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辊式矫直是改善板型、消除残余应力,获得合格金属板带材的重要工艺环节。高性价比的高强板强韧性高,矫直难度大。文章在矫直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大变形平行辊缝矫直方案应用于高强板矫直实践中,并建立边辊调整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方法对大变形平行辊缝矫直方案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大变形平行矫直方案能有效矫直高强板,矫直效果优于同压下量的倾斜矫直;平行矫直方案的矫直力和传动扭矩均大于倾斜矫直,其矫直力是相应倾斜矫直方案矫直力的1.4~2.0倍。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薄壁钛和进行高精度矫直,在对弯曲矫直和对辊压扁椭圆矫直法及弯曲矫直与对辊压扁椭圆荞直相结合的矫直法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决定在六辊矫直机上采用弯曲矫直法与对辊压扁椭圆矫直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薄壁钛管进行矫直。在详细分析了影响矫直精度参数的基础上,确定矫直的合适工艺。所进行的矫直实验结果表明:弯曲矫直法与对辊压扁椭圆矫直法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的改善薄壁钛管材的直线度和椭圆度。矫直的薄壁钛管直线度达到0.3mm/m,达到了较高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从多斜辊矫直原理以及材料的弹塑性变形机理出发,给出了管材十辊矫直机主要的矫直参数以及合理的矫直辊辊型数据和优化修正数据,建立了矫直辊的三维模型。利用MARC对管材十辊矫直机的矫直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了矫直过程中压弯量、压扁量、矫直速度和辊子倾角对矫直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矫直参数。分析了参数对矫直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矫直效果进行了优化,提出最佳矫直方案。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案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重轨50和工字钢56矫直力的现场测定,分析了矫直力测定波形和矫直过程,提出了按各矫直辊在各次弯曲过程中的矫直力分量,进行矫直力和弯曲力矩的计算方法,为矫直力测定分析提供了理论根据。文中列出了重轨50和工字钢56矫直力的实测数据,阐述了根据实测数据和各矫直辊的压下量,进行矫直力计算的实验方法,并作出了1300毫米八辊轨梁矫直机矫直力计算的诺模图。  相似文献   

5.
六辊矫直机矫直钢管管端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清国  吴沫芸 《钢管》1998,27(3):9-12
探讨了六辊矫直机矫直钢管的变形受力及其改善状况。提出了六辊矫直机对辊压扁椭圆矫直法。合理选择矫直辊间距和矫直辊装设角是提高钢管矫直精度的重要途径,合理选择中间辊的弯曲矫直压下量是全面提高钢管矫直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管材矫直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培庆 《钢管》2002,31(2):28-30
根据管材矫直理论分析及对高精度管材矫直的研究,提出了在普通矫直机上,采用二次矫直获取高精度矫直质量的方法和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连铸坯在矫直区的变形分析,提出了一种连铸机多点矫直的矫直辊反力的解析计算法。截取进入第一矫直区间的铸坯段作为隔离体,跟踪其运动,分析其变形,顺次建立该隔离体运动到各个矫直区间时的平衡方程,联立平衡方程求解,就可得到多点矫直各矫直辊上的矫直反力,为矫直辊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薄壁管在辊式矫直机上矫直时,最易产生矫直痕迹等缺陷.由大冶钢厂试制成功的电热张力矫直机,不仅能消除矫直痕迹等八种矫直缺陷,并解决了小直径薄壁管不能在辊式矫直机上矫直的难题.这种电热张力矫直机矫直后的管子除质量高、弯曲度小等优点外,还具有节约能源、操作容易掌握、噪音低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第四章金属轧材的拉伸矫直与拉弯矫直§4—1 拉伸矫直 1.钳式拉伸矫直原理与参数计算钳式拉伸矫直是开发最早的拉伸矫直法,用于矫直钢筋、型材和薄板。拉伸矫直的原理比较简单,不管原始弯曲形态如何,只要拉伸变形超过金属的屈服极限并达到一定程度,使各条纵向纤维的弹复能力  相似文献   

10.
§3—2 二斜辊矫直 1.矫直原理二斜辊矫直简称为二辊矫直,其矫直过程和矫直原理与多斜辊矫直有很大区别;其矫直质量既不取决于辊数,也不取决于辊子配置方式,而取决于辊型和在接触区内圆材的自转转数。在接触区内圆材被压弯的曲率由两个辊型  相似文献   

11.
Nano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Mg2Ni-type Mg20-xYxNi10(x = 0,1,2,3 and 4) electrode alloys were fabricated using mechanical milling.The effects of the Y content and milling time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X-ray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substitution of Y for Mg yields an obvious change in the phase composition and micro morphology of the alloys.When the Y content x B 1,the substitution of Y for Mg does not change the major phase Mg2 Ni,but with a further increase in the Y content,the major phase of the alloys transforms into the YMg Ni4 YMg3 phase.A nano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 by mechanical milling,and the amorphisation degree of the alloy visibly increases with increased milling time.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alloys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Y content and milling time.The substitution of Y for Mg dramatically ameliorates the cycle stability of the as-milled alloys,and the mechanical milling more or less impairs the cycle stability of the alloys.Furthermore,the high rate discharge ability,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um,Tafel polarisation curves and potential step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kinetic properties of the as-milled alloys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Y content and milling time.  相似文献   

12.
石墨烯凭借其优异的物理阻隔性、化学稳定性、导电性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等综合性能,成为防腐涂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石墨烯在有机防腐涂层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首先,围绕防腐涂料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从涂层的物理屏蔽性、自修复性、附着力以及阴极保护功效四个决定涂料耐蚀性的重要因素入手,结合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相匹配的片层屏蔽效应、多活性位点、与基材的结合强度以及导电性等优异特性,对石墨烯在涂层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其次,针对石墨烯在涂层应用中所面临的分散性差的问题,对多种分散方式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比较了不同分散方式的优缺点.同时,提出石墨烯的有序排列是在充分分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涂层屏蔽性的方法,发挥其屏蔽性的前提是石墨烯材料呈平行于基材的方向分布,因为垂直或者呈杂乱方向分布的石墨烯/石墨烯衍生物无法满足涂层的结构致密性需求,有悖于屏蔽理念.另外,针对石墨烯在涂层应用中所面临的电偶腐蚀问题,结合石墨烯的分散性,探讨并总结了关于石墨烯在涂料体系中的用量规律,并提出可通过石墨烯的绝缘化以及引入自修复基团来减弱和消除电偶腐蚀效应的建议.最后,从分散稳定性、电化学防腐性、环保性、经济性等方面,进一步总结分析了未来石墨烯在防腐蚀领域中的发展趋势及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模式已经经历两次质的飞跃 :从“解读式”到“研究型” ,再从“研究型”到“创新型”。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发展机遇与挑战 ,而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是一种迎接挑战的战略选择。中南大学探索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 ,已经积累可观的实践经验 ,已经积淀有益的理论成果。中南大学希望依靠一体化发展战略 ,迈入“创新型”大学的行列、迈入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行列 ,更希望凭借这种探索及其成果 ,参与提升中国科学技术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To explore the coupled effect of temperature T and strain rate_e on the deformation features of AZ31 Mg alloy,mechanical behaviors and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s as well as surface deformation and damage features wer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under uniaxial tension at T spanning from 298 to 523 K and_e from 10-4to 10-2s-1. The increase in T or the decrease in_e leads to the marked decrease in flow stress, the appearance of a stress quasi-plateau after an initially rapid strain hardening, and even to the occurrence of successive strain softening. Correspondingly,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modes of AZ31 Mg alloy transform from the predominant twinning and a limited amount of dislocation slip into the enhanced non-basal slip and th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RX) together with the weakened twinning. Meanwhile, the cracking modes also change from along grain boundaries(GBs) and at twin boundaries(TBs) or the end of twins into nearby GBs where the DRX has occurred. The appearance of a stress quasi-plateau, the formation of large-sized cracks nearby GBs,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ntinuous strain softening, are intimately relat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non-basal slip and the DRX.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产加工中出现的产品不良、冲头和刀口崩坏等现象,通过DEFORM仿真,分析了冲裁模具冲头与刀口的相对位置偏移量对模具和产品的影响,具体分析了模具冲头与刀口的相对位置偏移量对模具所受压力、冲头和刀口的疲劳强度、产品毛刺大小等几方面的严重危害,得出冲压模具冲头与刀口的相对位置偏移量对模具所受力的大小影响不大,但会降低冲头和刀口的疲劳强度、影响产品毛刺大小,降低产品生产效率和模具寿命,影响产品质量,并提出通过进行人工合模操作或通过使用合模机可以很好地改善冲头与刀口的相对位置偏移量,提高模具精度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静电喷雾是一种高效且应用广泛的膜层制备技术,能够使微细粒子均匀分布,在微纳米材料加工制备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介绍了静电喷雾技术在制备功能化表面膜层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静电喷雾技术的优缺点.在静电喷雾机理与装置方面,详细阐述了泰勒锥液滴、微细射流及破碎雾化过程,分析了膜层在喷雾中的生长过程以及累积之后的内部变化,论述了膜层相组成和晶体结构的控制方式,介绍了液滴的带电方式和有无静电场的区别,对比了静电喷雾的多种装置及喷嘴类型;在氧化物膜层方面,介绍了金属氧化物膜层、非金属氧化物膜层、金属颗粒掺杂氧化物膜层,以及复合膜层的成膜条件、膜层相组成和晶体结构.归纳了多种功能的静电喷雾聚合物膜层,分析了静电喷雾在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描述了含碳、硅等非金属无机物膜层的研究现状,探讨了静电喷雾参数对膜层结构的影响,以及膜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并概括了多种膜层的厚度变化.最后,展望了静电喷雾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到实际火灾现场中火焰和辐射热对电线及连接部位的电气损伤,模拟了不同温度对4 mm厚的,T3紫铜板焊接接头的作用,通过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分析,并将金属结晶及热处理理论与火灾作用机理相比拟,得出温度对紫铜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火灾温度较低时,硬度会因退火强化而略有升高,不会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单向减薄制样法在透射电镜下直接观察了20钢渗硼初期硼化物的形核和生长特性及室温形变的影响。X射线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渗硼初期试样表层仅有Fe_2B形成;表层硼原子浓度与形变量之间具有单调增长的关系;偏聚于位错胞壁之中的硼原子阻碍了形变组织的恢复和再结晶,加速了硼化物的形核和长大。  相似文献   

19.
王华权 《轧钢》2019,36(1):60-63
物料跟踪是实现宽厚板自动化轧制的基础,跟踪的准确性、适用性决定了轧制自动化的水平。根据宽厚板轧机ABB一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任务,介绍了宽厚板轧制工艺流程和物料跟踪的形成,分析了物料跟踪下的ID跟踪和微跟踪的设计原理和功能实现。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料跟踪设计缺陷出现的问题,从物料跟踪的原理和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完善,从而提高了轧制过程物料跟踪的准确性与稳定性,保证了轧制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数控加工中各特殊G、M代码的结构原理分析,结合数控设备及产品数控加工中的具体情况,逐一研究特殊G、M代码在数控加工中的使用。数控加工通过使用特殊G、M代码,较好地解决了系列产品加工问题,对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精度,数控设备的完好使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