊中。专业多、图纸多、可利用空间小成为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深化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利用Autodesk Revit系列软件建立建筑信息模型(BIM)解决机电管线综合排布问题,通过观察与实行碰撞检查找出工程中全部交叉点,并按方便施工、布置合理的原则对机电管线进行深化设计。通过深化设计,对各机电各专业管线、设备进行整体规划,使管线的安装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种超大型的工业和民用建筑越来越多,各类建筑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管线综合布置作为深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布局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机电综合管线布置为切入点,结合广东省汕头市南山湾产业园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机电综合管线布置的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提高机电综合管线布置合格率的有效举措,旨在说明控制机电综合管线布置质量的重要性,以期为机电综合管线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同时,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电综合管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性能。建筑工程机电综合管线施工主要包括暖通设计、电气、给排水等相关设备的专业管线安装。主要针对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托成都地铁5号线机电安装工程的建设,基于BIM技术,建立机电安装工程综合管线Revit三维模型,并将模型导入Naviswork碰撞检查软件中,优化综合管线的布设方案。在综合管线最终优化方案的基础上,研发创新性综合管线分段整体吊装技术。研究结果如下:BIM技术建立的可视化机电安装工程综合管线模型,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二维图纸交底施工的信息交流障碍,为解决机电安装工程各专业间协调布置的问题提供了技术基础;根据综合管线排布原则,通过Naviswork对机电模型进行碰撞检查、优化设计,确定了综合管线的排布方案,为综合管线分段整体吊装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机电安装工程,涉及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低压配电及照明以及弱电系统。四大专业管线综合排布是施工深化设计阶段的重难点部分,不同专业之间的管线排布设计需要满足设计规范以及施工、维护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地铁机电安装各专业模型之间碰撞工作,介绍专业模型碰撞点分类、模型碰撞检测流程、检测条件的设置、碰撞报告的编制,以苏元站为例,根据碰撞碰撞报告对综合管线进行优化,提前设定预留孔洞;同时统计多个车站的碰撞点,得出通风与空调专业大系统和小系统的风管、土建结构以及动力配电桥架是产生碰撞点重要因素。文章最后总结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机电综合管线排布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严威  陈楠  潘亮 《建筑机械化》2022,43(2):79-82
医院建筑的机电管线包含专业多且易影响装饰效果,一直是设计和施工单位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南京栖霞区中医院工程为例,介绍了BIM技术在机电管线设计优化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图纸分析、模型建立和机电优化,通过具体实例对优化过程进行分析,可为医院建筑机电管线BIM技术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型建筑物的机电管线错综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已成为制约工期和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BIM技术的不断成熟,许多大型工程均采用BIM技术解决施工中的痛点和难点,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通过分析南宁市某大饭店工程案例,详细介绍了机电管线BIM建模流程以及机电建模、节点深化设计、全专业碰撞检测、管线综合优化和施工技术交底等技术流程,旨在为读者提供BIM技术应用工程范例。  相似文献   

12.
王定球  聂平  邓佳鸿 《山西建筑》2011,37(29):115-11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如何进行机电安装综合管线作业图的深化设计,以实现合理布置各专业管线,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使用空间,减少由于管线冲突造成的二次返工,布置合理、紧凑、美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管线综合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运用及分析。结合所经历的工程实例叙述与说明:利用BIM/CAD等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布置管线,模拟管道碰撞试验,再经过工程建设、设计以及各专业施工单位的分工与配合,进行管线综合施工。在论文中详细叙述了此项技术的准备、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施工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办法。运用制作统一的整体支架,解决机电管线在极度狭窄空间内的安装。  相似文献   

14.
BIM技术在机电深化设计中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BIM技术具有的协调性、可视化、模拟性和优化性的特点为管线综合提供了一种新方式,改变了传统二维深化设计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各方的沟通效率和管线综合质量。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BIM的发展还不够成熟,BIM软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机电建模与模型深化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影响了BI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创造。本文基于Revit二次开发,研发了机电快速建模系统,解决了Revit在机电深化设计中的局限性,提高了BIM管线综合效率与质量,推动了BIM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海油能源技术开发研究院建设项目交叉作业多,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难度大,体量大,节能设计要求高,工程创优目标高,机电管线复杂,对机电安装和管线综合要求高。通过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保证了工程技术、质量、安全、工期等各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高效保质地完成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机电管线综合总应用BIM技术,可实现精细化深化设计,可视化多专业协同优化,工序及施工模拟有利于预制加工和安装控制,通过制订执行手册,制订BIM管线综合优化组织架构等措施,可规避施工风险极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剑敏 《建筑知识》2013,(12):422-422,432
以XBIM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三维软件在管线综合平衡、深化设计的应用,建立了建筑的三维机电管线设备安装模型,提高了安装精度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大型高铁站房机电管线施工效率,探索高铁站房夹层空间机电管线综合施工要点和管理模式,通过BIM技术分析站房夹层空间管线的合理排布方式,选择合理的管线路由,简化施工作业流程,有效避免夹层空间施工过程中各专业间协调不到位产生的问题。并以新建清河站站房工程项目为例进行验证,实践表明BIM技术有效解决夹层空间机电管线作业空间狭窄、专业协调困难等问题,提升机电管线施工效率和夹层空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工程项目深化设计为基础,介绍了在机电安装工程的深化设计中的成本控制管理措施。同时结合招标文件与合同约定,对综合管线布置、专业管线布置、共用支架以及设备校核系统优化等深化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流程、措施和技巧进行了初步探讨,在遵循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了工程的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采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有效解决了常规机电管线综合专业间冲突、深化设计任务繁重、后期大量返工等施工不利因素。在此就BIM技术在大型超高层项目管线综合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