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化工》2010,(1):43-43
在工业生产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出现,同一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生产过程中呈现的形式也不同。毒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乙烯装置碳三馏分液相加氢反应及工艺,毒物是碳三液相加氢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重点介绍了砷、硫、水、重金属对碳三催化剂运行的影响及毒物的脱除方法,控制好碳三反应器进料中的毒物,可以减缓催化剂活性下降,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化验人员接触的化学毒物种类多、范围广。这些化学毒物对人体构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若处理不当,会引起中毒,因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何为毒物?那些侵入人体的少量物质引起局部刺激或整个机体功能障碍的任何疾病称为中毒,对这类物质称为毒物。我国国家标准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根据毒物的LD50值、急慢性中毒的状况与后果、致癌性、工作场所最高允许浓度等6项指标全面权衡,将毒物的危害程度分为Ⅰ~Ⅵ级,其中Ⅰ、Ⅱ、Ⅲ级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表1列出了化验室常见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爆炸对毒物扩散的影响及毒物扩散模式研究”多媒体计算机仿真系统的软硬件环境,软件特点及主要功能,为数字模型可视化仿真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引 言体外血液解毒广泛应用于治疗由内生或外源性毒物引起的各种疾病 ,如药物中毒、肝或肾衰竭、代谢紊乱等 .对于从血液中清除亲水性毒物 (如尿素、肌酐等 ) ,临床上已有血液透析、血液超滤等多种方法 .但对于血液中的亲脂性毒物 ,由于其与蛋白分子强烈地结合 ,采用上述常规方法很难清除 .虽然血液灌流或血浆交换可以部分除去与蛋白结合的毒物分子 ,然而也会除去甲状腺激素、类固醇激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用的物质[1].Brunner等[2 ]曾通过在多孔膜中填充石蜡的方法提高膜的亲脂性能 ,然而此种膜只能使少量游离毒物分子通过 ,远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6.
以三氯甲烷作为有毒物质,研究了毒物负荷冲击时UASB反应器出水COD、VFA、CH4和容积产气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UASB反应器对三氯甲烷冲击非常敏感,当反应器中的三氯甲烷瞬时质量浓度达到16.6mg/L时,出水COD和VFA最大浓度为正常出水时的10倍以上,容积产气率最大下降70%,CH4体积分数最大下降37%,反应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在20h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反应器在毒物负荷冲击时,适当增加进水COD可以增强反应器稳定性和抗毒物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7.
重要有毒物质泄漏扩散模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针对有毒化学品(气、液)突发性泄漏,运用现场实验数据以及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方法建立了HLY泄漏扩散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预测泄漏后毒物的浓度时空分布和人员伤害程度,经客观评价具有较高准确度,可完整移植建立各类毒物重大危险源的事故预案和管理系统,也是建立监控系统的基础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化学毒物风险评价中暴露水平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制的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测,获得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浓度以及温度、湿度、光强及风力等相关信息,结合产量、工作量和作业时间等具体参数,可拟合危害因素浓度与相关因素的曲线关系,从而定量推算作业者的实际暴露水平,解决了暴露水平的粗化测量和估算。该方法优化了化学毒物风险评价中的暴露评价方法,使风险评价的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9.
系统研究了各种毒物(杂质)的存在对甲基硫菌灵催化合成性能的影响,对比筛选出适宜的工艺参数及条件,对提高甲基硫菌灵的合成收率及产品纯度给出了毒物含量的上限,对相关原料提出了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针对《毒物分析》实验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对科研成果在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科研成果在实验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成效性,为培养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安特色专业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学国 《广州化工》2012,(2):142-143,156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了刑事毒物分析课程网络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性、实施环节与相关网络信息资源。旨在通过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焦伍金 《乙烯工业》2005,17(1):61-63
通过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几年来的生产实践,阐述了汽油加氢装置一段催化剂LD265对不同毒物的适应性能和处理方法,从而保证催化剂的运行周期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铅在环境中具有长期持久性,对许多生命组织有较强的潜在毒性,极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一直被列为强污染物,应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铅中毒事件凸显环境健康难题,研究了工业毒物的分类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论述了工业毒物之一的铅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介绍了铅对人类生育机能多方面造成的危害,提出了铅中毒的诊断与治疗,同时指出了积极预防铅、酸中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学国 《广州化工》2012,40(11):205-206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刑事毒物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实验环境,以使他们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陈学国 《山东化工》2014,(1):117-118,120
将模块化多层次教学模式用于公安院校《毒物分析》课程教学体系建设,通过课程体系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实验课程构建等环节的改革,实现模块化多层次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整体优化该课程,使其成为具有公安特色的个性化课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简要介绍工业毒物的分类,引出蓄电池修理作业中产生的工业毒物——铅,详细论述了电池中主要金属元素(如汞、镉、铬、镍、铅、锰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工业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即通过呼吸道吸入铅后的肺吸收、硫酸雾气经呼吸道吸入引起肺部伤害、液态硫酸对皮肤的腐蚀等;依据有关卫生标准所规定的铅烟、铅尘的排放标准和水质中铅含量的最高容许浓度,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铅环境监测方法;为防止工业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以致造成危害,着重介绍了铅烟、铅尘排风净化系统,并从蓄电池充电间的通风、保温方面提出蓄电池作业的防毒措施;还详细阐述了目前含铅废气的治理技术(包括除尘器净化含铅烟尘和吸收净化含铅烟气)、含铅废水以及含硫酸废水的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陈学国 《广州化工》2013,(18):156-157
将模块化多层次教学模式用于毒物分析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由基础型、提高型和研究型实验为内涵的多层次、模块化实验课程体系。模块化多层系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将会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培养出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安特色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裴蓓 《聚酯工业》2019,32(4):1-4
介绍了原料中毒物对二甲苯异构催化剂活性影响,对老化催化剂在线再生流程和工艺进行了分析,对铂提纯环保工艺进行简述,建议芳烃企业关注异构化催化剂铂生命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COD、BOD等宏观污染控制指标监控点源污染,缺乏针对污(废)水中痕量有毒物质尤其是有机毒物实施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基于此,在评述了全废水试验(WET)、毒性鉴别评价(TIE)和毒性削减评价(TRE)3种宏观分析技术在美国、英国等国家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中的研究历史及发展近况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应用(Q)SAR数学模型和分子生态毒理学两种微观评估方法对有机毒物实施有效控制的情况,建议我国应该加强面向点源有机毒物污(废)水排放的生态风险管理的技术与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转基因斑马鱼毒物检测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建立一套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斑马鱼毒物检测系统。选用芳香烃反应元件AHRDtk片段和pFRMwg+plasmid载体,通过酶切、连接和PCR鉴定等程序成功构建载体DNA,然后通过显微注射转入斑马鱼,经不断传代和筛选得到稳定的、受芳香烃反应元件AHRDtk控制的转基因斑马鱼,可用于水环境中毒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