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针对ZH型阻垢剂对三元矿场试验的三元复合体系性能影响进行评价,在三元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阻垢剂,进行界面张力、粘度及稳定性等实验,研究阻垢剂对三元体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阻垢剂和三元体系的配伍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油田采出水悬浮液稳定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海英  李永明  郭继香  李明远 《应用化工》2011,40(3):449-452,456
注水开发是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和开发效益的主要方式,注水水质是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的关键。针对胜利油田坨四采出水,考察了外界条件(矿化度、pH值、固体颗粒浓度)及水处理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絮凝剂)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化度和固体颗粒浓度增加,悬浮液稳定性增强;中性条件下有利于悬浮液的稳定性;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阻垢剂HEDP能够使界面剪切黏度快速增加,悬浮液稳定性增强;絮凝剂聚铝能够破坏悬浮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电厂循环水处理,一般采用阻垢剂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而单纯采用阻垢剂处理循环水,浓缩倍率都比较低,而且循环水中的阻垢剂随排污水排入环境或公共水道后,将会污染环境引起公害。现有的杀菌剂并不能有效杀灭循环水中的菌藻。本文针对循环水系统采用电子化学协合水处理,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率,减少阻垢剂的投加量,以及应用电子法处理循环水,替代传统杀菌剂的稳定性性、安全性、经济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垢和腐蚀产物是影响地热系统回收能量的主要原因。在该系统中,常见的垢的类型有碳酸钙垢、非定形硅和硅酸盐垢、混合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垢等。通常采用投加阻垢剂的方法阻垢。但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阻垢剂用于该系统会发生热分解,导致其不仅没有阻垢效果,而且其分解产物会结垢或腐蚀金属。作者通过试验室研究考察了含磷无硫类阻垢剂的热稳定性。地热系统的阻垢@李绍全  相似文献   

5.
绿色阻垢剂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莎  向燊  朱莹 《广东化工》2014,(16):85+88
文章介绍了绿色阻垢剂的种类、性能及其研究现状,阻垢剂主要包括常用的阻垢剂和绿色阻垢剂,其中常用阻垢剂包括天然阻垢剂和共聚物类阻垢剂,而绿色阻垢剂包括聚天冬氨酸、聚环氧琥珀酸和聚谷氨酸。随着环保意思的日益增强,绿色阻垢剂将会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采用钡离子络合滴定法,展开了不同类型的硫酸钡垢阻垢剂复配实验研究。阻垢剂DTPMPA和TM-5A按2∶1复配时,阻垢率为88. 4%;阻垢剂DTPMPA、TPA与TM-5A按3∶1∶1复配时,阻垢率为90. 31%。在上述两种复配比例下,考察了阻垢剂浓度、温度、矿化度、p H值4种因素对硫酸钡垢阻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复配阻垢剂的阻垢率曲线变化整体趋势相似:随复配阻垢剂浓度的增加阻垢率先增大再缓慢减小;随温度的增加阻垢率先增大再减小,75℃时阻垢效果最佳;随矿化度增加阻垢率先增大再小幅度减小;随p H值增加阻垢率先增大再减小,p H=7. 5时阻垢效果最佳。DTPMP、TPA与TM-5A按3∶1∶1复配时,阻垢率曲线起伏变化较大,复配阻垢剂稳定性较差; DTPMPA与TM-5A按2∶1复配时,各因素作用下阻垢效果均较为稳定,阻垢率达到88. 4%。  相似文献   

7.
介绍阻垢剂的研究及应用历史与现状,并对磷酸类阻垢剂、聚羧酸类阻垢剂、磺酸类阻垢剂以及环境友好型绿色阻垢剂等四类常用阻垢剂一一讨论,最后对阻垢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表征阻垢剂性能的参数、化学计量阻垢剂和非化学计量阻垢剂、温度对阻垢剂性能的影响、阻垢剂的合理使用浓度,以及选用阻垢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循环冷却水用阻垢剂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垢剂的阻垢性能直接影响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和生产的正常运行,研究阻垢剂的构效关系可以为生产高性能阻垢剂提供理论参考。作者从阻垢剂的功能基团、合成聚合物阻垢剂的单体以及典型聚合物阻垢剂的结构及其阻垢性能等方面综述了阻垢剂构效关系,提出了无污染绿色聚合物阻垢剂是阻垢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钡离子络合滴定法,展开了不同类型的硫酸钡垢阻垢剂复配实验研究。阻垢剂DTPMPA和TM-5A按2∶1复配时,阻垢率为88. 4%;阻垢剂DTPMPA、TPA与TM-5A按3∶1∶1复配时,阻垢率为90. 31%。在上述两种复配比例下,考察了阻垢剂浓度、温度、矿化度、p H值4种因素对硫酸钡垢阻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复配阻垢剂的阻垢率曲线变化整体趋势相似:随复配阻垢剂浓度的增加阻垢率先增大再缓慢减小;随温度的增加阻垢率先增大再减小,75℃时阻垢效果最佳;随矿化度增加阻垢率先增大再小幅度减小;随p H值增加阻垢率先增大再减小,p H=7. 5时阻垢效果最佳。DTPMP、TPA与TM-5A按3∶1∶1复配时,阻垢率曲线起伏变化较大,复配阻垢剂稳定性较差; DTPMPA与TM-5A按2∶1复配时,各因素作用下阻垢效果均较为稳定,阻垢率达到88. 4%。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天然聚合物阻垢剂、聚羧酸类阻垢剂和新型绿色阻垢剂三方面,介绍了无磷环保型阻垢剂的种类、特点和研究状况,并展望了阻垢剂的发展方向即元磷、非氮和可生物降解的绿色环保型阻垢剂。  相似文献   

12.
从聚合物阻垢剂的发展,综述了天然聚合物阻垢剂、均聚物阻垢剂、共聚物阻垢剂和绿色环保型阻垢剂的性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结垢对油田的正常生产危害很大。油田使用的结垢控制方法有超声波处理、电磁防垢、使用阻垢剂等。阻垢剂技术是油气田集输系统防垢的重要手段。介绍了阻垢剂的分类,重点阐述了有机膦系阻垢剂、聚合物阻垢剂与绿色阻垢剂在油田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指出了油田注水用阻垢剂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阻垢剂的4种阻垢机理,即螯合增溶作用、凝聚与分散作用、静电斥力作用、晶体畸变作用,综述了天然聚合物阻垢剂、含磷类聚合物阻垢剂、共聚物阻垢剂、绿色新型阻垢剂的性能及特点,重点对绿色新型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和聚天冬氨酸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阻垢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22,(5):1007-1011
综述了聚丙烯酸类阻垢物剂、马来酸酐聚合物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类阻垢剂、其它聚合物类阻垢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聚合物类阻垢剂的合成方法及应用领域,并提出了聚合物类阻垢剂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聚丙烯酸类阻垢物剂、马来酸酐聚合物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类阻垢剂、其它聚合物类阻垢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聚合物类阻垢剂的合成方法及应用领域,并提出了聚合物类阻垢剂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潘一  王晓珍  邓丹  杨双春 《当代化工》2012,(11):1232-1235
含磷阻垢剂是具有能分散水中的难溶性无机盐、阻止或干扰难溶性无机盐在金属表面的沉淀、结垢功能,并维持金属设备有良好的传热效果的一类药剂。介绍了常用于循环冷却水中的4种含磷阻垢剂以及11种复合型阻垢剂及其应用,包括聚磷酸盐阻垢剂、有机膦酸阻垢剂、有机膦羧酸阻垢剂以及膦基羧酸阻垢剂等,并对其阻垢机理进行了综述,最后对阻垢剂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锌盐在常用工业有机膦酸阻垢剂中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锌盐在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中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最好,达9.1%(Zn),在聚膦羧酸中次之,为8.0%(Zn),在氮川三甲叉膦酸和乙二胺四甲叉膦酸中可溶解3.4%(Zn),在羟基乙叉二膦酸中最差,基本上不能溶解。溶锌能力取决于阻垢剂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9.
反渗透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先系统地介绍了阻垢剂的种类及阻垢机理,在此基础上粗略地阐述了各类阻垢剂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和现状,并详细描述了同类型阻垢剂之间阻垢能力的差异、不同类型阻垢剂之间及同类型阻垢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其次对目前新开发的绿色环保型阻垢剂的性质、研究及其应用做了概述性的介绍;在论文的最后阐述了今后反渗透阻垢剂研究的方向及我国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0.
“绿色阻垢剂”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近年来"绿色阻垢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其主要品种有天然高分子"绿色阻垢剂"、含磷低分子阻垢剂和"绿色"环保型高分子阻垢剂等;并总结了垢的形成机理、阻垢机理和"绿色阻垢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