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应用叠加定理求解含线性受控源电路响应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特别提出了将线性受控源视为独立源来求解电路响应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虽不意味着是解决含线性受控源电路问题的最好的方法,但它却是应用叠加定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刊第15卷第2期发表了蒋德川老师和胡荫林老师等两篇关于叠加原理中受控源处理的两种不同见解。蒋老师认为叠加原理中的电源仅指独立源,而受控源不能单独作用于电路;胡老师认为在叠加原理中,控源和独立源一样都能作用于电路。我对此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自笔者在《电工教学》1997第2期上发表“含受控源的线性电路中叠加定理的两种应用形式”(下称文一)[1]以来,在本刊上陆续读到几位老师的有关文章[2—5],其主要论点是:(1)作为线性电路的计算方法,文一提出的方法是正确的。即有条件地将受控源当作独立电源参与叠加,其条件是:当某一受控源单独作用时,该受控源的控制量应代以各电源共同作用下的实际数值。用这种方法计算电路依然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2)提出受控源参与叠加,把受控源当作独立源,这是否容易造成概念混淆(指独立源和受控源,指关于独立源的叠加定理)?因此,还是不要提出这种应用形式为好。对于含受控源的线性电路中受控源参与叠加这种叠加定理的应用形式或应用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把受控源当作激励的独立源,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叠加定理是线性电路的基本定理之一.在含受控源的线性电路中.受控源是否可以象独立源一样参与叠加.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对此.文献1和文献3的观点截然不同.大多数电路分析的教材未有明确结论,笔者此文正是希望引起讨论并获得批评指正.以图1具体电路为例:  相似文献   

5.
何香玲 《电子技术》2009,46(5):69-71
首先对受控源的电阻性和有源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比较完整系统地讨论了受控源的双重特性在线性时不变含受控源网络中的作用,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受控源的双重特性在电路等效变换以及叠加定理中的具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电路基础”对于高等学校电类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其中受控源是基础知识部分的一个难点,本文从受控源和独立源的定义出发,结合思维导图,在是否为激励源、端口情况、等效电路和在叠加定理的应用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受控源和独立源的不同之处,从“源”的角度阐述受控源和独立源的相同点,同时分别给出了四种受控源的原型电路实例,分析了受控源供出能量的来源,旨在为学习者深刻理解受控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看了《电工教学》第15卷第2期胡荫林等同志的“含受控源的线性电路中叠加定理的两种应用形式”一文后,谈谈个人的两点拙见。 胡文把受控源作为确定电路的电源之一参与叠加称之为叠加原理的第一种应用形式;把只有独立源参与叠加称之为叠加定理的第二种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目前应用戴维南定理求解含受控源电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在应用戴维南定理求解电路时是可以把受控源当作独立电源来处理的,并给出了把受控源当作独立电源对待,求戴维南等效电路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电路理论中的替代定理能否应用于含有受控电源的电路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当被替代网络中含有电路其它部分受控电源的控制量时,在保留控制量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应用替代定理;本文还提出替代定理应用于含受控源电路时为了保持受控源概念的完整,可以采用控制量的转移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电路分析中,常需要求解含受控源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其核心是求等效电路端口的开路电压U_∞及等效电阻R_0 。通常要列方程,运算量较大,特别是对多网孔和多节点电路。另一种方法是用电路等效求解,要求在等效过程中控制量支路不能变动,这种要求对电路等效带来很多限制。本文提出先采用控制量转移,然后进行电路等效的方法。 如何进行控制量转移,控制量转移到何处合适呢?通过对电路的考察分析,含受控源的电路按控制量所在位置大致可分为下述三类。 第一类:受控电流源的控制量为该受控源两端电压,或受控电压源的控制量为该受控源所在支路的电流,这两种受控源可以用置换定理将受控源置换为电阻。含有这两种受控源的电路在置换定理使用后,电路中不再含受控源,用电路等效的方法可以得出戴维宁等效电路。  相似文献   

11.
叠加定理是线性电路的一个重要定理,线性电路有许多电路定理可由它导出,因此掌握好叠加定理是学好其他电路定理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往往不能对该定理进行发散使用。本文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将叠加定理应用在同杆多回线等复杂线路中,以帮助学生掌握叠加定理在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的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12.
朱幼娟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4):10-11,14
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是常用的实用电路,电路中既有线性元件,又有非线性元件,而且直流、交流并存于电路中,因此在分析和设计电路时较为复杂。叠加定理把线性电路中多个电源作用分解成各个电源的单独作用,然后进行代数和叠加。属于非线性元件的半导体晶体管工作在低频小信号,近似作为线性元件使用。应用叠加定理分析和设计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抓住主要,忽略次要,使问题变得既容易、简单又明确。  相似文献   

13.
电路课程中含受控源电路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受控源的电路在“电路”课程教学中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本文根据该课程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了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基本分析方法(支路法、回路法、节点法和戴维南定理)和受控源等效变换法(受控源等效为电阻或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组合),结合一些具体实例对每一种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含受控源电路的教学特点,并对这两种分析法进行了比较,为含受控源电路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一直是电路理论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当受控源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可能会使得线性电阻电路无解、无穷多个解或使动态电路变得不稳定.本文通过计算实例分别讨论了线性电阻电路和线性二阶电路解的性质和受控源参数的关系,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受控源的参数进行了扫描分析,并得出了有关分析结果,体现了Multisim仿真软件在含受控源线性电路分析中的有效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受控电源模型在电路理论中越来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现行的大多数“电路”教材都在一开始就引入受控源模型的概念,并且自始至终都涉及到受控源的内容,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已经成为电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谓受控电源是指电压或电流受同一电路中其它支路电压或电流控制的一种理想电路元件。它既有别于独立电源也有别于一般负载,而是具有电源和负载的双重特性。即在一些情况下主要表现出独立电源的特性,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主要表现出负载的特性。清楚地了解受控电源的这一特点,对分析含受控源的电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的内容是戴维南定理的引伸,它适用于求解含受控源电路。当受控源与控制量分别在单口网络和外电路部分时,用此法可以方便地求出电路的解答。  相似文献   

17.
分析含受控源电路是电路分析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在用等效变换法化简电路时,因被控制支路对控制支路有依赖关系,使元件或支路不能合并化简,为此,提出了一种分析含受控源电路的去耦等效方法。由分析得出:在线性网络中,受控源支路一般可去耦等效为一个实际电源或电阻(在相量电路中为阻抗);对于不包含独立源的线性一端口网络,受控源支路能去耦等效为电阻(在相量电路中为阻抗)。在对受控源去耦等效之后,电路模型中无受控源元件,因而化简后的电路不再受控制量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在电路教材中引入受控源之前,对于无源线性电路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基本上是不成问题的。现在电路教材中普遍引入受控源,含受控源线性电路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应给予关注,以下通过若干例子讨论这一问题。   相似文献   

19.
含受控源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受控源的特性,结合一些具体实例,介绍了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基本分析方法和受控源的等效变换法。后者把含受控源的电路变换成不含受控源的电路,这种改进方法简化了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电路理论中,除了独立电源外,还引进了“受控源”。受控源的源电压或源电流的值受电路中其它支路或元件上电压或电流的控制,本身不独立地起“激励”作用。在分析具有晶体管元件的电路时,受控源的概念是很有用的,并且经常遇到的是只含有一个受控源和线性电阻的电路模型。 在电路分析中,求不含独立源,仅含线性电阻和一个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一般可采用在欲求端口外接电压(电流)源,求端口的响应电流(电压),从而得出输入电阻。本文在这一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一个比较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即预设控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