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鞍钢新1号高炉(3200m3)的3座热风炉和11号高炉(2580m3)4座热风炉中的3座均采用了DANILIE CORUS 公司的高风温长寿命内燃式热风炉技术,热风炉设计一代寿命25年,设计风温1200~1250℃.  相似文献   

2.
高风温是高炉降低焦比、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长期以来,国内外都在努力发展高风温。如日本、西德目前使用风温多数在1250℃左右,最高风温已超过1300℃。我国先进的高炉,月平均风温也曾达到过1257℃,但近几年来一般在1000~1100℃水平。为了赶超国内外先进风温,1976年鞍钢六高炉大修时,将原有内燃式热风炉改为外燃马琴式热风炉。上部高温区使用了硅砖,并配置有陶瓷燃烧器,设计风温1250~1300℃。由于使用低热值的高炉煤  相似文献   

3.
鄂钢5号高炉内燃式热风炉出现隔墙倒塌、拱顶掉砖等问题,严重影响风温水平。因内燃式热风炉有其固有缺陷,为有效提高风温,强化高炉冶炼、节能降耗,本工程利用现有空地新建一座顶燃式热风炉[1]。形成3座内燃式+1座顶燃式热风炉模式,为今后3座内燃式热风炉大修提供条件。本工程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新老热风管对接上,因高炉休风时间短,热风管道内温度高,且需切除老热风管的封头,再实现新老管道对接,所以施工难度很大。本工程为今后热风炉改造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为炼铁行业老厂实施节能、降耗、高效技术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太钢3号高炉热风炉管道设计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晋安  张晋生 《炼铁》2001,20(3):46-47
1 概述 太钢3号高炉有效容积1200m~3,高炉配备3座热风炉,最初3座热风炉均为考贝内燃式,1991年将3号热风炉扩建成为改进型内燃式。1998年12月27日,3号高炉2号热风妒由于设备老化,出现崩裂事故,仅靠1、3号热风炉维特生产,送风温度在800℃左右,日产生铁1800 t左右,比事故前下降了600 t,因此公司决定热风炉易地大修,新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设计建造了外燃式、顶燃式热风炉.这是我国热风炉技术改造上的重大变革. 然而我国90%的高炉是采用传统的内燃式热风炉.这种热风炉的通病是:当风温达到1000℃以上时容易发生拱顶裂缝、火井倒塌、掉砖、甚至短路,其寿命大大缩短.我公司九号高炉热风炉于1964年进行大修,年末投产,1965年平均风温1204℃,开炉不到一年就掉砖严重,曾多次补修和更换火井内环砖,风温亦只能维持在900℃左右.于1973年~1974年对三座热风炉先后进行了大修(燃烧室,格子砖全部更换,3~#热风炉还换了铁篦子).为了克服上述弊病,鞍钢从1974年开始陆续对二、四号高炉内燃式热风炉进行改造,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于1981  相似文献   

6.
《炼铁》2015,(4)
马钢3号高炉3座内燃式热风炉大修3年后,发生火井隔墙开裂、耐材倒塌、燃烧器堵塞等现象,严重影响高炉风温,尽管多次休风对燃烧器进行清理,风温水平仍持续下降。为此,提出了热风炉在线改造的方法,即:在高炉不停产情况下,先新建1座4号顶燃式热风炉,再在线分别对2、3号热风炉进行顶燃式改造,1号热风炉则永久停用。与此同时,对热风炉平台、管道、电控系统作相应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庭栋 《武钢技术》2002,40(3):21-23
武钢1号高炉扩容大修技术改造,热风炉系统设计主要围绕高风温,长寿等目的进行,采用了总管掺烧转炉煤气,提高废气温度热煤气和助燃空气,烟气CO及O2含量分析与控制,霍戈文高油内燃式热风炉等新技术,热风炉设计寿命约为两代高炉寿命,风温1250℃。  相似文献   

8.
鞍钢10号高炉第五代大修后其炉容由1627m~3扩大到2580m~3。为适应改造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需要,新建4座大型新日铁外燃式热风炉,设计风温1200℃,拱顶及高温区采用硅砖砌筑,上中部格子砖及大墙  相似文献   

9.
鞍钢新5号高炉2008年大修过程中,在热风炉系统采用了助燃空气、高炉煤气双预热技术。助燃空气预热是通过建2座卡普金式顶燃式预热炉来实现的,高炉煤气预热是通过在热风炉烟道上设置一台管式换热器回收烟气余热来实现的。这种双预热技术实现了在使用100%高炉煤气条件下达到风温120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上海梅山冶金公司的1号高炉热风炉改建工程由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于1986年竣工投产。1987年平均风温水平达1100℃多,1988年第一季度为1080℃(因热管待清灰,风温偏低),该热风炉使用纯高炉煤气烧炉。设计中设有热管换热器利用烟气余热予热助燃空气,取得了提高风温50℃的效果。该厂1号高炉热风炉改造工程具有投资省、效益好的优点。1号高炉热风炉改造是把已生产多年的原考贝式热风炉改造成改进型内燃式热风  相似文献   

11.
吴秋延  袁熙志  蒋钧  陈凤联 《炼铁》2005,24(3):34-35
攀钢1号高炉热风炉大修时由传统考贝内燃式改为改进型内燃式,并增设一座热风炉,改造后送风温度达到1200℃。  相似文献   

12.
安阳水冶铁厂在1969年2月24日建成我国第一座外燃式热风炉,五年多来正常运行,至今未发现有较大的故障。生产实践证明,外燃式热风炉克服了内燃式热风炉的“先天性”缺点。该厂热风炉改造前,一号高炉的风温一般稳定在800~850℃,改成外燃式后,风温可以稳定在1050℃,最高达到1180℃。  相似文献   

13.
唐兴智 《冶金能源》2003,22(5):32-35
介绍了鞍钢新一号3200m^3高炉高温长寿型内燃式热风炉的炉衬结构及设计特点,供国内传统的内燃式热风炉技术改造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树芳 《炼铁》1998,17(5):49-50
1 热风炉状况 2号高炉原有传统形式的内燃式热风炉(考贝式热风炉)3座,自1971年9月投产以来,经过了多次中修和大修。虽然中修或大修后短期内风温可达到1100℃,但不到二年便逐渐出现烧不进煤气的现象,并且风温逐年降低。检修时发现:拱顶耐火砖破损甚至掉砖;燃烧室隔墙倾斜,局部塌陷;整体格子砖柱上部呈“锅底形”下陷,并呈“麻花状”扭曲,顶部格子砖烧损渣化、粘结,格孔变形堵塞;  相似文献   

15.
王庭栋  冷承华 《炼铁》2002,21(4):31-33
1 引言 武钢1号高炉第一代是按前苏联1386 m~3高炉标准设计的高炉,配有3座传统内燃式(考贝式)热风炉。1999年5月14日,1号高炉停炉进行大修,大修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技术改造,炉容由1386 m~3扩大至2200 m~3。受场地限制,热风炉易地新建,由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的钢铁企业中,不仅老企业多,而且中、小型高炉所占比重太。在对它们大修造改时因受原有平面布置、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都采用外燃式或顶燃式热风炉来提高风温。近三年来,我厂通过2号、4号两座高炉(容积294m~3)大修改造的实践,对提高风温作了初步尝试,达到了预期目的。实践证明,改造原有热风炉与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是改造现有中、小型高炉内燃式热风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厂一号高炉,扩容后容积为160m~3,配三座内燃式热风炉。由于只有单一高炉煤气烧热风炉,以前使用金属套筒式燃烧器,风温很难提高。为此,1986年乘一号高炉大修扩容之机,将原热风炉金属套筒燃烧器改为陶瓷燃烧器。1987年2月投产。这座自己设计,配合制作,自己烘烤的陶瓷燃烧器经过半年的使用,情况良好。为了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对其制作烘烤与使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沙钢炼铁厂现有3座2 500 m3高炉,每座高炉配备3座内燃式热风炉,送风温度约1 180℃。为提高风温及现有热风炉改造做准备,决定每座高炉增加一座顶燃式热风炉。改造后,每座高炉配备4座热风炉,采用交叉并联的送风制度,送风温度1 250℃。  相似文献   

19.
《炼铁》2016,(5)
对韶钢8号高炉内燃式热风炉本体及管系的检测与治理进行了总结。采用红外热成像检测、高温内窥镜检测和热风总管耐材沉降勘探钻孔检查等方法,确认了热风炉本体及管系内部耐材存在的问题。通过针对性的治理,提高了热风炉本体和管系的风温承受能力,风温平均上升到了1165℃。8号高炉热风炉本体及管系的治理实践表明,使用高强度陶瓷浇注料加压浆,是目前利用高炉定期维修机会处理管道耐材沉降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0.
孙希文  陈铭铨 《炼铁》1999,18(3):33-35
1 前言 攀钢2号高炉(1200m~3)为钟式炉顶,配有3座内燃式热风炉,加热面积为81m~2/m~3。炉役后期,热风炉格砖孔堵塞严重,燃烧煤气量明显下降,风温下降,1997年2月风温仅能达到820℃。为减小热风炉检修工期对高炉生产的影响,提前检修1座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