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纳米X型沸石制备及其在镍废水吸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纳米级X型沸石分子筛,并采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X型沸石分子筛对Ni^2 的吸附.考察了纳米X沸石分子筛用量、pH值、接触时间和温度对Ni^2 的吸附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0.03g纳米X沸石分子筛用量在pH约为5.0,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5min,去除率达到98.25%.最大吸附量可达150mg/g.采用1mol/L的HCl能较完全洗脱纳米级X型沸石分子筛所吸附的Ni^2 .表明纳米级X型沸石分子筛能循环使用,可应用于含镍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以4A和13X分子筛为吸附材料,考察废水pH值和Cd2+初始浓度等对Cd2+去除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分子筛对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4A和13X分子筛投加量为0.16 g/L、废水pH值为5、Cd2+浓度为20 mg/L时,Cd2+去除率达到95%以上;分子筛对Cd2+的去除机理以离子交换吸附为主,交换出来的Na+与分子筛吸附的Cd2+摩尔浓度比为2;在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4A和13X分子筛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Lagergren二级速率方程,计算的饱和吸附容量 Q0分别为150.15、163.67 mg/g ,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2分别为2.45×10-3、3.96×10-4 g/(mg · s)。该吸附反应是一种单分子层反应速度较快的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3.
含镍废水的氢氧化镁净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氢氧化镁作为吸附剂处理含镍酸性废水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镍去除率高。处理后废水中镍含量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氢氧化镁对Ni^2 的饱和吸附量达1.2267g/g。氢氧化镁回收后。经轻烧处理变成氧化镁,仍可以处理含镍工业废水,且可多次使用。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和吸附产物的粉末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Mg(OH)2对Ni^2 的吸附为典型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邯郸钙基膨润土及其钠化改性土对模拟废水中Ni^2+的吸附行为,探索了膨润土用量、吸附时间、pH值、初始离子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Ni^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所用两种膨润土对Ni^2+的吸附在15min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率随溶液pH值的增大、吸附剂用量的增加、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钠化土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钙基土,Ni^2+的去除率可达96%以上;经钠化土处理后废水中的Ni^2+浓度为0.825mg/L,低于国家排放标准1mg/L。  相似文献   

5.
以Nax型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将Nax型分子筛浸渍到Ce^3+溶液中,利用改性后的分子筛对汽油中噻吩去除的效果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中考察了改性分子筛的用量、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和搅拌速度对去除噻吩的影响,并且比较了改性前后分子筛吸附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e^3+改性分子筛在吸附噻吩1h后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13.1mg/g,且初始浓度越大,搅拌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搅拌速度太快,反而不利于对噻吩的吸附.  相似文献   

6.
氢氧化镁作为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近年来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对氢氧化镁净化酸性含镍(Ⅱ)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氢氧化镁用量、混合反应时间、温度及pH对镍(Ⅱ)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含镍(Ⅱ)污水的处理,操作简便、去除率高,可达99%以上。在镍(Ⅱ)离子浓度低于60mg/L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式,饱和吸附量为12.41mg/g。  相似文献   

7.
微波酸化K2Ti4O9,正十二胺微波胺基化改性H2Ti4O9,获得正十二胺柱撑的层状钛酸材料.研究了其作为吸附剂,pH、初始染料质量浓度、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直接湖蓝5B偶氮染料吸附的影响,确定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法改性钛酸钾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pH为2~4,脱色时间为40min,吸附剂用量为1g/L,温度为40℃时饱和吸附量最大,达到1333mg/g,吸附等温式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8.
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硅胶负载氧化锆的吸附除氟性能,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投加量、初始浓度以及不同温度和不同初始浓度下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对吸附有很大影响,最大吸附的pH值为3~4.吸附速率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200min内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计算的吸附平衡常数为1.31L/mg,饱和吸附量为7.46mg/g,表明该吸附剂对氟有较大的亲和力和高的饱和吸附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法制备改性分子筛,并用XRD、BET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间歇静态吸附法和连续动态吸附法考察吸附剂在模拟液态烃中对二甲基二硫醚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4A分子筛复载金属离子后脱硫效果顺序为4A〈Cu4A〈C04A〈Ag4A〈AgC04A,复配型AgC04A分子筛吸附剂在相同条件下脱硫效果最佳。当Ag’离子交换浓度为0.1mol/L时制备的复配型AgC04A分子筛具有最好的脱硫性能,在间歇静态脱硫实验中剂油比为O.02g/ml、吸附时间为1h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其饱和吸附硫容为3.76mgS/g,脱硫率高达95.74%;连续动态吸附实验中液态烃空速为0.5h。时可达到最佳吸附状态,脱硫率高达97.95%,饱和吸附硫容为5.71mgS/g。吸附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再生性,再生后的静态吸附脱硫率可达93.95%。  相似文献   

10.
凹凸棒石粘土经酸化、水热晶化合成MCM-41分子筛并对其进行了氨基改性。采用XRF、XRD、SEM、TEM、FT-IR和N2吸附-脱附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模板剂和NaOH浓度、晶化温度和时间对MCM-41分子筛合成的影响以及氨基改性后对单宁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浓度为10%、NaOH浓度为0.4 mol/L、晶化温度100℃、晶化时间96h时,所得MCM-41分子筛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最大的比表面积。氨基改性可有效提高MCM-41分子筛对单宁酸的吸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10mg/g。  相似文献   

11.
氨氮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NaY分子筛吸附氨氮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了pH值、分子筛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中共存阳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并获得了分子筛吸附氨氮的吸附容量。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8.55时,分子筛对氨氮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达83.07%;吸附时间对分子筛吸附氨氮的影响不明显;70℃左右时去除率较好;共存金属阳离子均有利于提高氨氮去除率,由大到小依次为:Zn^2+〉Ca^2+〉Mg^2+〉Cu^2+;随分子筛用量增加,去除率增加,吸附容量降低,确定最佳分子筛用量为1.0 g/100 mL;NaY分子筛对氨氮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容量高达210.32 mg/g.  相似文献   

12.
纳米分子筛处理低浓度含氟地下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纳米分子筛在不同条件下对低浓度含氟地下水的处理效果以天津市某地区含氟浓度为4.22mg/L的地下水为原水,分析了不同pH值、不同分子筛用量和不同搅拌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选定的范围内,控制适当的pH值,加大除氟剂投加量,适当延长搅拌时间等均能提高纳米分子筛的吸附容量。在最佳条件下,此种纳米分子筛的吸附容量可达2.2g/kg。  相似文献   

13.
天然高分子吸附剂吸附水中的 Cu2+和Ni2+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更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u2+和Ni2+,采用壳聚糖、泥炭和海藻3种吸附剂对Cu2+和Ni2+进行吸附性能研究。考察了溶液pH、吸附时间、吸附剂的质量浓度和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对Cu2+和Ni2+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作为吸附剂,pH为6,吸附剂的质量浓度为3 g/L,吸附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对Cu2+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可达98%。采用泥炭为吸附剂在pH为6,吸附剂的质量浓度为1 g/L,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对Ni2+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达80%。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菌糠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廉价生物吸附剂去除污水中Pb2+和Zn2+的技术,研究了食用菌菌糠的吸附特性,调查污水pH、重金属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食用菌菌糠吸附剂用量分别为16g/L和12g/L,pH值分别为5和6,初始重金属质量浓度为20mg/L,吸附时间为3h,25℃条件下,达到了最大吸附量,对Pb2+和Zn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79%和88.96%,处理后的Pb2+和Zn2+质量浓度分别为1.442mg/L和2.208mg/L,接近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排放质量浓度1mg/L和2mg/L.食用菌菌糠对Pb2+和Zn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leundlich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用15%氢氧化钠对芦苇进行改性制成芦苇吸附剂,并进一步研究了该吸附剂对印染废水中Pb^2+的吸附过程。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pH值以及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Pb^2+为40-160 mg/L的模拟废水中,吸附剂用量为2 g/L、粒径为150μm、pH值为4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吸附12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去除率最高可达95%以上。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等温方程较好地拟合,改性芦苇对Pb^2+的最大吸附量为144.1 mg/L。  相似文献   

16.
对改性玉米秸秆对水体中重金属Pb2+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浓度≤30mg/L的Pb2+的水体中,当改性秸秆的加入量为0.2g、pH值为6.0~8.0、温度为298K时,经过40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且Pb2+的吸附率为94.57%,吸附量为9.01mg/g.采用双常数方程拟合该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特征曲线,R2为0.867 7;其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和Temkin方程很好地拟合,其中Langmuir方程拟合得最好(R2为0.996 6),最大饱和吸附量为9.12mg/g.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3种不同型号的碳纳米管(MW、LMW和SW)的胆红素吸附性能。X射线衍射(XRD)谱图显示,3种碳纳米管的管径大小排序为LMW>MW>SW。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测试(BET)结果表明,MW型分散性最好,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最大的孔径和孔容。胆红素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7 ℃、吸附时间为40 min时,碳纳米管吸附胆红素的性能最佳。当胆红素质量浓度大于0.5 g/L时,MW型碳纳米管吸附容量最大,最大胆红素吸附量达到208 mg/g。增大NaCl浓度、牛血清白蛋白质量浓度和提高pH均不利于胆红素在溶液中的吸附。与传统吸附剂相比,3种碳纳米管对胆红素均表现出吸附时间短、吸附容量大的优良性能,为后期制备碳纳米管共混微滤膜及其吸附胆红素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