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涤纶醇解物为原料合成的端基为-OH的不饱和聚酯,与含有-NCO基的聚氨酯预聚物交联,制备双组分漆,讨论了固化体系中的引发剂、促进剂及催化剂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固化体系各组分用量决定了双组分漆膜的表干时间和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2.
环氧改性丙烯酸乳胶防锈涂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E-51与St、BA、MAA及N-MA等单体经乳液聚合制成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以此乳液为成膜物组分,与颜料、固化剂等制成双组分涂料,其涂层的耐腐蚀等性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讨论了环氧树脂对乳液的各种稳定性及对涂料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成膜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种新型活性催化剂,在常温下制备环氧-丙烯酸酯,用-OH聚醚与多异氰酸酯预聚体与之制成互穿网络涂料,并讨论了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的比率和选用不同环氧-丙烯酸酯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互穿网络涂料的物理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由苯酐与TMP合成聚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用苯酐与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采秀熔融法工业生产聚酯多元醇的方法,重点讨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酸醇比,酯化反应温度,抽空时的真空度和酯化时间对聚酯树脂合成的影响;并讨论该树脂用于涂料时溶剂的选择和具体配方,以及聚酯树脂用于聚氨酯双组分涂料的配比。  相似文献   

5.
不饱和聚酯/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以不饱和聚酯/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为基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在不饱和聚酯中加和5% ̄10%的聚氨酯,使基质形成互穿网络,有利于提高玻璃钢的性能,随PU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模量稍有下降,材料的冲击强度与纯不饱和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引比有所提高,在PU含量为5%时出现极值,在此点冲击强度提高近50%。拉伸强度在PU含量到5%时微弱提高大于5%时有所下降,在PU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在以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基体的反应型双组分道路标线体系中,通过试验研究了白色颜料加入量以及涂料粘度对道路标线涂料的光反射比以及逆反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颜料加入量以及涂料粘度对道路标线涂料逆反射系数的影响的具体曲线,对道路标线涂料的日间及夜间识别效果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反应型反光型道路标线涂料识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在以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基体的反应型双组分道路标线体系中,通过试验研究了白色颜料加入量以及涂料粘度对道路标线涂料的光反射比以及逆反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颜料加入量以及涂料粘度对道路标线涂料逆反射系数的影响的具体曲线,对道路标线涂料的日间及夜间识别效果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聚酯废料的再生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用聚酯废料制备增塑剂、不饱和聚酯、粘合剂、涂料等,所得产品的性能及制备方法,提供了一些适合国情的废料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9.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方法:综述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发展现状及性能,着重介绍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改性,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与结论:水性聚氨酯涂料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绿色涂料”。  相似文献   

10.
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聚酯型聚氨酯预聚物或聚醚型聚氨酯预聚物为甲组分,分别以环氧树脂,MO-CA,含羟基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为乙组分,制备出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四种乙组分对两种聚氨酯涂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热稳定性的影响.对于聚酯型聚氨酯,当-NCO/-OH为1∶1时涂膜性能最好;对于聚醚型聚氨酯,当-NCO/-OH为1.1∶1时,涂膜性能最好.在所选的四种乙组分中,以环氧树脂为乙组分时涂膜热稳定性最好,初始失重温度为297.7℃;以MOCA与聚酯型聚氨酯配合制得的涂膜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固化时间对涂膜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发现涂膜力学性能随固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传统的瀑布模型为软件开发方法,以统一建模语言(UML)为分析设计描述语言,对电信计费统计系统进行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页面显示部分采用Struts结构设计,以Unix为系统平台,使用BFA WebLog-ic作为系统容器,采用JAVA编程语言,实现了对多数据库(Oracle)的存储过程,采用Crystal作为报表工具,将用户.所需的结果查询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中间体3-正丙基-2, 4-二羟基苯乙酮合成过程中收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对其合成路线进行工艺改进,以间苯二酚为原料经过酰基化、烯丙基化、克莱森重排、加氢还原4步反应制得. 各步反应条件及收率如下:酰基化反应以醋酸为酰化剂在氯化锌催化下回流进行, 5 h, 收率77.9%; 以廉价的烯丙基氯为烯丙基化试剂, 溴化钠、碘化钾催化下进行烯丙基化反应, 40 ℃, 2 h, 70 ℃, 14 h, 收率986%; 克莱森重排反应改用二苯醚为反应溶剂, 并加入氯化钠催化, 提高了反应的专一性及收率, 205 ℃, 4.5 h, 收率67.4%; 加氢还原以钯碳(钯的质量分数为5%)为催化剂催化, 45 ℃, 6 h, 收率886%. 本工艺收率高、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便, 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主要化合物均经1H NMR、GC-MS、IR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传媒形象再现的内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的分析,本文研究了国内主要报纸对农民工群体形象的再现。研究发现,农民工媒体形象的再现呈现多样化。不同的媒体从各自立场出发建构农民工形象,《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分别从政府、农民工立场建构了农民工沐恩者、成功者的形象;《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三报站在市民立场,对农民工进行了扭曲再现,农民工成了出尽洋相的小丑,地位低下的倒霉蛋,为非作歹的恶棍。  相似文献   

14.
HPW/SBA-15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磷钨杂多酸(HPW)为活性组分,制备磷钨酸负载型催化剂.以HPW/SBA-15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对模拟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研究,考察磷钨酸负载量、反应时间、温度和剂油比对脱硫率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催化氧化条件:磷钨酸负载量为3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min,剂油比1︰6时,脱硫率可达97.8%.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东部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主要有太2,山2,山1,盒8,盒7五个气层组,对盆地东部佳具-子洲地区的研究表明:该区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具有较强非均质性的孔隙型,裂缝-孔隙型碎屑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为主,孔隙主要为粒间孔,粒间残余孔,粒内溶孔和高岭石晶间孔,较为发育的微裂缝对储层的储集性影响不大,主要改善储层的渗滤性,影响储层储渗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粗粒度和高成熟度的储层具有相对好的物性,压实作用,硅质胶结和高岭石胶结充填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埋藏溶蚀作用使储层得到改善;构造破裂产生的微裂缝亦对储层起到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基于MODBUS现场总线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MODBUS现场总线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以工控机为主站,带协议接口的数据采集卡为从站,运用MODBUS协议实现了计算机与现场数据采集设备之间数据传输.阐述了MODBUS通讯协议基本内容和格式,以及软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湖南高职教育"产学研"相结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高职教育和高职人才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湖南经济腾飞、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产学研相结合在湖南高职教育培养高职人才的现状。迫切需要性、基本对策与措施,并提出了湖南高职教育产学研相结合的基地模式、合作模式、集团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电力市场双边交易模式下应用边际网损系数法的网损分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调整的边际网损系数法分摊双边交易模式下的网损,对采用该方法分摊网损的基本原理、模型算法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调整的边际网损系数法对平衡节点有较强依赖的问题,提出了轮换平衡节点法,并对某5个节点系统某时段运行下的5个双边合同进行了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共混聚丙烯(PP)与乙烯-乙烯醇(EVOH)制备可润湿性PP.用扫描电镜(SEM)、动态粘弹谱仪(DM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EVOH/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用接触角测定仪表征了共混物的可润湿性.SEM结果表明共混物呈明显两相结构,EVOH...  相似文献   

20.
纳米微球以可溶性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选用正己烷为油相,Span60和Tween60为乳化剂,正戊醇为助乳化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以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为指标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的可溶性淀粉与β-环糊精溶液为水相(二者的质量比为1∶2),油相用量为110 mL,水相用量为15 mL,乳化剂Span60用量为3.3 g,Tween60用量为6.6 g,助乳化剂用量为18 mL,三偏磷酸钠用量为0.07 g,制备得到的复合纳米微球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微球大小分布均匀,所得纳米微球产率为41%,平均粒径为329.3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