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种对短碳纤维直接电镀铜的新方法,并将得到的镀铜短碳纤维直接进行冷压烧结制备铜基复合材料,对镀铜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镀得到的电沉积物呈疏松多孔状,且镀层均匀可控;在铜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也随之增加,但电导率、热导率有所降低;复压复烧工艺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在电镀工艺为3.0A/dm^2、60min时,制得的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体积分数为17.9%,综合性能较佳,抗弯强度为282.1MPa,硬度为96.5HV,电导率为24.5m/(Ωmm^2),热导率为193.2W/(mK),经复压复烧后抗弯强度、硬度分别达到327.6MPa,119HV。  相似文献   

2.
在碳纤维增强铜基轴承合金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短碳纤维增强铅青铜基和锡青铜基复合轴承合金的机械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作进一步研究,探讨了制造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明显提高了两种轴承合金的减摩耐磨性能和机械性能;除热压法外,二次压制烧结法也是制造碳纤维/铜基轴承合金的可行方法;碳纤维加入铜基轴承合金中对其摩擦对偶件没有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作为常用的金属材料,铜因强度较低而应用范围受限,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作为极具潜力的增强体而受到广泛关注。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兼具了铜和石墨烯的优良性能而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对象。介绍了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综合性能,重点讨论了各种制备工艺的特点、强化机制、构型设计,总结了针对复合界面结合弱与石墨烯分散困难这2类主要技术难点的解决途径,最后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宋勇  王成福 《机械工程材料》1989,13(3):43-45,32
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制备工艺制取了两种界面性质各异的碳纤维增强铅合金基复合材料。试验发现采用加压液态渗透法可以降低对纤维表面质量的要求,并改善纤维在基体合金中的分布密度。尽管电镀纤维由于表面质量较差,与基体合金的结合强度不及化学镀纤维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但是电镀纤维复合材料在断裂过程中要吸收更多的断裂功。  相似文献   

5.
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铜材料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铜基复合材料因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耐磨耐腐蚀性、高温稳定性等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制备工艺在不断发展,且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综述了铜基复合材料主要制备工艺,包括粉末冶金法、铸造法、机械合金化法、内氧化法、原位合成法、熔体浸渗法和搅拌摩擦法等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并对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张永成 《电子机械工程》1999,15(5):19-21,56
在军用侦察天线的展开中常常需要将天线架设到一定高度,本文介绍了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双增强复合材料作为天线支杆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预处理和制备方法,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组织、力学性能与摩擦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最后指出了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添加0~20%体积分数的Y2O3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照片,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腐蚀试验等测试技术及实验手段,宏微观结合进行组织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Y2O3颗粒与基体结合得很致密,它们之间基本上无裂隙存在。随着Y2O3含量的增加,该系列铜基复合材料的多孔率下降,显微硬度值上升幅度较大,强化效果较好,耐腐蚀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研究全方位行星球磨机的球磨速度、球磨时间和球料比对复合材料的密度、显微硬度、导电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球磨参数,石墨烯在铜基体中分散均匀;但球磨时间过长、球磨速度过快会导致石墨烯团聚,与铜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效果变差;随球料比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导电率明显改善;球磨速度为400 r/min时,显微硬度和导电率显示出相似的变化趋势。球磨时间直接影响石墨烯在铜基体中分散效果,球磨转速和球料比则影响铜粉颗粒的塑性变形以及石墨烯与铜基体的有效结合,当球料比为3∶1,球磨速度为300 r/min,球磨时间为6~8 h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双螺杆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短切碳纤维(PP/SCF)复合材料,研究了SCF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相容剂(PP-g-MAH)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SCF用量对PP基体中的分散有显著影响,PP-g-MAH对界面结合特性起着重要作用,两者的结合显著影响SCF/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当SCF质量分数为15%、相容剂质量分数为9%时,其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1.
《流体机械》2016,(7):1-5
减振降噪一直是风机设计与应用单位研究的一项重点内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优异的阻尼性能而使其在结构减振设计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层合结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设计叶轮,并针对同一型号风机仅仅更换不同材料叶轮后进行了风机振动试验。结果表明,与铝合金材料叶轮风机相比,碳纤维材料叶轮风机全频段的结构振动加速度级降低幅度明显,减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含量PTFE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磨损表面形貌和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10%~15%PTFE的复合材料体系机械性能最佳,随PTFE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下降,而磨损率呈上升趋势。水润滑下,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比干摩擦下都有相应的降低。干摩擦下,材料的磨损主要以塑性变形、微观破裂及破碎为主;水润滑下,这一机制明显减弱,主要表现为微切削形态。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超声液相浸渗法在制备碳(石墨)/铝复合丝过程中的适应性,通过选取适当的工艺参数和,包括纤维去胶及预热温度、铝液温度、浸渗速度和引入的超声能量等,可以得到复合质量较好、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复合丝。复合丝拉伸断口的扫描电镜(SEM)观察可怕面有一定起伏,部分纤维拔出但长度较短,表明纤维与基体具有适当的界面结合。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高速切削刀具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高速切削CFRP过程中的刀具磨损机理,指出为解决加工中刀具磨损迅速的问题,应合理地选用刀具材料,并且对刀具结构和几何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水导激光切割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进给速度、水射流速度、脉冲频率和激光功率对切割CFRP的影响规律,并用直接对比法和极差分析法所得最优参数进行单次划槽切割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极差分析法所得最优参数下切割CFRP时,切缝深度增大3.2%、切缝宽度减小9....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补强增韧熔石英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能抑制熔石英析晶的添加剂,用传统的热压烧结方法制得致密的切短碳纤维补强增韧熔石英复合材料(Csf/SiO2),并研究了在不同烧结温度、不同纤维含量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热膨胀特性,所制的复合材料基体保持非晶态,碳纤维随机取向均匀分布,补强增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不连续碳纤维增强ZA—12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利用PCD钻头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削力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得到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钻削轴向力的经验公式,应用SPSS软件对经验公式进行方差分析;对经验公式进行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非常显著,回归模型可以为钻削轴向力提供预测。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制备加工过程中,会在外力影响下出现分层、断裂等情况,这是应力状态对材料自身的影响。文章结合实验案例,对适用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3种应力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拉曼光谱法和电阻法更适用于实验室的应力检测,光纤光栅法更适用于工程化的产品检测。  相似文献   

20.
在无外加压力或真空的大气条件下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该工艺以K2TiF6为助渗剂,使其与碳化硅颗粒均匀混合,在浸渗用的铸模中制成混合全,由液奢望 铝或其合金自动浸渗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SiCp/Al。分析了影响工艺过程的若干因素,指出用该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的可能性,并对浸渗机理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