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魏志刚  张维东 《通信技术》2010,43(7):178-180
在WCDMA和CDMA2000组成的共存系统中,邻频干扰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分别从上下行链路两个方面理论分析了由CDMA2000系统引起的邻频干扰对WCDMA系统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距离、干扰移动台数、两系统之间的保护带宽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WCDMA基站的最小允许接收功率和WCDMA移动台的SIR,从而导致系统容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CDMA2000、TD-SCDMA和WCDMA技术为代表的3G技术商用步伐不断加快,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3G利用频率资源的复杂调制和编码等技术.极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带宽和效率。但是大量基站的共存以及部分不合格设备的流入,造成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干扰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排查和解决干扰,就需要对基站进行现场无线电设备测试。  相似文献   

3.
陈晓峰  何苗 《通信管理与技术》2004,(2):C001-C002,C004
3G标准定义了五种技术,包括了CDMA,cdma2000.TD~SCDMA,UWC-136和DECT。其中WCDMA,cdma2000.TD-ScDMA为主流技术,主要区别在空中接口(UU)部分,其余部分的网络逻辑架构基本相同,因此针对3G的移动传输网可独立进行规划和建设。移动系统主要分为两个层次:无线接入网络层(RAN),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BSC)和基站收发  相似文献   

4.
张迪  田元锁 《通信技术》2010,43(8):217-219
分析了3G之间的干扰问题,主要是TD-SCDMA对WCDMA、CDMA2000的干扰。通过对终端和基站干扰的分析以及对干扰强度的计算,得出了减少干扰的措施。同时,提出对基站加装带通滤波器的办法,并设计了一种作为WCDMA发射和接收滤波器的波导带通滤波器,以满足一定的插损要求。由于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一定的近似,并通过Ansoft仿真软件对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了带通滤波器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的带通滤波器能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3G系统中WCDMA、CDMA2000和TD-SCDMA以及3G各系统与PHS之间的干扰共存问题.  相似文献   

6.
CDMA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导技术,而CDMA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信令为它们的通信提供了控制作用。从CDMA2000分层结构引出信令可靠传输的各层,介绍了信令各层的传输机制,并提出运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实现移动台信令软件的设计,从而为移动台的综合业务服务提供了软件的可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标 《中国无线电》2004,(10):13-19
本文主要研究3G系统中WCDMA、CDMA2000和TD-SCDMA以及3G各系统与PHS之间的干扰共存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速分组数据(HRPD)系统反向采用了码分多址(CDMA)技术,CDMA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基站的自干扰信号主要来自同一CDMA无线频带移动台的干扰。当使用HRPD的激活用户越多,基站的自干扰情况越严重,反向干扰热噪声抬升值(ROT)越高,当ROT大于一定值时,基站的反向吞吐量将随着ROT的抬升而下降。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测试验证,通过在反向链路上采用干扰消除技术,提高系统反向链路抗干扰能力,从而提升系统的反向容量。  相似文献   

9.
WCDMA、CDMA2000和由中国提出的TD—SCDMA是目前TTU认可的三个主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标准。3G的目标是为了比第二代移动蜂窝系统(2G)提供更高比特速率和更好的频谱效率,以便提供能够更加广泛的数据业务。从双工方式上来看,WCDMA和CDMA2000属于FDD模式。由于这两种技术都是将CDMA技术用于蜂窝系统,其中的许多新思想都是源于现有的CDMA系统,因此两种系统之间就自然而然地有相似之处。另外,融合的过程也使得两种系统的RTT更加接近。本文中将从功能概念和物理层特征简要分析WC—DMA和CDMA2000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且对两种系统的共存干扰情况和各自的部署前景做出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CDMA2000 1X无线上网数据业务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华 《通信技术》2010,43(7):182-183,222
主要介绍了CDMA2000 1X无线上网数据业务的特点。首先介绍了基于移动IP技术的CDMA2000 1X数据业务的通信协议栈,包括移动台与基站接口之间分层协议结构,接着详细分析了物理层的特点、链路接入控制子层(LAC)的RLP协议以及传输层的PPP协议;然后给出CDMA2000 1X无线上网过程中的状态转化,分析无线上网过程中基本信道和补充信道的建立和释放;最后对无线上网过程中的相关信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与WiMAX、WLAN等数据通信技术不同的是,CDMA2000和WCDMA、TD-SCDMA移动数据业务均依靠移动蜂窝网络来开展,由于三者均以码分多址技术为核心,总体看来CDMA2000和WCDMA、TD-SCDMA数据通信技术是殊途同归的.  相似文献   

12.
软切换是CDMA系统采用的一种切换技术。它是指当移动台处于基站小区的覆盖边缘时,会同时收到来自附近不同基站或扇区的信号,移动台的分集接收机同时接收和解调这些信号,并切换到强于当前使用的、稳定的信号上。整个切换过程采用先接后断的方法,在用户没有感觉的情况下,改善了呼叫质量。一般,CDMA系统支持3~6路软切换。例如,当移动台通过软切换同时与3个基站的信号保持通信时,将占用3个基站的资源,包括信道、链路功率、基站与BSC之间的信息量等。占用3个基站的资源,会使投资成本提高,还会影响CDMA?1X上网的速率。因此,软切换和网络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介绍在移动网络CDMA无线基站选址过程中的原则以及问题,针对CDMA2000无线基站的站址获取进行探讨分析。以汕头地区的CDMA基站选址作为案例分析,包括典型区域无线基站选址技术,无线基站选址技术要求,表明网络结构的要求是技术上的首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站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从模拟向数字发展,从窄带向宽带发展,向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无论TD-SCDMA、WCDMA还是CDMA2000,其硬件、软件有很多都是相同的,但是三种基站技术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对于CDMA自干扰系统,WCDMA网络对基站选址有严格的要求。文章对内蒙古联通WCDMA基站选址的原则、要求以及基站选址的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确保基站选址的合理性以及设计变更管理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6.
WCDMA技术是3G标准系列家族中三大主流标准之一,能够实现GSM网络的平滑过渡.本文从WCDMA基站和GSM基站之间的互干扰、链路预算以及容量方面分析了WCDMA基站和GSM基站共站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考虑到WCDMA无线网络与GSM的不同及其特点,对混合组网的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干扰计算(一)IMT-2000 WCDMA对雷达的干扰1.移动台对雷达的干扰本文中我们以移动台的典型发射功率即20dBm进行分析计算。由于移动台可能距离雷达站很近,可采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也可采用ITU-P.452建议的模型。应用公式(3),可得同频工作时,IMT-2000WCDMA移动台与雷达的隔离距离如表5。当IMT-2000 WCDMA移动台与雷达的工作频率相差5MHz、10MHz时,可根据表2移动台的频谱MASK进行计算,也可采用表4的数据进行计算,这时公式(3)中的PTX应使用带外发射功率,其值为PTX-ACLR。由于雷达工作在市区或郊区,其四周将存在大量的手机用户…  相似文献   

18.
朗讯科技 《移动通信》2005,29(10):123-124
在3G技术和市场领域,朗讯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 商用3G网络目前已遍布南北美洲、亚洲、欧洲及大洋洲,在 全球已提供14万多个扩频CDMA基站,其中9万多个具备了 3G能力。 朗讯的3G解决方案包括WCDMA解决方案、CDMA2000  相似文献   

19.
CDM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导技术,而CDMA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信令为它们的通信提供了控制作用。本文从cdma2000分层结构引出令令可靠传输的各层,介绍了信令各层的传输机制,并提出运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实现移动台信令软件的设计,从而为移动台的综合业务提供了软件的可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CDMA系统容量的误区分析及对WCDMA规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码分多址系统独特的技术特点出发,分析了CDMA、WCDMA基站的容量与GSM系统的差别,总结CDMA、WCDMA基站容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各种场景下基站语音业务容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