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东兴宁机械厂生产的稀土镁中锰球墨铸铁的主要性能是:抗弯强度52~55公斤力/毫米~2;冲击值0.9~1.1公斤力/厘米~2;硬度HRC44~48。用中锰球铁制造各种球磨机的仓板、磨球;破碎机的颚板、板锤、各种机窑的颚板。稀土镁中锰球墨铸铁磨球经兴宁钢铁厂使用证明,抗磨能力是碳素钢圆球的1.6倍;仓板的使用寿命相当于高锰钢,经几十家水泥厂使用该球铁产品后反映,水泥生产成本有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贝氏体球铁是一种不加入贵重金属,只加入适量的锰及微量合金元素,并采取相应的热处理方法,而得到金相组织为贝氏体间有少量马氏体和奥氏体的抗磨球墨铸铁。我们根据有关技术开发生产了一种成本低、工艺简便、性能好的贝氏体球铁磨球。 磨球是球磨机上的消耗品,每年我国在冶金、矿山、建材水泥、火力发电等方面消耗的磨球在100万t左右。现国内采用的磨球材质为轧(锻)钢、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多元微合金化对稀土中锰白口铸铁显微组织、机械性能和抗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土中锰白口铸铁加入多元微合金后,组织细化,韧性和耐磨性提高。生产验证表明:含多元微合金的稀土中锰白口铸铁磨球硬度均匀,球耗量低(60~80克/吨水泥),耐磨性是40Cr锻钢球的2~3倍。  相似文献   

4.
以我们新开发的钨合金铸铁磨球为基础,探讨了采用稀土变质处理以提高其使用性能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钨合金铸铁经适量稀土变质处理后,共晶碳化物内网状分布变成断网状分布,磨球冲击韧性显著提高,硬度略有上升,耐磨性明显改善,冲击疲劳寿命显著提高,磨球各项指标达到了甚至超过了高铬铸铁球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磨球是大量消耗的零件,我国年耗量约达20万吨,所以迫切需要降低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目前我国制造磨球的材料种类繁多,有普通灰铁、碳钢、高合金铸铁、球铁等。公认磨损量最低的材料是高铭铸铁,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将其应用于水泥行业  相似文献   

6.
铜-钛合金化球墨铸铁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球铁中添加Cu、Ti元素,以改善球墨铸铁的铸态组织.对所获得的铸态珠光体组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金元素在球铁中的强化作用,可使球铁的强韧性大幅度提高,从而扩大了球铁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7.
铜—钛合金化球铸铁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球铁中添加Cu,Ti元素,以改善球墨铸铁的铸态组织。对所获得的铸态珠光体组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金元素在球铁中的强化作用,可使球铁的强韧性大幅度提高,从而扩大了球铁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8.
魏德强 《机械工程材料》2005,29(12):29-32,55
采用一种新的室温油分级等温淬火工艺获得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研究了硼、铜、锰对贝氏体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球墨铸铁的性能滞后现象,即等温淬火后随时问延长硬度增加的现象。结果表明:硼和锰能提高硬度,降低韧性;铜提高韧性。合理加入合金元素有利于提高贝氏体球铁的性能。贝氏体球墨铸铁有性能滞后现象,其实质是溶质类拖曳作用。  相似文献   

9.
奥贝球铁的热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奥贝球铁在连续缓慢和加热条件下的回火曲线,分析讨论了其回火过程中的变化特点,研究了合金元素Ni不同加入量,等温淬火工艺对奥贝球铁热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贝氏体第一阶段转变结束时,奥贝球铁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合金元素Ni加入量的增加使奥贝球铁的热稳定必降低,奥氏体化温度和等温淬火温度提高可使奥贝球铁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中锰球铁代替部分高锰钢抗磨件的可行性 1.抗磨件的工作条件一般矿山机械抗磨件的工作条件大体上分两类,一类为冲击性磨损,即高、低负荷冲击性磨损;一类为应力磨料磨损,即高应力磨料磨损和低应力磨料高速抛刮磨损。 2.高锰钢的抗磨特性众所周知,高锰钢抗磨能力的优劣随冲击负荷大小而异。冲击负荷大,表面硬化大,抗磨性强;反之,抗磨性差。由此可见,在低冲击负荷下应用高锰钢抗磨件是不合理的,没有充分发挥高锰钢的抗磨特性。经长期生产使用证实:在低冲击负荷下可以用中锰球铁代替高锰钢抗磨件,因为中锰球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不同成分的砂型铸造和水平连续铸造球铁棒材的塑性性能。结果得出,对于普通成分的球铁,铸造方式对压缩变形率影响不大,但对合金球铁,连续铸造棒材的高温塑性要优于砂型铸造。连续铸造棒材可以自由锻造成各种形状,可以模锻成球。可利用锻造后的余热进行热处理,经盐浴等温后,可达σ b=1420MPa,δ=8.7%,α K=118J/cm2的优异综合性能。连续铸造棒材的成分偏析小。锻压后,内部的石墨变成条状;铁素体沿石墨分布呈相应条状,并且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a bainite/martensite (B/M) dual-phase ductile iron was fabricated by combining alloying and a controlled cooling heat-treatment. The microstructur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wear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The ductile iron containing 3.2–3.8 wt.% carbon was alloyed with 2.5–3.0 wt.% manganese and 2.5–3.0 wt.% silicon. In general, manganese is no more than 0.7 wt.% and silicon <2.5 wt.% in commercial grade lower-bainite ductile irons. So, manganese contained in the ductile iron in this work is several times higher, and silicon slightly higher.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phase transition in the ductile iron during the heat-treatment, its 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 (CCT) curve was determined. The controlled cooling heat-treatment process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CCT curve, which included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was water quenching of the sample rapidly from the austenization temperature to a temperature below 350°C in a few minutes. The second stage was heat preservation of the sample from the spraying end temperature to 200°C in 2 h. The last stage was air cooling of the sample from 200°C to R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matrix of the ductile iron had a microstructure of bainite, martensite and a little retained austenite. The hardness and impact toughness of the heat-treated ductile iron were HRC 51.5 and 21.7 J/cm2, respectively. The high values of the hardness and toughness were attributed to (1) the refined structure, (2) the presence of B/M dual-phase and (3) the presence of retained austenite. The impact abrasiv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B/M ductile iron was observed to be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a high chrome cast iron, and twice that of Mn13 steel.  相似文献   

13.
低碳球墨铸铁石墨核心的组成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球墨铸铁是经SX变质剂处理以后获得的一种新材料,其中的石墨细小、圆整、分布面广;对其石墨球进行了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低碳球墨铸铁中的石墨是以锰、钙等的硫化物与氧化物作为基底形核并长大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郭红  刘佐民 《中国机械工程》2007,18(9):1020-1023,1027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和湿式研磨法,以铅为对象探讨了制备软金属纳米粒子体的工艺方法和研磨机理。研究表明,软金属研磨时,研磨粒子体应力状况的控制非常重要。采用了低转速、小磨球和长时间的特殊研磨工艺,以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的二甲基硅油作为研磨介质,研磨出分散均匀的纳米级软金属颗粒和硅油复合胶体。  相似文献   

15.
用稀土中锰白口铁材料制造的衬板类零件在非强烈冲击、高应力凿削磨损工况下,抗磨性能比普通高锰钢、中锰球铁高1~2倍。本文就球磨机、粉碎机等衬板类零件对使用性能的要求,分别从材料成份设计、变质处理、热处理等角度介绍如何稳定此类零件生产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面向21世纪的曲轴新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发动机曲轴材料作了综合介绍。根据它的发展历史以及对各种种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性能、加工工艺、成本价格的比较分析,说明其发展趋势是以球铁曲轴替代锻钢曲轴,以铸态珠光体球铁曲轴替代热处理曲轴。球铁代钢的关键是提高韧性,自行研制的QT740-3铸态珠光体球铁曲轴表明,铸态球铁性能达到了一个新高新。另外对几种曲轴新材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铬白口铸铁磨球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先进的冶金铸造技术、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是更好地实现高铬白口铸铁磨球的现代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内容。在铸态加亚温处理新工艺的背景下,阐述了采用新技术的内核及组织管理和制造过程中成组技术、敏捷化制造管理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铁素体球铁曲轴毛坯切削加工性能,分析探讨了铁素体的固溶强化机理,对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影响铁素体球铁曲轴硬度的主要元素是硅,在试验范围内,铁素体球铁硅含量与其硬度成正比;通过调整硅含量,严格控制球铁中其他元素的含量并保持基体中铁素体数量的一致性,可以达到控制曲轴硬度,使铸造的曲轴毛坯完全满足自动化生产线对其切削加工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准确、全面评价原铁液的综合冶金质量状态是有效实施球墨铸铁球化孕育处理的基础和保障。基于灰色系统中的关联度理论,研究球墨铸铁原铁液冶金质量状态综合表征参数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分析所建评价模型的有益效果及应用条件。其步骤主要包括:建立原铁液冶金质量状态综合评价参数体系;构建原铁液冶金质量状态评价灰色关联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的关联度综合评价值确定原铁液冶金质量状态等级,并参考各评价参数具体关联系数值,制定冶金状态调整方案。实验室模拟应用结果显示,利用评价参数体系灰色关联度值可以综合评判原铁液的相对冶金质量状态。单个评价参数点的灰色关联系数可表征该参数与该生产条件下最优值的接近程度,并不完全决定最终球化效果。在稳定的生产条件下,评价模型预报球墨铸铁原铁液四个质量等级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唐涛 《阀门》2013,(6):37-39,42
分析了热处理工艺中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对奥贝球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阀门驱动装置用奥贝球铁材料蜗轮的生产工艺。通过装机试验验证,研制的奥贝球铁材料蜗轮满足使用性能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