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光催化净化室内空气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涛 《山西化工》2003,23(2):72-74
应用纳米多功能光催化涂料可降解室内空气中甲醛、苯、氨等污染物。实验中,在13m^2的密闭室内、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检测,5d后各种污染物浓度均降到国家标准以内。  相似文献   

2.
万才超  焦月 《广东化工》2013,(16):132-133
挥发性有机物(VOC)是室内空气污染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光催化技术在净化室内空气上具有良好的优势。文章阐述了光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光催化技术在净化室内空气上的研究进展,并对光催化技术的未来发展作了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3.
光催化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炽涛  陈爱平  古政荣 《净水技术》2002,21(1):16-17,2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水污染的日益加剧 ,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随之而来产生了许多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饮用水深度净化有多种方法 ,但是它们都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兴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光催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室内空气污染与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庄  张夏宁  李孝林 《广东化工》2012,39(16):116-117
随着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型合成建筑装潢材料不断涌现——尤其是大量新型建筑材料和涂装材料在装修中的广泛使用,引起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建筑材料的不断封闭化使室内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容人类所忽视的室内环境质量问题也随之产生。对人类健康以及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究与应用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孔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处理含CH3-Hg+废水。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降解甲基汞(CH3-Hg+)的最佳条件,研究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降解汞污染物的机制。结果表明:多孔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0 g/L,紫外光源照射,光照强度设置为168 mW/cm2,不添加甲醇溶液,设置反应pH=7,反应60 min达到平衡,此时多孔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对CH3-Hg+的降解吸附能力达到最大,CH3-Hg+去除率达到100.00%。  相似文献   

6.
吸附-光催化氧化净化甲醛废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活性炭纤维为吸附剂,将过渡金属离子掺杂修饰技术制备了高活性TiO2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对低浓度的甲醛进行吸附——光催化氧化试验研究,分析了催化剂的用量、光照时间、浓度等因素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和ACF(活性炭纤维)重复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凝胶态光催化材料即可利用吸附快速去除水中污染物,又能避免粉末材料或纯吸附剂回收和再利用困难问题。通过明胶(GEL)、壳聚糖(CTS)与戊二醛间交联负载Bi/BiOI/TiO2,得到有自洁性的凝胶材料BBT/GEL-CTS。利用XRD、SEM等获得组成和结构,并研究吸附-光催化协同去除水中甲基橙(MO)性能。结果表明,明胶:壳聚糖:催化剂=2:1:1,戊二醛质量分数2.5%,且投加量8 g/L时,呈现最优性价比。在300 W氙灯照射下,120 min内对MO的吸附-光催化协同去除率达93.58%;3次循环活性仍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粗氧化锌和冰乙酸为原料,采用炭吸附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粉体。通过热重/差热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等对所得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物相、微粒尺寸及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炭黑的吸附有效阻止了纳米氧化锌在制备、干燥以及焙烧过程的团聚和烧结,600 ℃焙烧制备的催化剂颗粒均匀,分散性好,团聚较少,平均晶粒尺寸为20 nm,比表面积约为85.25 m2/g。纳米氧化锌作光催化剂对甲基橙进行光催化降解,在60 min内降解率为97%。  相似文献   

9.
由于CO2的过量排放而引发的温室效应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将CO2还原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其步骤包括吸收入射光子;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分离和转移;CO2分子在表面上的吸附、活化和转化。基于MgO可增强CO2在表面的吸附进而促进后续的光催化还原,介绍了光催化还原CO2的机理以及MgO在CO2还原与吸附等方面的应用研究。MgO表面化学吸附的CO2分子变得不稳定,其反应活性高于线性CO2分子,因此显著提高CO2的转化效率,可见其在CO2吸附与转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关于二氧化钛光催化在室内环境净化中的应用研究,初步探讨了目前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净化室内环境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认为结合光催化剂的不同利用方式及其开发出的多种光催化产品,将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技术在室内环境净化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将光催化技术与室内装饰产品的结合、开发出自身具有光净化功能的环保型装饰产品将是光催化技术在室内环境净化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光催化净化空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羽堂  马程 《现代化工》2007,27(6):15-18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气相污染物净化技术。综述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气相污染物的氧化机理,分析了气相光催化氧化反应器设计及该技术在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病毒、细菌和微生物等许多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UiO-66系列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因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结构、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类半导体特性而广泛应用于污染物的吸附和催化领域。文中指出:液相有机污染物主要通过物理吸附、静电、氢键、π-π相互作用被UiO-66基材料吸附去除,同时由于电性等性质差异,UiO-66基材料可从性质差异显著的多种有机污染物中选择性吸附污染物,而气相有机污染物主要通过氢键或UiO-66基材料孔道被吸附去除,同时环境中的水汽对污染物的吸附去除具有显著影响;针对光催化,由于载流子的快速复合,纯UiO-66基材料具有较低的光催化活性,通过与半导体材料复合可显著提高材料载流子分离速率,同时活性位点高度均匀分散在UiO-66基材料表面,利于光的激发及污染物与活性位点的充分接触,进而显著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与此同时,本文也提出了UiO-66基材料在有机污染物吸附和去除中的不足之处。最后展望了UiO-66基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肖康  王琼 《化工进展》2021,40(10):5747-5771
吸附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现有系统完善,且一次性固定投资小,被广泛应用于室内气相污染物的净化处理。本文简单综述了吸附法在净化室内甲醛方面的研究,从原生碳吸附剂、改性碳吸附剂、无机非碳基吸附剂和有机非碳基吸附剂几个方面介绍了不同类型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对比了吸附性能,简要介绍了甲醛与吸附剂表面的作用机理,并详细总结了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指出整体上改性碳吸附剂性能最优,其他类型吸附剂之间差异不大,并与商品吸附剂没有明显差别;吸附剂结构和表面物化性质是影响吸附效果的首要因素,其织构特征、表面酸碱性、表面含氧/含杂原子官能团以及表面第二相等均对吸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评述了吸附条件如甲醛浓度、吸附温度和湿度、吸附剂粒径等同样影响最终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权  李飞  张勇  侯鑫  兰力强  鲁丹 《工业催化》2012,20(10):1-7
综述了吸附法、植物净化法、空气负离子技术、化学反应法、光催化法以及热催化氧化法等室内甲醛污染控制技术。其中,热催化氧化法尤其是室温催化氧化法在不用外加光源和热源情况下即可催化甲醛完全氧化,便于集成到空气净化器或通风空调系统中,适用范围广,被认为是空气净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催化剂作为室温催化氧化技术的核心,开发高效稳定、廉价易得的室温应用催化剂将成为室内甲醛污染控制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UV/TiO_2光催化技术在TiO_2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将烟气中Hg~0氧化脱除。利用自制的UV/TiO_2氧化试验台研究了影响Hg~0去除率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和有紫外灯情况下可脱除少量Hg~0;Hg~0去除率随催化剂活性组分含量的增加而上升,但上升速率逐渐下降;在温度(50~200)℃范围内,Hg~0去除率无明显变化;Hg~0去除率随着Hg~0初始浓度的升高逐渐下降;Hg~0去除率随着烟气中氧含量先上升后趋于不变。UV/TiO_2氧化工艺脱汞可为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廖正祝  田红 《洁净煤技术》2021,27(1):155-168
煤化工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气体成分复杂且有毒有害,为了避免煤化工VOCs及其光化学产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通过分析VOCs气体的排放控制及处理技术,指出煤化工VOCs吸附技术是可以控制VOCs排放、回收吸附材料及回收有价值VOCs的经济、有效的VOCs去除技术。通过分析煤化工VOCs吸附的物理与化学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解吸附的过程与方法,对常用的吸附材料的改性研究及发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比不同吸附装置的结构、吸附特点及优缺点,将煤化工VOCs吸附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组合实际工程应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展望了吸附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有吸附材料的结构特性、表面化学性质及亲疏性热稳定性等物理化学特性,被吸附物质VOCs的分子特性、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吸附质之间的相互竞争、吸附环境等;物理吸附过程包括外表面传值吸附阶段、内部表面扩散阶段、不同孔径孔隙之间的平衡阶段;吸附剂微孔提供了主要的吸附位点,而中孔及大孔则增强了VOCs的扩散通道。吸附材料经过适当改性具有优异的VOCs吸附能力;采用H2O2浸渍法改性可提高活性炭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吸附能力增强;采用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等改性使活性炭表面具有含氧基团,增强活性炭对氮的吸附能力;用碱性氢氧化物改性的活性炭增加了比表面积,用酸改性可增加表面官能团,用KOH活化可获得更好的孔隙率。需要针对VOCs种类、浓度、流量及排放量等特性选择适合的吸附装置。吸附技术是控制煤化工VOCs排放和回收有价值VOCs再利用的经济、有效且具有前景的技术,可与其他技术组合处理VOCs气体,进行有利用价值VOCs气体的回收利用,实现VOCs废气排放达标。吸附技术未来研究重点是吸附材料改性(或定向改性)、新型改性方法及新型吸附材料研究、高效低成本吸附装置研究、多组分吸附质同时脱除研究,并提出了多组分VOCs吸附及解吸附的复合吸附装置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当前用于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特点及其危害,阐述了室内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主要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并详细阐述了各净化技术的优缺点、应用以及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情况,最后就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