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分析了不同尺度农业节水潜力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述了当前不同尺度农业节水潜力的内涵、计算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并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尺度农业节水潜力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对考虑尺度效应农业节水潜力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翟家齐  赵勇  刘宽  董义阳  李星 《水利学报》2023,54(12):1440-1451
农业节水潜力及其尺度效应是干旱区灌溉绿洲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对绿洲农业生产、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健康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农业节水潜力计算及尺度效应形成机制不清等问题,本文明确了取水节水与耗水节水的概念及内涵,提出节水潜力问题不能忽略灌溉水外溢支撑的生态耗水及效益;从水循环视角解析了干旱灌溉绿洲农业灌溉水分在农田及农田之外的转化与消耗机制,分析了不同节水措施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机制,揭示了农业节水的尺度效应及其伴生生态系统响应背后的水循环机理;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不同环节、不同尺度农业节水潜力的计算方法,剖析了植株-田间-灌溉单元-绿洲不同尺度农业节水量的转化关系及转化项;最后提出了以植被健康、河湖稳定、水盐平衡为生态健康约束,基于水循环模型定量评价灌溉绿洲不同节水潜力的计算方法,能够为绿洲全局视角下科学评估农业节水潜力及影响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便于开展海河流域农业节水潜力计算工作,推导了流域尺度上的农业节水潜力计算公式,概括了农业节水潜力概念的3个层次,梳理了3个概念层次上的节水潜力计算流程,论述了计算过程中的若干技术要点,以期为有关方面开展流域尺度上的农业节水潜力计算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作物、田间、灌区和流域不同尺度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尺度效应问题,针对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徒骇马颊河流域,采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WACM作为分析手段,选择不同尺度的节水措施,设定节水方案,在考虑节水伴生的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效应的前提下,计算分析徒骇马颊河流域的农业节水潜力。计算结果表明,徒骇马颊河流域资源节水潜力为7.78亿m3,灌溉节水潜力13.00亿m3,作物和灌区尺度尚有一定的节水空间。  相似文献   

5.
农业灌溉节水潜力估算研究在我国当前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下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显著,基于当前已有的灌溉节水潜力计算理论,文章提出了农业灌区毛节水量与净节水量的区分与计算,并以灌区实际为例,分别估算了节水灌溉率提高30%和50%两种工况下的毛节水量与净节水量,结果表明,节水措施实施后灌区毛节水量增加所带来的节水潜力显著,但是立足于净节水量角度的节水潜力提升不明显,这也为下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农业节水灌溉尺度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阐述节水灌溉尺度效应内涵和尺度效应存在原因的基础上,从数据获取途径、节水尺度效应描述方法和节水尺度转换方法等3个方面当前的发展进行了评述,并探讨了节水尺度分析方法的主要发展趋势。现有研究成果表明,试验监测、遥感和GIS技术是数据获取、分析的主要途径;不同尺度试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水均衡要素的尺度效应以及作物与水、肥的响应关系;而分形理论、地质统计学和小波分析等非线性理论在尺度转换方面也有一些研究工作。针对目前研究情况,指出了大尺度上水循环描述和不同尺度间水均衡变量尺度转换等尺度分析方面的研究,是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浪费水的现象比较严重,分析山东省现有的节水潜力十分必要。在对山东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节水潜力计算方法,并主要对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和其它(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节水潜力进行了计算,涵盖了山东省的各行各业,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各市进行节水水平分析、做好节约用水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庞海云 《陕西水利》2012,(3):145-146
本文结合富县当前城镇居民生活、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农业等行业用水的实际情况,对县城的节水潜力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行业,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农业、工业和城市节水潜力,并对辽宁省农业、工业和城市可节水数量进行了计算。根据辽宁省的用水状况节水潜力,提出了实现辽宁省节水潜力的一系列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业节水是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优化配置涉及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环境用水等诸多方面,目前大多研究都是集中在优化配置的理论、方法、原则、实现手段以及模型建立等方面,而对优化配置过程中的各用水行业本身用水的合理性和节水潜力重视不够.分析我国农业用水的现状表明,农业用水约占我国总需水量的70%,水资源优化配置必须合理对待农业配水.另一方面,农业节水潜力巨大,农业节水工程不但有利于缓解我国缺水的紧张局面,而且也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挖掘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节水潜力,对该区农业用水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农业节水指标参照体系,主要采用定额比较法分析了该区现状年和规划水平年的农业节水潜力。结果表明:现状2006年科尔沁区农业总节水潜力为16 785.59万m3;规划年2015年农业节水潜力为15 710.90万m3,目标节水量为11 986.83万m3;规划年2020年农业节水潜力和节水量均为8 782.95万m3。2007—2015年,全区需要新增农业节水面积3.92万hm2;2015—2020年,全区需要新增农业节水面积2.18万hm2。  相似文献   

12.
漳河灌区节水型社会的特征及目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了解漳河灌区节水型社会的特征及其目标体系,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结合国际合作项目对漳河灌区各部门的水量分配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从灌区各级水利设施的作用、节水灌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对节水型社会的特征及目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建设节水型社会有利于农业节水,可以将更多的水资源应用于工业生产及其他重要行业.同时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可以降低灌溉成本,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期问题日趋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节水。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实践证明,只要创新体制机制,节水潜力会很大,效果也十分明显。同时,节水实践对立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议修改完善我国现行的水法,制定专门的农业节水法,构建水权制度,完善水价,建立农业节水补偿制度,以适应节水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当前江苏省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面临的形势和现状用水水平,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十四五”期间农业、工业、生活领域的节水潜力。结合预测指标计算出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各领域的节水潜力分别为3.81亿m3、1.41亿m3、0.83亿m3,总节水潜力为6.05亿m3。针对江苏省用水结构中农业用水占比较大、工业用水水平较先进水平仍有差距等特点,就下一步深入挖掘节水潜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及集成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针对张掖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研究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建立和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的必要性。作者认为在开展灌溉输配水技术、地面灌溉技术、以水权为中心的农户参与式灌溉用水管理技术、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灌溉制度、生物及农艺节水技术、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优化配置技术等农业节水关键技术研究基础上,建立和推广适宜当地大田粮食作物、大田高收益经济作物和设施高效益作物的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各类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中采用不同的主体节水技术和相关配套技术以及针对不同应用对象的推广方式,技术集成模式推广中需要考虑和探索解决适用规模、节水灌溉技术选用准则、推广应用方式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第三产业4个方面的节水目标,进行节水潜力估算,确定规划水平年2015年和2030年总节水量分别为6.5883亿m3和13.1985亿m3。  相似文献   

17.
甘肃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农业节水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已基本成熟,但受现行农业生产体制、农民文化素养、作物种植结构、水价及农产品市场等非技术因素的影响,这些技术的节水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分析了该区当前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现状,提出了保障农业节水发展的对策: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深化水权制度改革,建立节水补偿机制,理顺投资渠道等。  相似文献   

18.
基于CiteSpace的农业节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无形的科学知识进行了可视化计量研究。利用共引共词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绘制了农业节水研究领域的科技文献共引网络图谱、高被引文献的热点词图谱以及前沿进展时区图谱。分析可知国内外有关农业节水的高被引文献多数是关于实验方法和技术应用,目前国内比较侧重于节水灌溉、水资源、节水型社会、农业节水技术方面的研究;国外有关农业节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灌溉水利用效率、灌溉水资源、虚拟水、农业产量及种植结构等。国内在基于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的遗传育种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相对薄弱,作物抗旱及水分高效利用机理、水分养分耦合及高产协调机理等生物节水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多种农业节水技术联合运用方面研究有待加强;农业节水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面研究是未来农业节水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