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贾进  田洁 《规划师》2007,23(Z1)
济南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泉城",享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在城市形象设计中,济南应突出"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的城市风貌特色,注重对传统风貌和环境特色进行保护,加强泉城广场、传统街区等城市特色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强化济南城市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2.
记忆是不断发展持续更新的一个过程。在每一个特定的空间都存在自己独一无二的记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居民对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即为"城市记忆"。"城市记忆"包含的不仅是城市历史、建筑遗产,更是城市在向前推进过程中未来和历史相互融合的一种文化记忆。在目前火热的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反对大拆大建、保留传统格局和记忆的总体思路。浙江作为特色小镇的发源地和示范省份,以"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复合载体方式提出基于"城市记忆"理论的城市更新方式正是基于此思路而产生的新的特色小镇建设模式。该文以浙江枫桥平安特色小镇为例,初步探讨此方式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3.
《北京规划建设》2006,(6):151-163
丢失了旧有的文化,城市将失去自己的文化记忆;创造不出新的文化,城市将迷失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两方面的无力,将使城市宛如无根的浮萍,飘荡在文化的死海. 北京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城市雕塑作为反映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传达和述说着历史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7)
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人才结构单一、城市文化的记忆特征、产业进出机制不健全及环境问题等原因极易导致城市陷入"矿竭城衰"的发展宿命,通过分析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以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一方面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突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也具备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条件,所以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中国城市地毯式的改造中,一个词汇愈来愈执著地冒出来,就是--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放在城市的变革中便让人们感到异样、另类、不和谐、不解,还让那些恨不得把城市"推倒重来"的人颇为反感.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记忆什么?有什么用?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而把它破破烂烂地堆在那里吗?  相似文献   

6.
王晓鹏 《城市住宅》2022,29(1):133-135
我国古代城市的"城"指城墙,但"城"同时又是城市的代称,研究提出的新城市规划概念"长城"是指把目前的点状城市连接起来形成带状或网状城市,筑就真正的"长城".但随着城市化深入发展,"新型城市"的概念已不再是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点,而是通过城市间线性扩张串联在一起,形成连绵不断的城市带.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城市中的居民可以享受...  相似文献   

7.
贾进  田洁 《规划师》2007,23(4):70-72
济南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泉城”,享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在城市形象设计中,济南应突出“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的城市风貌特色,注重对传统风貌和环境特色进行保护,加强泉城广场、传统街区等城市特色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强化济南城市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探索,从"城市双修"的视角对亳州陵西湖需要解决的"底子""里子""面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城市双修"的理念,从"水""绿""城"三个方面,提出修复生态基底、塑造水岸森林、恢复历史文化、重塑场所记忆等措施。目前,亳州北部新城滨水空间改造已实施完成,陵西湖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Ⅳ类标准,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素有"海上花园--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的美誉.厦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陆地面积156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43万,其中户籍人口167万,现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翔安6个行政区.厦门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作为计划单列市,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和地方立法权.  相似文献   

10.
王晓冬  刘鑫 《建筑与文化》2021,(11):159-160
随着城市变化突飞猛进,许多城市的记忆面临消失、断层的困境,文化同质性严重,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作为城市里历史记忆的见证者和工业与人类文明的连接者,工业遗产的改造成为了城市历史文脉能否顺利延续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关注城市记忆为出发点,整合城市中工业记忆要素,以纽约高线公园的改造为例,探索工业遗产更新与城市记忆的契合方式,提出基于城市记忆延续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有利于挖掘城市存量空间,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对解决城市更新和城市记忆延续的矛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晓冬  刘鑫 《建筑与文化》2021,(11):159-160
随着城市变化突飞猛进,许多城市的记忆面临消失、断层的困境,文化同质性严重,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作为城市里历史记忆的见证者和工业与人类文明的连接者,工业遗产的改造成为了城市历史文脉能否顺利延续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关注城市记忆为出发点,整合城市中工业记忆要素,以纽约高线公园的改造为例,探索工业遗产更新与城市记忆的契合方式,提出基于城市记忆延续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有利于挖掘城市存量空间,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对解决城市更新和城市记忆延续的矛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晓冬  刘鑫 《建筑与文化》2021,(11):159-160
随着城市变化突飞猛进,许多城市的记忆面临消失、断层的困境,文化同质性严重,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作为城市里历史记忆的见证者和工业与人类文明的连接者,工业遗产的改造成为了城市历史文脉能否顺利延续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关注城市记忆为出发点,整合城市中工业记忆要素,以纽约高线公园的改造为例,探索工业遗产更新与城市记忆的契合方式,提出基于城市记忆延续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有利于挖掘城市存量空间,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对解决城市更新和城市记忆延续的矛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山水城市风貌设计的引导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桂林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的架构和内容,分析了导则的实施管理,深入探讨了<桂林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的意义,以促进桂林市城市风貌设计的研究,更好地保护"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4.
首都的功能布局 北京作为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世界著名古城,按照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它同欧洲国家的建城史有所不同.欧洲国家的建城史,一般是先有市后有城,而北京则是先有城后有市.在明清时期,北京作为"棋盘型"的城市,实际是呈"扇形"发展态势的.即中心是城,而东、南、西三面则由市环绕.这样,政务区居于城市中央,商务区居于政务区的东、南、西三面,北面则是皇家园林区域或"皇城后花园",并由此形成"凸"字形的旧城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新城市运动和新的生活演绎两大发展趋势. 老城与新区之间的城市功能需要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才能赋予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活力和动力.我们的城市设计活动思考"保护"与"更新"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理性继承城市文脉,延续城市历史记忆,努力抓住城市发展新机遇,构建城市未来发展新功能新特色.  相似文献   

16.
城市和人生一样,进行着记忆与遗忘的攻守战、演绎着真实与虚幻的悲喜剧.高原古城丽江被"遗忘"了几个世纪,记忆"复活"后成为举世珍奇;历史古都北京浸透了数百年的市井人情味,在得到"关注"之后可以在一夜间蒸发得无影无踪.记忆与遗忘、感觉与媒介,究竟怎样塑造城市和遗产的历史与未来?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下半城”旧城居住区却因地势较为陡峭狭窄,长期发展缓慢,呈现出土地使用效益低,建筑物及城市景现破旧而颓废,居民生活品质低落的现象。但是,随着城市的向外扩展,对下半城旧城居住区的改造自然而然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重点。因此,拟就代表着重庆山城江城风貌的两江沿线下半城旧城居住区的再生进行一些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王禹 《城市住宅》2022,29(3):156-158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群主导产业群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园区建设与城市融合发展也进入从"功能导向"向"人本导向"的根本性转变.产城融合正从"产-城-人"的初级模式向"人-城-产"的高级阶段转化.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科技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集聚区,已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分析总结产业园...  相似文献   

19.
邯郸有3400多年的建城史,在3000多年城市变迁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轴线、棋盘路、城中河、行道树"构成了邯郸城市空间布局与其它城市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相似文献   

20.
塑造十堰城市个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鞠海彬  袁安 《规划师》2006,22(2):53-56
十堰市城市个性受到汉水文化、武当文化的影响,具有内陆山地城市特色,而汽车工业则是其工业文明的代表.十堰市总体规划布局采用"一城两翼"的倒"丁"字组团结构,以中心区百二河为城市综合景观轴线,以四条景观效果突出的主景观走廊和三条次景观走廊为纽带,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