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阚剑锋  文启亮 《山西建筑》2009,35(15):86-87
对人为因素引起的基坑事故进行了分析,对由人为因素引起的风险事件进行了分类,并对人为差错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赵宏利 《四川建材》2013,(5):192-193
针对国内地铁隧道工程经常遇到的塌方事故进行了总结分析,对诱发地铁隧道工程塌方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降低地铁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提高工程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隧道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而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塌方风险,若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必然会延误隧道工程建设工期及造成施工安全隐患,甚至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浅埋隧道塌方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整体建设成果。论文分析了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隧道施工塌方事故的预防措施及整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迅猛发展,在公路、铁路以及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的隧道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隧道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更大,更需注重其安全管理与控制,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对隧道施工特点及常见事故类型进行分析,探讨了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工程项目中的差错,通过研究事件链之间的联系,将能够发现产生差错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鉴于这个原因,研究了与人为差错相关的差错补救过程在工程中的作用,探讨了如何才能提早发现人为差错以及如何降低差错成本。  相似文献   

6.
塌方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具有高发性和危害性的事故之一,为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对隧道施工进行塌方风险因素评价,给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隧道施工塌方风险因素,从工程地质、自然条件、勘察设计、施工技术、管理这5个方面,构建隧道施工塌方风险3级19项指标的评价体系。以新疆地区某隧道工程实例验证该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影响该隧道施工塌方的主要4个风险因素为:爆破扰动、围岩条件、偏压情况和超前地质预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7.
通过前期调查许多导致事故发生的沉管隧道工程风险因素,研究得出导致沉管隧道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是非常多的,必须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采用专家调研法走访沉管隧道的相关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统计,然后对沉管隧道工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类辨识,最后得出风险因素的防控措施,对今后的沉管隧道工程风险因素的预防和整个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
为了减少驾驶员差错引起的交通事故。本文首先分析导致驾驶员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然后运用驾驶员差错事故致因模型得到驾驶员差错事故致因因素的权重排序。最后根据驾驶员差错事故致因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给出减少驾驶员出现差错事故的道路交通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盾构发生近90°大扭转是极为罕见的风险事故.本文根据广佛线某地铁隧道发生的盾构扭转的案例,分析了盾构扭转事故发生的原因,介绍了盾体逆扭转的救援方案,并成功将盾构扭转复位,为盾构施工的风险处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隧道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本文从隧道施工的特点入手,介绍了隧道施工常见的事故类型,简要分析了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重点阐述了对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2004—2018年间71例地铁隧道施工坍塌事故案例研究,发现地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微小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因子与风险主体状态及风险响应机制间存在着交互耦合关系,这些耦合作用使得风险系统所积蓄的风险能量突破安全阈值,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上述安全事故成因分析,以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坍塌风险耦合机理为研究对象,基于PSR-IAHP模型,分析地铁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发生的致因因子(P)、风险主体所处的状态(S)、风险管理响应(R)三者间的动态变化和作用机理,构建了地铁隧道施工坍塌风险耦合体系并进行了权重分析和计算。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以坍塌事故发生次数为特征指标,以风险耦合体系的11个指标为因素序列,以灰色关联度计算为基础,提出风险耦合度模型并进行计算。研究表明:影响地铁隧道坍塌事故发生的3个子系统及各因素序列间确实存在耦合作用,且多为“强耦合”,该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坍塌风险断层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法施工事故时有发生。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穿越河流过程中发生的隧道透水事故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结构重要度排序找出发生隧道透水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四川建材》2016,(3):190-191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是隧道工程中十分关键的问题,一旦发生地表塌陷事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浅埋暗挖隧道工程施工中,地质条件、施工技术等都是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很重要原因。对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进行分析与控制需要从其事故发生机制、诱发因素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而对地表塌陷事故深入分析,明确地表塌陷发生机制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以及诱发地表塌陷原因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机制。本文就绵茂路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分析及其控制展开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奥海波 《安徽建筑》2013,(4):132-133
在不良地质地段进行隧道施工,容易发生隧道变形及塌方事故。文章结合大瑞铁路某隧道变形及塌方事故案例,进行了详细的隧道塌方原因分析以及方案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经验总结,为类似工程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徐丽平 《山西建筑》2015,(8):188-189
通过对盾构法施工中常见安全事故原因的分析,论述了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研究的必要性,并对盾构进出洞施工风险、开挖面失稳风险、洞内塌方事故风险等规避措施进行了研究,以确保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盾构隧道运输系统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运输系统发生事故的原因,根据工程实践和相关经验提出了运输系统事故的防范措施,以有效减少运输系统的事故。  相似文献   

17.
贺锦美 《山西建筑》2012,38(26):185-186
结合隧道所处特殊地理位置、岩土层分布特点、矿山法施工影响及地下水等因素,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角度对某地铁隧道道床突发隆起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工程实例中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了类似工程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隧道工程在施工中风险事故的种类,结合对施工、设计、科研单位的调研得出了隧道风险的评估指标体系,遵循安全评价中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参照现有的安全评价的相关成果,对新建隧道项目施工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和预测,然后建立起灾害和事故的预防机制,并寻找灾害还有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救援的办法,建立起保障隧道安全的最优方案和隧道安全评价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的预警,定量评价事故风险,以国内651起工业生产安全事故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工业生产安全事故蝴蝶结模型。根据贝叶斯网络工业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模型预测事故计算概率。首先,计算各节点事件的条件概率,通过软件Genie3.0构建模型并计算,得到国内工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计算概率为12.50%。其次,通过模型诊断得到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生产或维修过程人为错误B1和工业生产过程故障B2是主要原因,其中违章操作C1是导致生产或维修过程中人为错误B1的主要原因,工艺条件不畅C5是导致工业生产过程故障B2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熊道华 《山西建筑》2008,34(14):204-205
采用事故树分析技术对工程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处理,并将事故树分析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指出事故树分析技术可以准确找出建设工程风险发生的原因,针对性地制订建设工程风险防范措施,并推动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