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晓璞 《山西建筑》2009,35(9):343-344
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各造园要素的文化内涵,旨在找出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指导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古典园林的深邃与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苏州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景观中的重要类型,是中国江南地区地域性文化的体现与载体。苏州古典园林空间造景手法丰富、诗画意境突出,形成了特殊的园林景观空间设计语汇、空间关系和空间组合序列等图式语言体系,对苏州古典园林设计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及新中式景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苏州古典园林图式语言框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苏州拙政园典型景观空间的挖掘,并重点选取拙政园东南庭院空间为重点,从景观空间要素的嵌套结构和特征出发,解读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语汇、句法和语法特征,初步探讨苏州古典园林空间图式语言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集哲学、美学、文学等为一体,创造了辉煌的园林文化。从传统园林中哲学思想的体现、色彩与空间的创造、传统符号的运用及植物景观的配置的几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对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探索,以期园林景观设计师能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有效地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李猛志 《山西建筑》2014,(1):201-202
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对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进行了研究,分别介绍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对皇家园林、文人园林、日本园林的影响,指出园林艺术产生在古典文化氛围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景观空间融合的设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华 《园林》2007,(5):22-23
大多数本土园林设计师在做一个“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项目时,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常都会先定位于“传统”之上。他首先想到的是传统的建筑材料、传统的施工技术或者传统的构造方法,接着想到的是古典园林的形式、空间、图案和色彩,然后才会考虑如何利用现代技术、现代材料去实施。这个角度决定了他难以摆脱中国传统古典园林形式的束缚。结果不但无法得到古典园林文化精髓,在形式和空间上也显得不伦不类。事实上,如果我们从现代景观空间的功能及形式出发,摆脱束缚,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景观空间中用不同形式表现,则能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景观设计中如何将中国古代的文化与现代景观空间进行融合,值得设计师深刻思考。这里是主题表现之一:仁者乐山。  相似文献   

6.
当代建筑与环境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鲜明的视觉形象。营造足够的空间和绿化。同时,园林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园林空间是包括对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设计便有了更可深入探讨的空间联系。从中国古典风景园林空间营造入手,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思想的研究,论述了传统园林思想在当代建筑与环境设计中的引用。  相似文献   

7.
建园以远俗筑囿见道心—中国古典园林的道家文化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弘 《华中建筑》1995,13(3):19-20
中国古典园林系文人营建,是观赏自然美和游憩的理想的建筑空间,它凝聚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显示出道家文化性格,精神气质,折射出道家对人与宇宙的关系,人与社会生活和关系的理解,中国古典园林是道家意趣的物化。  相似文献   

8.
现代居住生活空间日益趋同化,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本文试图由中国古典园林创造出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生活意境,而散发出的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魅力,倡导创造具有中国园林文化特色的生活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9.
从地域文化、传统思维、诗歌绘画、人文雅士等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在构思创意、造园技艺、审美特征、文化特质等方面的文化成因,指出中国古典园林沁润着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文化造就了园林,园林彰显了文化。  相似文献   

10.
韩立波 《山西建筑》2009,35(29):349-351
从非物质文化角度审视中国古典园林,重新发现传统元素对现代园林的重要性,并试图挖掘传统元素的运用手法,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从而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园林风格。  相似文献   

11.
日本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在很多方面合而不同 ,通过对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布局、空间意境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阐明了日本传统建筑具有 :建筑形象简洁、建筑布局讲究不对称、强调抽象性的园林以及在空间上的精神性等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导致这种不同的根源在于 ,与中国文化的礼与乐及回归儒道的禅宗的实用主义思想不同的讲究物哀与真实及突显禅的本质的日本本土文化 .  相似文献   

12.
园林意境的感知、时空变化与创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意境的感知,意境的时空变化,以及意境的创造等内容,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分析古典园林之内涵,达到园林意境创作的"情景交融",在有限的园林艺术形象中感受无限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意与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宁 《山西建筑》2006,32(10):344-345
以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为背景,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并且运用空间结构和审美艺术综合分析了植物配置以及植物景观配置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孙伟  王宁 《南方建筑》2005,(6):17-18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古典园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及审美情趣进行了初步的阐述,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学说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以期给现代设计师以启发和思考,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走一条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8,(2)
Public garden, as a type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current traditional city. Howe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urbanization,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is out of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facing such issue as cement jung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make the city coordinate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gardens need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garden practices.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with scientific guidance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garden design style in Tang Dynasty in the design of modern city public gardens, so as to inherit the classical garden culture and create a city open space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citizens as well.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佛教思想等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的关系,得出了中国古代园林在传统文化沃土上最终成为自然情趣和文化精神相融合的产物的结论,提出了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汲取提炼、丰富园林创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构建本民族建筑精神文化的基础。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我们自身所拥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深厚,对外来文化的承载力和选择能力就越强,更利于构建出中国建筑的文化精神。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确立了"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教学原则。每个年级设置一个传统文化承继和发展的专题课程,探求传统文化对景观建筑教育品质的提升。其中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是综合性最为突出的课程,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内涵与空间架构的关联,以及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延展,进而提升教学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探求。  相似文献   

18.
谭静  王军 《中外建筑》2010,(11):88-90
园林意境,深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情景交融,耐人寻味,它使得中国古典园林具有迷人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它渗透于园林中的方方面面,成为园林的生命,也是当今园林继承传统的精髓所在。本文分析了传统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和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方向,并指出现代园林需要对传统园林进行继承和革新。  相似文献   

19.
陈奕静  许先升 《山西建筑》2012,38(4):236-238
透过意识形态对仿生文化的影响,论述了在园林中全面渗透的、源于自然的仿生元素,分析仿生手法在园林山、水、建筑小品以及空间布局的应用,最后提出中国古典园林中丰富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仿生语言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