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焊接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针对以往有线和无线焊接通信系统不易安装升级、抗干扰能力弱、数据传输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蓝牙通信的焊接电源数字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以TMS320F28033 DSP芯片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设计了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采样电路、脉宽调制信号放大电路、CAN通信等外围电路,组成了一套焊接电源数字化控制硬件系统。以片上系统CC2540作为蓝牙通信的核心,设计了采用蓝牙4.0协议传输的焊接过程信号无线通信模块,通过蓝牙无线数据传输实现人机交互。无线通信测试结果表明,DSP数字焊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焊接过程信号的远程无线传输功能,通信距离远,且数据传输稳定。  相似文献   

2.
史艳红  张玉杰 《机床与液压》2015,43(22):131-134
介绍了基于Zig Bee和Lab VIEW技术的多地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方法。系统由以STC89C52RC单片机、ZigBee无线数据收发模块DRF1605H为核心构成的温湿度测量和无线数据传输以及基于Lab VIEW的监测界面与程序组成。无线数据收发模块与单片机、监控PC间采用串行通信,实现温湿度测量、监测与报警。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准确地、同步地实现现场的、远程的多地温湿度监测和报警,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自动气象站节点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自动气象站布线复杂、成本高、维护不方便等情况,介绍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自动气象站节点,阐述该自动气象站节点的总体设计、硬件结构和驱动程序.该节点以S3C2410作为主控芯片进行数据处理,以CC2420作为无线射频芯片进行数据传输.经测试,使用该节点可降低布线成本,使数据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焊机协同作业时通信布线复杂、成本高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无线倍感网的多焊机控制系统研究.该系统由控制中心、嵌入式网关和若干无线传感节点构成.无线传感节点采集焊接工艺参数,多个节点组成多跳自组织无线网络实现焊接参数的无线传输,参数信息汇集到嵌入式网关后,通过以太网传输给控制中心,实现多焊机实时控制.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解决了多焊机协调工作时参数检测、数据传输、布线难等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得焊接生产更加智能化.  相似文献   

5.
邹兵  张学习  谢云  陈文辉 《机床与液压》2015,43(19):146-150
为实现远程监控大坝的水位信息和终端电池电量,提出了一种基于Zig Bee的无线网络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成功地将水位信息和终端模块的电池电量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利用VC++6.0开发环境实现软件的开发并成功实验,结果表明:将终端采集数据通过Zig Bee无线网络技术上传到GPRS网络再和Internet网络实现联网,实现了和监控中心的通信,从而在监控中心实现对大坝安全数据的统计采样、数据采集、查询式监控。  相似文献   

6.
娄鹏  李文强  卢光建 《机床与液压》2014,42(14):119-123
针对飞机研制企业的空压站内各设备独立运行、分散式人工操作及监控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组态王和PLC技术的空压站实时检测、诊断、报警和控制的方案。研究了以PC和PLC为核心的硬件整体结构,并完成基于组态王的集中监控和报警软件系统开发。该系统中PC与空气压缩机控制器之间采用Modbus协议通信,数据传输速率为19.2kB/s;PC与控制柜内PLC、冷却循环水PLC之间采用MPI通信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57.6 kB/s。将两种总线技术进行结合,使控制滞后和远程监控失效问题得到解决,提高了监控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Bluetooth嵌入式应用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玉红 《机床与液压》2005,(10):154-156
介绍了Bluetooth模块的特性,提出了Bluetooth嵌入式应用模型,并以单片机或DSP作为嵌入式控制器构成应用系统,对嵌入式应用系统的硬件和基于Bluetooth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控制软件进行了设计,该Bluetooth嵌入式系统可方便地嵌入到各种应用系统、数据采集或工业控制系统中,实现无线数据传输、交换和测控功能。最后介绍了Bluetooth系统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设计以PC/104嵌入式模块为主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实现电路扩展、电源转换、电机驱动、感知、人机交互等功能;并对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研究,实现移动机器人的无线遥控和无线串口通信;通过实验对移动机器人进行整体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机器人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宾涛 《电焊机》2013,43(1):15-18
针对CAN总线技术在数据传输中具有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并能构成分布式系统和成本低等优点,设计了以CAN总线为通信、以ARM为控制芯片的数字化CO2焊接电源系统。实现了整个焊接系统的运行数据与CAN总线控制电路的通信,以及CAN总线与上位机的通信等。根据CO2焊接工艺的特点,编程实现了整个焊接系统的数字化控制。详细说明了CAN总线电路、CAN总线的通信协议设计。本研究对实现焊接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郑美茹 《机床与液压》2016,44(2):199-202
为保护操作者的安全、防止切削液的外漏等,现代数控机床都安装了防护罩壳,这给现场在线监测的传感器布线、布点造成了困难。针对传统有线振动传感器在密闭防护罩壳内存在布线、布点困难和功耗高等问题,研制基于Android系统和CC2540单片机的无线振动测量仪。通过Android系统和蓝牙实现了仪器的在线参数设置和无线传输、实时数据显示和存储功能,无线传输有效地解决了传感器布线问题。以CC254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测量模块完成了信号预处理和采集,该单片机自带低功耗蓝牙模块与Android系统实现全双工通信并将数据存储在TF卡或者云空间内。实际测试表明:该仪器能实现对振动加速度信号的精确测量,并通过单片机内部自带低功耗蓝牙模块与Android手机准确到收发数据、存储数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为其他新型无线测量设备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夏冉  朱玉川 《机床与液压》2014,42(17):109-111
作为舰载无人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机的发射环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无人机系统的作战效能。为了提高无人机发射效能和非战时维护贮存能力,针对舰载小型无人机系统,提出了一种舰载箱式无人机发射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贮运发一体结构,由大型贮运传动箱体、发射平台以及推拉机构组成,贮运传动箱体由机械框架结构和气动及液压系统组成,由PLC控制实现传动自动化可视化;发射平台由二自由度位置伺服系统构成,采用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驱动,从而使系统可获得舰体摇摆状况下的高精度传动与发射;推拉机构的设计,使得发射平台可以在两个贮存箱体之间切换,实现多箱无人机共用同一发射平台,减小系统占据舰艇空间。该系统可有效提高无人机维护保养能力和发射效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Auto CAD平台,采用VLISP和VBA交叉编程技术,实现模具标准件库系统的开发。讨论了在开发中的系统结构设计、工程数据处理、数据交互传输技术等问题,并给出了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3.
在机床主传动系统优化设计中,首先运用分级模块式设计方法进行机床主传动系统传动方案的优化。在此基础上,运用优化设计中的内点惩罚函数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问题后,用共轭梯度法进行机床主传动系统中零件参数的优化。采用以上优化过程和方法可使机床主传动系统方案达到最优,同时可提高设计精度、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4.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是一种多功率流无级传动系统,具有无级调速、高效率的特性,是大功率车辆较理想的传动形式.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等比式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对其无级调速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多段液压机械储能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储能式多段液压机械传动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创建协同设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SolidW orks的二次开发创建协同设计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开发的工具、方法以及模型特征提取、数据交换、数据的网络传输等关键技术,并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协同设计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逆向工程系统的分布式早期协同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充分对比CAD模型和三角网格模型优劣的基础上 ,提出基于逆向工程进行分布式早期协同设计 ,并建立了系统框架。系统利用逆向工程快速获取产品数据的优势 ,以其输出的三角网格模型为基础 ,通过建立多分辨率模型与增量传输机制实现用户驱动的产品 3D模型的远程实时动态观察 ,并以特征作为处理的基本单元 ,实现异地同步协同设计。系统可跨平台支持多个异地设计端点的协同。  相似文献   

17.
李湘伟 《机床与液压》2019,47(10):64-66
提出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双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设计方法。它采用液压传动技术控制机械结构进行车辆的升降和移动。主要研究内容有立体车库的总体设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以及PLC编程等。该系统已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离散型车间在检测过程中信息不透明、数据传输不及时的问题,设计一个面向检测过程的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对零部件检测车间实时监控系统的检测过程模型、系统体系架构、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功能模块及软件系统5个方面进行设计,完成了对车间人员、物料、设备、质量和环境的实时监控,提升了离散型车间检测过程的监控水平,实现了车间信息的实时传递,有利于决策人员对检测全局的把控以及减少设备的非增值时间。通过某航空企业项目实践,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我国当前列车轮对的检测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列车轮对踏面电磁超声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将电磁超声检测技术与FPGA应用技术相结合,采用基于FPGA的可编程片上系统技术,实现了电磁超声信号发射/接收、数据采集、微弱信号检测以及存储显示等,充分发挥了FPGA在运算速度和设计灵活性上的优势。试验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可在列车运行速度〈20km/h时成功检测出轮对踏面上深度〉2mm的人工缺陷。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AT89C51RC单片机和RTL8019AS网络驱动芯片的以太网数据采集器的设计方案,介绍其软硬件结构.重点介绍系统软件各个子模块的设计.数据采集器以AT89C51RC为核心,嵌入TCP/IP协议栈,实现对智能仪表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以太网传输等任务.该数据采集器的功能已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系统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