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新沟地区新沟嘴组Ⅱ油组白云岩储层不同于常规砂岩储层,具有非常规储层特征。在分析研究区沉积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岩心观察结果和薄片分析等资料对储集层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沟嘴组Ⅱ油组白云岩储集层为中-低孔、超低渗透致密储层,储集层空间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原生孔隙,较少裂缝发育。储层物性以陆屑泥晶白云岩为最好。  相似文献   

2.
江汉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是油气资源的新领域。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和实验室分析数据,研究了潜江凹陷南部地区埋藏深度大于3000m的新沟嘴组、沙市组、白垩系和前白垩系潜山的沉积微相、储层岩性、物性特征及砂岩分布规律,提出对油气勘探新领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古近系新沟嘴组是江汉盆地重要的含油层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新沟嘴组地层受沉积时间长、地层埋深等客观地质条件影响,砂岩储层物性普遍较差,低孔低渗特征明显,储量动用难度大,因此低渗透储层的形成机理和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研究已成为制约新沟嘴组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本文依托岩心物性分析、薄片鉴定等测试分析资料,探讨了江汉盆地新...  相似文献   

4.
沔阳凹陷新沟嘴组下段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汉盆地沔阳凹陷新沟嘴组下段油气在纵向上主要分布于新沟嘴组下段层序的低位体系域 ;在平面上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远端距离成熟烃源岩体最近的鼻状隆起带内 ;在成因上主要分布于侧向排烃为主、发育封闭型盖层的地区。杨林尾断阶带西南部周家湾断鼻群是勘探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
在物源、古地形、古气候的控制下,江汉盆地新沟嘴组下段Ⅱ油组自北而南发育有砂岩相、泥岩相、碳酸盐岩相、硫酸盐以及氯化盐岩相,盆地中南部斜坡带为碳酸盐岩的主要分布区,具有碳酸盐岩与薄层泥岩频繁互层沉积特征;其中碳酸盐岩晶间孔发育,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泥岩有机质丰度高,具有较好的生烃能力,生储配置关系良好;新沟嘴组下段Ⅱ油组碳酸盐岩成藏条件优越,油气成藏主要受有利烃源岩分布范围、岩性岩相、物性控制,具有烃源岩控藏、岩性物性控富的特征;江汉盆地碳酸盐岩油藏分布广泛,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Ex下II油组主要为泥质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粒间孔和溶蚀孔,裂缝提供主要的渗流通道;孔隙度平均13.6%,纵向上Ⅱ2层段孔隙发育相对较好;渗透率平均0.2md,为中-低孔、超低渗储层。综合运用录井、测井、试油试采及压汞资料,将泥质白云岩储层分成好、较好、差三类储层;结合储层含油性评价, Ex下Ⅱ油组三个层合计有利区14个,丫角新沟低凸起勘探潜力最好,潜力较好为陈沱口凹陷和沔阳凹陷。  相似文献   

7.
沔阳凹陷油气藏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沔阳凹陷油气藏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的进展情况进行探讨,得到以下结论:1)生烃中心控制油气分布,油气成藏的有效储集层受沉积相控制,油源断层有效沟通烃源岩和储层,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2)杨林尾——汊河口断裂斜坡带是新嘴组油气勘探最有利区,白庙、开先台、赵家沟断裂带是新沟嘴组和白垩系油藏勘探的较有利区;3)邻近优质烃源岩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区是寻找"小而肥"油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8.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东部建新-拖市地区新沟嘴组下段Ⅰ、Ⅱ、Ⅲ油组均发育有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岩性圈闭,近年来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该区陆续发现一批轻质油藏。在对建新-拖市地区地层层序和生储盖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质、气测、测井、试油等多项井筒技术资料全面总结了该地区储层的特性,并探索了使用定量手段评价油层产能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海口断层是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东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断层。通过对该断层的岩性配置、构造应力大小和方向、断层的活动等因素的分析认为,断层周缘的邹新湾南断鼻埋深-1700m左右,封闭性中等,邹新湾断块埋深约-2000m,封闭性较好,已有工业油流的马49井所属新沟嘴组下段埋深-2400m,封闭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新下Ⅱ油组非常规储层大面积分布,具有准连续性油气藏油气呈准连续分布、圈闭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特点。截至目前,新沟油田泥质白云岩的开发已取得一定成果,然而依靠天然能量衰竭式开采,地层压力下降快,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开发。通过借鉴国内外同类型油藏开发方式和室内岩心分析,对新沟油田新79斜-7和新87两个井组开展矿场注水开发试验,取得了一定认识,为其他非常规油藏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江汉盐湖盆地为一封闭的高盐度湖相沉积盆地,其母源物质富含碳酸盐。潜江组沉积环境是一种还原环境。潜四段至潜三段的岩盐为深水浓缩成盐,而潜二段至潜一段的岩盐为常规浅水蒸发成盐。岩盐沉积不仅提供了良好的油气藏盖层,其共生岩系还可形成优良的烃源岩层系。另一方面还可形成独特的盐湖沉积体系砂体-盐湖密度流砂体,十分有利于岩性油藏的形成与油气藏勘探。  相似文献   

12.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周返地区处于潜江组砂岩尖灭线附近,是岩性油藏形成的有利地区,是近期挖潜增产的重要目标区。通过综合评价,认为位于研究区东侧水下分流河道末端的指状砂岩体发育区是潜四段岩性油藏滚动勘探的有利区,返Ⅲ断层上升盘是潜三段断层-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区;精细小层对比和地震振幅属性储层预测是该区岩性油藏勘探的主要方法;水下分流河道末端的砂体物性差,干带范围较宽,在井位部署时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江汉盐湖盆地潜江组沉积控制因素与岩性油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江组储层是江汉盐湖盆地最重要的产油层系。潜江组沉积充填主要受到盆地的构造演化和古气候条件控制。为此,总结了四种不同的水动力强度控制条件下砂岩储层分布模式。潜江组不同类型岩性圈闭具有在不同地区成带分布的特点,为岩性油藏提供勘探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六盘山盆地位于河西走廊东南端,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白垩纪是其主要成盆期。受构造运动及其演化的影响,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发育两期沉积充填旋回,形成了扇三角洲-湖泊和辨状河三角洲-湖泊两种沉积体系,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其中下白垩统李洼峡组和马东山-乃家河组是盆地的两套有效烃源岩层系;喜山期由于盆地受挤压作用影响,在盆地西南缘发育了较大规模的逆掩推覆,形成了大量的北西向背斜型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是盆地白垩系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非砂岩储层岩性分析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非砂岩受化学沉积与机械沉积作用双重影响,岩性复杂,造成肉眼难以识别。通过对盐间非砂岩岩性的特殊性分析,提出盐间非砂岩储层特殊分析方法,明确认识到盐间非砂岩储层以泥质碳酸盐岩为主,碳酸盐质泥岩、混合岩次之;结合测井响应,可以从自然伽马、中子、密度测井曲线对储层岩性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16.
拖市油田位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内,断层发育,构造破碎,原三维地震资料质量差,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成效。根据该区地质特点,在高精度地震资料采集基础上,采用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思路,以解决地震资料成像和圈闭构造描述的难题,选择处理模块,以提高复杂断裂带的成像效果,建立复杂断裂带的地质模式,提高圈闭识别和描述精度,获得良好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分析,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影响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一是油源是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二是断裂活动和期次控制了构造圈闭的形成,沟通了生油层和储层;三是沉积相奠定了成藏的有利区带;四是储层控制了油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江汉盆地油藏储层属于盐湖相沉积,已开发的油田主要开采砂岩油藏;另一方面,在潜江凹陷潜江组地层中已发现鲕状灰岩储层。在研究了鲕状灰岩储层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应加强油区内及周缘的鲕状灰岩的测井、中途测试、试油的综合识别研究,扩大在江汉盆地其它凹陷中鲕状灰岩的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