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倾斜极薄软破矿体壁式削壁崩落采矿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伊什坦贝尔德金矿所在国家的特点、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开发了以壁式崩落法为主,结合削壁充填法和全面法工艺特点的壁式削壁崩落采矿法,对该矿倾斜软弱破碎极薄矿体进行分采。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回采率达到91.56%、贫化率仅13.73%,综合生产能力42.3 t/a,采矿成本58.89元/t,为倾斜极薄软破矿体的高效安全开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分段崩落法开采中厚倾斜矿体时,实际生产中普遍存在较高的矿石损失与贫化问题。因此,为了提出降低矿石损失贫化的技术措施,结合物理模拟实验和放矿理论分析,对中厚倾斜矿体开采中的矿石损失贫化机理开展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主要分析了开采中厚倾斜矿体时崩落矿岩流动规律及回采中废石混入的演变机理;并从放出体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导致矿石贫化的废石混入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从控制矿岩流速方向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分段空场法开采急倾斜厚大矿体时生产效率低、扇形中深孔炮孔利用率低、贫化损失大、采矿成本高、人工采准切割劳动强度大、周期长等诸多缺点,根据现代矿山发展形势,结合矿山生产实际情况,提出采用机械化阶段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通过空场法回采矿房,崩落法回采矿柱,引进机械化无轨施工设备,采用无底柱平底结构、铲运机连续出矿、阶段深孔爆破、固定碎石机二次破碎等技术,解决了传统空场采矿法开采此类矿体存在的问题,使矿块生产能力达到970t/d,炸药单耗、贫化损失率均大幅下降,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安全高效地开采破碎铅锌矿体,在分析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及矿山原有的下向分层崩落法基础上,提出了整体钢筋混凝土假顶分层崩落法及下向分层膏体充填采矿法两种方案,对比了3种采矿方法的采场结构参数、开采顺序、采矿工艺、支护方法及技术经济指标,推荐整体钢筋混凝土假顶分层崩落法。试验采场工业应用表明,该方案成本189.3元/t,矿石损失率3.6%,贫化率6.5%,同时较好地限制了上下盘岩移,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较优。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金矿缓倾斜破碎薄矿体,初选锚杆护顶短壁式全面法、超前长锚索支护"V"形工作面推进全面法及液压支柱护顶壁式崩落法3种采矿方法开采。通过综合对比分析,确定液压支柱护顶壁式崩落法为最优采矿方法,并开展了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液压支柱的平均支护强度约15 MPa,为采场顶板提供了有效支撑;采场平均生产能力达到80~90 t/d,损失率为9.2%,贫化率为7.8%,有效提高了采场的生产能力,降低了矿石的损失贫化率。液压支柱护顶壁式崩落法为类似工程条件的矿山开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巴鲁巴铜矿陡倾斜矿体已经回采殆尽,剩余资源40%以上为缓倾斜薄矿脉,且矿体下盘矿岩节理、裂隙发育,一直采用无底柱崩落法采矿,设计贫化率高达30%以上,原矿品位低。针对此种情况,提出采用无底柱崩落法与爆力运搬相结合的开采方法,设计贫化率控制在20%以下,并降低了采掘比,经济效益颇佳,该方法在矿山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开采底板破碎矿体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可在相似地质条件矿山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崩落法开采低品位矿岩破碎矿体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贫化率太高,采出矿石品位太低,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某铜矿前期采用分段崩落法,因贫化率太高,矿山陷入困境。针对该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开展崩落法开采技术研究,采用分段挤压爆破留矿,分段和阶段联合出矿的方式,大幅降低了贫损指标,提高了采出矿石品位,实现了扭亏为盈,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采用崩落法开采低品位矿石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缓倾斜中厚矿体条件下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山普遍存在矿石损失和贫化严重等突出问题,是矿山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和大顶山矿区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缓倾斜矿体条件下采用"垂直分区"、"组合放矿"新工艺并通过优化炮孔布置与优化切割爆破参数等技术措施,可以在较好地解决缓倾斜矿体条件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损失和贫化严重的问题,可明显提高矿山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根据某低品位不规则厚大钨矿体开采技术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多种采矿方法,采用中深孔分段崩落阶段矿房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场生产能力为518 t/d,损失率为14.7%,贫化率为10.9%,采切比为3.82 m/kt,采场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损失率、贫化率及采切比明显降低,技术经济指标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分段崩落阶段矿房嗣后充填采矿法适合不规则厚大矿体开采,为类似矿山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急倾斜中厚矿体时采场结构参数确定困难问题,基于Bergmark-Roos方程放矿理论,分析了放矿椭球体在采场内的空间排列特征,推导出了放矿的矿石损失率及贫化率理论计算公式。基于矿石损失、贫化率的理论计算公式,用Python语言开发了急倾斜中厚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程序,输入矿体倾角、厚度及矿岩散体流动参数后,该优化程序可自动计算出急倾斜中厚矿体的采场结构参数,有效地解决了采场结构参数确定难题。结合某铁矿的实际情况,采用优化程序计算了采场结构参数,根据计算结果进行PFC2D数值模拟放矿试验。研究表明:PFC2D数值模拟与优化程序计算得出的放矿损失贫化指标十分接近,矿石损失率平均误差值为1.82%,贫化率平均误差值为1.17%。此外,优化程序计算的开采参数下放矿指标都低于15%,放矿效果较好,能够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某铜矿薄矿体主要采用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开采,开采效率低下,贫化及损失指标难以控制。针对薄矿体开采存在的技术难题,运用中深孔对矿岩界限进行预裂爆破形成预裂缝,对矿体和围岩进行预分离。利用矿体内布置的中深孔爆破,改变矿体内岩石的稳固性,从而实现采场矿体的自然崩落落矿并与围岩进行有效的分离。研究表明:薄矿体中深孔预裂爆破开采技术通过矿岩界限预裂爆破分离矿体及围岩,矿体内炮孔爆破贯通对矿体稳固性改性后实现自然崩落落矿,能够控制采场回采边界,为采场的大规模开采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开采技术适用于急倾斜薄矿体的地下高效开采,可大幅提高开采效率,有效控制矿体开采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2.
柏杖子金矿213号厚大矿体采用有底柱崩落法开采,受矿体条件影响,损失和贫化较大。为改善回采指标,将213号矿体0~+60 m水平改用低贫损模式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通过散体流动参数试验与进路布置形式改进优化了采场结构。即针对不同的矿体形态,分别设置了不同的结构参数;以菱形布置方式为原则,调整了进路位置;给出了夹石处理方式及适合矿体条件的爆破参数。方案采用斜坡道贯穿各水平,并采用上、下分段同时回采的方式,矿石损失率、贫化率均可控制在12%左右,有效解决了损失贫化大问题,可为类似条件矿山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红岭矿区铅锌等多金属矿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原铅锌矿开采中存在的生产能力小、劳动效率低、分段采准工程量大、成本高、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安全性差、维护费用高等问题,试验研究采用脉内脉外联合采准、阶段凿岩、平行深孔孔间微差精准起爆崩矿、铲运机阶段集中出矿、一次爆破回收矿柱、封闭隔离采空区综合工艺。经现场工业试验,矿房生产能力可达到970 t/d,采矿损失率3.19%,贫化率5.25%,采矿直接成本29.22元/t。试验证明该采矿工艺简单实用、劳动效率高、生产能力大、采矿成本低,而且能有效避免矿柱大量损失,是急倾斜厚大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4.
谦比希铜矿西矿体矿岩破碎、稳固性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技术条件差,初选上向水平充填采矿法,矿山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2次工艺优化,最终确定采用上向进路膏体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结合矿山矿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工程地质调查和稳定性评价等前期工作,先后2次在此基础上对采场布置方式、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开展了采场围岩分级分区和支护等工作。现场生产表明:采用上向进路膏体充填采矿后,矿石回收率从原有的50%提升至80%,贫化率从15%下降到6%以下,采矿生产能力达3 000 t/d,每年为矿山节省或创造450万美元经济价值,有效解决了该矿山缓倾斜破碎矿床开采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水沟钒矿倾斜中厚结块性矿体的回采需要,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采矿方法研究工作。通过类比分析和针对矿体不同的倾角情况,分别采用"分段式浅孔溜矿法"和电耙出矿的"浅孔房柱法"进行开采,并结合现场实际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使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单位采场生产率达到80~150 t/d,矿石回采率达到85%~90%、贫化率为8%~12%,均达到了相关要求,证明两种方案是适合水沟钒矿结块性矿体开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黄沙坪多金属矿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原铅锌矿开采中存在的作业安全性差、生产工序复杂、生产能力低和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优化选择了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尾废耦合充填采矿法,经2年多的现场工业试验,该采矿法矿房生产能力一般可达400~500 t/d,采矿回收率为85.18%、贫化率为6%,采矿工班效率为40 t/工班,耙矿效率为35 t/工班,证明该方案工艺简单、劳动效率高,生产能力大,能有效避免矿柱大量损失,是一种适合于该多金属矿体的理想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17.
堑沟受矿空场采矿嗣后充填法在缓倾斜中厚矿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某矽卡岩型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堑沟受矿空场采矿嗣后充填法,并开展了采矿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采矿方法矿石回收率为81.33%,贫化率为14.18%,采切比只有8.56 m/kt,炸药单耗为0.34 kg/t,技术经济指标较好。同时,通过在斗穿中安装减阻导流板,采用堑沟受矿方式,应用中深孔扩漏一次成形及孔底起爆技术,能有效提高放矿效率和生产能力,改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金凯  张明 《金属矿山》2012,41(4):51-53
新疆鄯善县百灵山铁矿属缓倾斜薄矿体,采用浅孔落矿房柱法采矿。当矿体局部厚大时,出现顶部矿体回收困难。为解决扒矿与落矿之间矛盾,综合运用房柱法与浅孔留矿法之特长,使用采矿法改进方案,成功地解决了局部厚大矿体的回采,同时也解决了采场安全、行人、通风、扒矿等一系列问题,损失率、贫化率指标分别实现11.58%、5.1%,为同类矿体回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铝土矿矿石开采逐步由露天开采转入地下开采,并且我国原生沉积性铝土矿床大多数为缓倾斜薄矿床,矿体直接顶底板围岩稳固性差。麦坝铝土矿矿区同样属于缓倾斜薄矿脉沉积性矿床,在试采期对基建采场回采过程中贫化损失指标较大,针对麦坝矿区如何控制损失率和贫化率、提高采场出矿能力,麦坝矿区对试采期间所选用的采矿方法进行了优化,改变了采场底部出矿结构并增加采场切割上山,从而减小了损失率和贫化率,较试采期基建采场相比回采率提高了33.12个百分点,提高了采场出矿能力,为矿山生产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开采技术因素对露采矿石损失与贫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开采技术因素对于露天采矿过程中矿石,贫化有较大的影响。运用图解分析法对损失率,贫化率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就采矿工作面的推进方式,矿岩接触处分爆线位置,矿岩分爆面倾角等开采技术因素对矿石损失,贫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