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汽车零部件》2013,(9):33-33
正在9月13日~9月15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CIAPE 2013)"上,日本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以下简称爱信精机)携旗下众多产品盛装出展。爱信集团作为全球顶级综合性零部件制造商,集团内除了车身、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T)与手动变速器(MT)、制动器、汽车导航系统的专业厂商外,还拥有铁、铝等零部件铸造和化学领域的材料厂商。产品范围包括车身、传动系统、制动器以及底盘、发动机、信息系统等,几乎涵盖了汽车构成的全部领域。以  相似文献   

2.
《汽车零部件》2013,(5):36-36
正在4月21日~4月29日举行的"第15界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Auto Shanghai 2013)"上,日本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以下简称爱信精机)携旗下众多产品惊艳亮相。爱信集团作为日本知名的综合性零部件制造商,集团内不仅拥有车身、发动机相关、自动变速器(AT)与手动变速器(MT)、汽车导航系统、制动器的专业厂商、还拥有铁、铝等零部件铸造和化学领域的材料厂商。从材料到配套产品、再到面向  相似文献   

3.
江苏快递2月16日,由世界500强企业Et本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投资的研发中心爱信哺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开业典礼。日本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是丰田集团的核心汽车部件厂商,在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列368位,并且在汽车业界著名权威杂志((AutoMotive》评选出的“2011全球汽车部件供应商”中列第4位。在美国、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近20"I"国家拥有生产据点,构筑了以各地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据点为中心的供应体系,生产和供给着传动系统、制动与底盘、车身和发动机等不同品种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汽车零部件》2013,(5):101-101
正4月25日,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携其集团公司以及在中国的现地法人向在四川省雅安芦山地震灾区受灾的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并决定通过日本红十字会向四川省地震灾区捐助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1万元)。此次捐赠的爱信集团7家集团公司以及在中国的现地法人有:爱信精机株式会社、爱信高丘株式会社、爱信化工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爱信AI株式会社、丰生制动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爱德克斯和爱信精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焦玥 《现代零部件》2008,(2):12-12,14
(1)全球财富500强企业悉数进入我国汽车零部件业截至目前,世界500强中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悉数到场,如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TRW、德纳,日本电装、爱信精机,法国法雷奥等。这些企业涉及汽车关键总成、汽车电子、车身部件等各个品种,现已基本形成东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六大零部件集中区域。  相似文献   

6.
《汽车零部件》2014,(4):19-19
<正>在4月21日-29日举行的"2014(第十三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 China2014)"上,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以下简称爱信精机)携集团公司爱信AW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爱德克斯以及在中国地区的子公司共同出展(展位编号:W1-W04)。本次车展,爱信集团以  相似文献   

7.
《工具技术》2011,(10):11-11
<正>2010年汽车零部件配套业务额最高的企业前十依次是博世、电装、大陆集团、爱信精机、麦格纳、佛吉亚、江森自控、采埃孚、LG化学、现代摩比斯。其中,前8家企业已经至少连续4年保持在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前十位。而韩  相似文献   

8.
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是日本爱信精机(株)、爱信AI(株)、丰田通商(株)共同出资组建的日资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变速器总成。公司现有员工1911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332人。公司现有生产、测量、试验、起重机械、安全防护设备设施2352台(套)。  相似文献   

9.
《汽车零部件》2013,(11):89-89
日前,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43届东京车展2013”上,日本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爱信集团携众多产品盛装出展。在此次东京车展上,爱信集团围绕“节省燃料”、“安全·安心”主题出展。  相似文献   

10.
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唐山齿轮厂。2003年由日本爱信精机(株)、爱信AI(株)、丰田通商(株)共同出资组建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的日资企业。总投资1.758亿美元折合14.7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6316万美元折合5.2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汽车变速器总成。公司主要生产匹配乘用车和中小型商务车等八大系列汽车变速器,公司产品覆盖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南、东北、台湾等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11.
《现代零部件》2014,(11):88-89
爱信集团在汽车领域的开发,追求三个轴心:即将事故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技术";进一步提高能效,支持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等的"环保技术";以及追求驾驶舒适感觉的"舒适性"。凭借广泛的开发领域以及并非单独零部件而是软硬件结合的系统开发能力,爱信集团迅速应对不断多样化的汽车行业需求,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综合性零部件制造商。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2015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日本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爱信集团、以“践行亦环保、亦豪华”为主题,围绕“提高燃油效率”、“安心安全”、“舒适便利”3个主题,携众多产品盛装出展。同时,搭载爱信集团最新技术的模拟体验车也在中国市场首次亮相。在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如何提高燃油效率、节约能耗、降低废气排放已成为迫切需求之一。为满足中国汽车市场对环保的需求,爱信集团此次出展了商用6速自动变速箱、中扭矩容量FF6速自动化手动变速箱、三段可变油泵等“提高燃  相似文献   

13.
世界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情况 2003年世界主要国家汽车出口量排在前八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加拿大、韩国、美国、英国,这八个国家的汽车出口量就已经占到世界汽车总出口量的79.5%。2004年世界汽车配套零部件总产值约10000亿美元,维修市场零部件总额约3500亿美元,世界平均每辆车零部件配套额约1.5亿美元。世界汽车零部件进出口额还是非常高的,美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额最大,加拿大的出口额最大,日本汽车零部件贸易顺差最大,美国汽车零部件贸易逆差最大。世界汽车零部件贸易额(进出口总额)约6000亿美元。美国汽车零部件年总需求量(含OEM、维修用)约4000亿美元,2004年美国汽车零部件进出额1200亿美元,其中进口最多的是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其次是底盘零部件,主要进口地区是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这三国合计占美国的进口额的71.4%。  相似文献   

14.
我国汽车零部件加工能力的升级已经刻不容缓 谈到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能力问题,感到比较纠结,如果单纯以生产加工的规模能力为标准的话,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能力绝对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不仅为稳居第一的我国汽车产业提供了绝大部分零部件,还在世界汽车产业的零部件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但是如果从零部件加工的技术水平,特别自主开发能力,核心技术的拥有方面讲,我们还是一个弱国。  相似文献   

15.
汽车零部件生产是整车生产的基础。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工业作为支撑,汽车工业必然是脆弱的。汽车的生产制造涉及到零件、总成、整车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生产制造厂家,据世界汽车零部件制造协会估计,2003年世界汽车零部件市场总额约1.2万亿美元,我国出口所占的份额不到0.4%。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尤其是液压件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主机制造的发展,这一点在业界已经形成共识。国产设备因关键零部件技术薄弱,与世界知名品牌同台竞技时明显处于下风。为了保证设备的质量,主机制造商不得不采取国际化配套,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关键零部件。  相似文献   

17.
廖威 《汽车零部件》2010,(2):I0001-I0001
过去的2009年,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庞大的整车市场为与之息息相关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勃勃生机。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恢复,2010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将迎来一场新的战斗。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2010~2011年度财务报表统计的数据,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新座次排名已经出炉(见附表)。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中,只有潍柴动力一家上榜。据统计,潍柴动力2010年度销售总额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铁路的迅速发展和大规模建设,推动了接触网支撑装置零部件研究工作的发展.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撑装置零部件主要有铝质零部件、钢质零部件,因为铝质零部件特点在于质量较轻、导电性能强、抗腐蚀性强.钢质零部件特点是抗变形能力比铝合金更好.其中大部分零部件通过有限元法对模型结构进行优化,以此来分析零部件的几何参数和应力水平对安...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北京车展整车展馆区只有博世一家关键汽车零部件企业位于主馆内,与整车展商比邻而居。2011年,由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根据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2010~2011年度财务报表统计的数据,博世以372.59亿美元的汽车相关市场销售额排名汽车零部件百强全球第一。2011年底,德国AUTOMOBILPRODUKTION杂志给出的全球前2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2011年全年销售额预期柱形图表明,博世仍然以超过300亿欧元的汽车市场销售额领跑世界汽车零部件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