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苯酚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抑制效应和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郁丹  严群  赵明星  邹华  阮文权 《化工学报》2007,58(6):1559-1563
通过间歇培养的方式,研究了苯酚对EG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抑制和恢复,并通过测定颗粒污泥中辅酶F420、胞外多聚物(ECP)等的含量,研究苯酚对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苯酚对厌氧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都有一定抑制,苯酚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严重。如果将苯酚从生物体中迅速去除,产甲烷活性可以逐渐恢复。苯酚对厌氧颗粒污泥中辅酶F420 及胞外多聚物ECP的分泌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Hg~(2+)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汞对厌氧颗粒污泥的毒性,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史氏发酵法考察了不同Hg2+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抑制与恢复作用,并测定了不同Hg2+浓度下厌氧颗粒污泥中辅酶F420以及胞外多聚物(EPS)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Hg2+对厌氧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Hg2+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大;这种抑制效应可在一定程度内得到恢复。当Hg2+的质量浓度小于50 mg/L时,厌氧颗粒污泥的活性较易恢复;而当Hg2+的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厌氧污泥的活性可大部分得到恢复;当Hg2+的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Hg2+会对厌氧污泥产生不可逆转的毒性抑制。可见厌氧颗粒污泥对含Hg2+的质量浓度小于50 mg/L的废水有一定的耐受性。Hg2+对厌氧颗粒污泥中辅酶F420及EPS的含量也有显著的影响,高浓度的Hg2+会使二者的含量大幅度地下降。  相似文献   

3.
利用取自ABR反应器的厌氧颗粒污泥,以葡萄糖为共基质,测定了不同浓度4-氯酚对厌氧污泥产甲烷微生物的影响以及活性恢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4-氯酚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4-氯酚的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抑制作用最小;并且随着4-氯酚浓度的继续提高,厌氧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显著下降。当4-氯酚的质量浓度为400、500、600 mg/L时,相应的抑制程度为31%、68%、54%。4-氯酚对厌氧生物降解葡萄糖反应的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发生在反应后期,高浓度时发生在反应初期。同时在恢复试验中不同浓度的4-氯酚对产甲烷的抑制作用仍存在,但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氨氮和林可霉素对有机物厌氧消化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品晶  管冬兴  吴铎  吕凡  邵立明 《化工学报》2011,62(5):1389-1394
以含高蛋白质和抗生素的林可霉素生产残渣产沼利用为背景,通过中温厌氧消化批式实验,研究不同的氨氮浓度(300~4500 mg·L<'-1>)和林可霉素浓度(0~100 mg·L<'-1>)对含氮含抗生素类生物质废物的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氨氮和林可霉素浓度均与累积产甲烷量显著负相关.经过240 h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25±1)℃、0.1 mol·L?1 Trise-HCl缓冲液为反应体系并不断通入高纯氮气的厌氧条件下,以小试SBR反应器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为吸附剂,考察了好氧颗粒污泥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好氧颗粒污泥表现出比絮体活性污泥更大的对氨氮的吸附容量。当初始氨氮浓度为30 mg·L?1时,颗粒污泥与絮体污泥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83 mg NH+4-N·(g VSS)?1和1.18 mg NH+4-N·(g VSS)?1。由于细胞之间的遮蔽效应,污泥对氨氮的吸附容量随污泥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盐度(NaCl)显著影响颗粒污泥对氨氮的吸附效果:盐度越高,污泥吸附容量越小。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对氨氮的吸附作用不可忽略且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素婷 《当代化工》2021,50(10):2394-2397
为了提高城镇污水厂活性污泥工艺中氨氮去除效率,以沧州市城区市政污水实测数据为对象,开展实验测试分析.实验研究了硫化物和活性污泥厌氧接触时间不同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探讨利用曝气消除硫化物影响的特征进行工艺调整的措施.实验研究了不同污泥质量浓度、水温和硫化物质量浓度下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氨氮降解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污泥质量浓度降低可显著降低活性污泥对硫化物毒性的耐受性.当硫化物质量浓度高于50 mg·L-1时,氨氮降解速率显著降低,且随着质量浓度不断增高,速率不断下降.但当水温较低时,硫化物更易引起出水氨氮超标.该研究对提高沧州市城区市政污水的净化效果和居民用水质量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射流循环新型厌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JLAFB),以该反应器为酸化相(或称硫酸盐还原相),厌氧颗粒污泥流化床(AGSFB)为产甲烷相组成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在培养出耐酸性硫酸盐还原厌氧颗粒污泥基础上,成功实现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和产甲烷菌(MPB)的相分离,消除了SRB对MPB的基质竞争性抑制。在进水SO2-4负荷达12.0 kg·m-3·d-1条件下,JLAFB和AGSFB反应器内硫化物浓度分别为78.3 mg·L-1和92.4 mg·L-1,远小于200 mg·L-1的抑制浓度,消除了硫化物在反应器内的积累和对微生物的毒性作用。在稳态运行条件下,当进水COD和SO2-4负荷分别为26.0和8.5 kg·m-3·d-1时,工艺总的COD和SO2-4去除率分别达到86.9%和97.6%。试验确定工艺的最优运行条件为:进水COD/SO2-4>3.0;碱度为400~500 mg·L-1;JLAFB反应器吹脱气体流量为0.04 L·min-1,水力回流比为5∶1。  相似文献   

8.
通过序批式试验,研究了氨氮含量变化对厌氧颗粒污泥去除有机物及氨氮效能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E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厌氧颗粒污泥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疏松胞外聚合物(LB-EPS)及紧密胞外聚合物(TB-EP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浓度增加到1000 mg·L-1时,厌氧颗粒污泥对COD去除率由对照组的94.19%下降至93.33%,其对COD去除影响不明显;但NH+4-N去除率由40.6%降至7.9%,去除效率明显降低。UV-Vis谱图分析表明,LB-EPS与TB-EPS在205~210 nm处出现了吸收峰,表明其中均含有苯环与双键结构,且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大,吸收带出现了红移。EEM谱图分析表明,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大,SMP中芳香蛋白吸收峰强度降低,而在EX/EM为370~390/420~450 nm处的类胡敏酸吸附峰增强;对于LB-EPS而言,辅酶F420吸收峰消失,表明高氨氮浓度对产甲烷菌的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同时TB-EPS类蛋白荧光峰发生了红移。而由LB-EPS的FTIR谱图可知,氨氮浓度为1000 mg·L-1时,LB-EPS中存在较多的羧酸。通过利用UV-Vis、FTIR、EEM谱图可对厌氧颗粒污泥的SMP、LB-EPS、TB-EPS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为指导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9.
浸没式双轴旋转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浸没式双轴旋转厌氧膜生物反应器(SDRAnMBR)处理模拟啤酒废水的污泥特性.结果表明,SDRAnMBR的污泥活性高,旋转剪切力没有对厌氧颗粒污泥的性质造成破坏并具有性能良好的絮体;而且能有效减轻污泥浓度、EPS、污泥粘度,污泥颗粒粒径的变化对膜污染的影响,使之能在较高的MLSS(18~19.5 g·L-1),较高的EPS浓度(50.9~63.9 mg·gMLSS-1)、较小的污泥颗粒粒径(4.00~36.54μm)和较大的污泥粘度(6.6~7.5mPa·s-1)时稳定运行.SDRAnMBR中由膜旋转形成的三相旋转流和厌氧颗粒污泥的协同作用,使SDRAnMBR具有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同时强化了膜组件的抗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啤酒废水处理厌氧颗粒污泥为菌种,海藻酸钠为包埋剂,氯化钙为固化剂,制备固定化厌氧颗粒污泥。以产甲烷活性为恒量指标,通过改变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以及固定化时间,进行厌氧颗粒污泥固定化条件优化。最适固定化条件为:1%海藻酸钠,1.5%Ca Cl2浓度,10 min固定化时间。经固定化处理后的颗粒污泥,其产甲烷活性及稳定性均高于未经过固定化处理的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