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针对原来凭经验的、传统的烘干茧感官检验法和切剖茧层的蛹体检验法存在的难学难掌握、检验不准确和检验成本大等问题,研究出了采用烘率对照法检验桑蚕茧烘干程度的新方法;介绍了采用烘率对照法检验桑蚕茧烘干程度的方法和步骤;经计算列出了“桑蚕茧鲜茧茧层率与烘成的半干茧、适干茧的烘干程度和适干茧茧层率对照表”,以供对照使用。  相似文献   

2.
桑蚕茧中的内印茧由于被污染茧层不能用于缫丝或影响生丝品位,故在蚕茧检验定级计价时成为否定性因素。GB9111-83《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将茧层内层沾有污物  相似文献   

3.
技术问答     
问:蚕茧干燥中平衡水分对茧质有何影响?答:蚕茧干燥的目的是烘杀蚕蛹和寄生蝇蛆,防止出蛾、出蛆和霉变。要求既尽可能保护茧层的良好解舒,又要使丝胶适当变性,合理增加煮茧抵抗力,符合缫丝要求。其间水分是蚕茧干燥过程中的重要物质。下面我们分析探讨一下水分在干燥过程的发散机理对蚕茧质量的影响。1 试验材料和方法 材料:2002年大同站春(鲜,方格蔟)茧,XL-200型自动烘茧机,轴流风机,测试仪器。 方法:(1) 将蚕茧平均分为三份,分别采用三种干燥工艺进行烘干。即A为烘至适干,自然平衡;B为偏嫩烘,自然平衡;C为偏嫩…  相似文献   

4.
桑蚕茧中的内印茧由于被污染茧层不能用于缫丝或影响生丝品位,故在蚕茧检验定级计价时成为否定性因素。GB9111-83《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将茧层内层沾有污物或色斑的面积在1cm^2及以上的定为内印茧。内印茧的增加不仅直接影响蚕农的收益,而且对缫丝环节提高经济效益也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桑蚕茧鲜茧检定与干茧检验在样茧抽取、茧质分级标准、检验设备和工艺条件、解舒检验计算方法上的不同点。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检验法对同品种、同期茧的检验成绩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6.
邢秋明  洪澜 《丝绸》1994,(5):22-23
比较了桑蚕茧鲜茧检定与干茧检验在样茧抽取,茧质分级标准,检验设备和工艺条件,解舒检验计算方法上的不同点。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检验法对同品种,同期茧的检验成绩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7.
在蚕茧生产的发展中,蚕茧质量受其收购标准的进化不断地变化,蚕茧质量标准的变化推动着蚕茧质量的提高。解放初期实行的是以烘折、缫折为依据的评茧标准。烘折是蚕茧烘干前后的重量比值,影响蚕茧重量的因素有回潮率和茧层量等。不同的回潮率下,同一茧质,烘折不同,而不同茧质,烘折可能相同。缫折是缫  相似文献   

8.
我国桑蚕茧评级标准和收购价格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国达  姜丽花 《丝绸》2002,(11):44-47
回顾了50年来我国桑蚕茧评级所经历的按缫折评茧,按茧层率评茧,按干壳量评茧和“组合售茧,缫丝计价”试点等四个发展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蚕茧收购基准价的变动,并对现行评茧标准的不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调查分析了桑蚕茧的含水特性、干燥烘率和吸湿变化得知,蚕茧的含水率为58~62%,受蚕品种的影响较大,季节间也有差异;蚕茧的干燥无水率为38~40.5%,在蚕茧品种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全茧和蛹体的烘率是春期高于夏秋期,而茧层的烘率则反之。蚕茧干燥后24小时的回潮率为7~7.5%,主要受环境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在季节、时间长短和雌雄性型等方面也有一定差异。试验表明,现行蚕品种的实际干燥烘率与原定标准理论烘率间的差异较大,有必要修改现行蚕品种的标准适干烘率或调查得实烘蚕茧的无水量,在这基础上加算其允许优选的回潮率、可含安全水份量,计算确定标准适干烘率才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试验调查了春茧和晚中秋茧用不同的烘茧工艺操作对蚕茧质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而规范的工艺操作使上车茧率、解舒率、茧层缫丝率、干茧出丝率、清洁、洁净、万米吊糙等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力  刘木根 《丝绸》1993,(6):13-17
在热风烘茧生产实际运行的动态条件下,探索了不同的烘茧配温与蚕茧干燥曲线、干燥时间、茧层感温、干茧解舒的关系,为选择适合的热风烘茧工艺配温,提高干茧解舒和工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邢秋明 《中国纤检》2007,(4):15-15,21
2006年浙江省第三茧质检定所对全省蚕茧主产市县茧丝公司所送检的庄口样茧,按照GB/T9111—1988《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GB/T9176—1988《桑蚕茧(干茧)分级和检验方法》进行了检验,笔者根据干茧质量检验结果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摘天地     
《丝绸》1996,(11)
文摘天地96453烘茧工艺条件对茧丝性能影响的探讨;徐凤梅/江苏蚕业,1996,NO·3,7~12采用不同的烘茧工艺条件,相同的煮茧、缫丝、检测方法,对不同品种、不同期别的蚕茧进行了解舒、解舒张力、茧层丝胶溶失率检测;对生丝进行清洁、洁净、强伸力测定...  相似文献   

14.
DJ850型茧检定热风烘茧机是浙江省目前用于茧质检定的专业配套机械,该机是科研单位和有关厂家引进日本样机改进制造,是桑蚕茧进行干燥检验和调查蚕茧质量的主要设备,由于烘茧检验是茧质检定的第一道工序,其检验结果直接影响到选剥茧检验和解舒检验的检定数据,关系到“组合售茧,缫丝计价”这一新评茧法的推广。因此,保证烘茧机工作状况良好和检验结果的  相似文献   

15.
煮茧程度与解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刘春娟 《丝绸》2004,(1):49-49
在茧质检验分级中,根据国家标准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GB9111—88)和桑蚕茧(干茧)分级(GB9176—88),解舒丝长是核定茧级的主要项目,对于同一庄口茧,解舒好,则解舒丝长越长,价格就越高。解舒的优劣是由茧质决定的,但煮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解舒。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出 适干茧的蛹体和茧层都已基本烘干,因茧层受到适当的热处理,蛹体烘去了自由水分,所以即能保护茧层,又有利于工业企业安全贮藏、加工,也能提高山东省丝绸总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干毛茧出丝率。而偏嫩茧解舒率较高,因为偏嫩茧的茧层失水少,丝胶变性程度较小,茧丝容易离解,台时产量可增加。但偏嫩茧的煮茧抵抗力弱,煮茧时容易崩渍,生丝糙类多,洁净成绩下降近一个等级,出丝率降低2.5个百分点。原料耗用量大,成本相应增加。此外,偏嫩茧蛹体含有较多水分,容  相似文献   

17.
针对《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和《桑蚕茧(干茧)分级》检测方法标准已不适应缫丝生产发展与市场需要的现状,分析和探讨了方法标准中检验设备、工艺、检验项目和分级等问题,提出了重新修订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国产的几种多段循环热风烘茧机干燥特性的试验,分析了烘茧机内温度的分布特性,提出了蚕茧在烘茧机中的动态干燥特性和茧层含水率曲线,并根据烘茧质量提出符合蚕茧干燥特性的烘茧机模式及工艺。  相似文献   

19.
桑蚕茧层干(壳)量检验用茧的抽样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良均  金先德 《丝绸》1997,(4):19-21
通过对茧层干(壳)量样茧抽样方法的几种倾向性类型的分析,认为抽样方式直接影响茧层干(壳)是一是由于样茧粒数不同和蚕茧的雌、雄性别比例不同所致,实际操作时,应采用定量定粒方式抽取干(壳)量检验样茧,以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20.
《丝绸》2021,(9)
蓖麻蚕作为一种野蚕,其结成的蚕茧与桑蚕茧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文章将蓖麻蚕茧与桑蚕茧各自分为外观特征区别明显的三个层次:外层(茧衣)、中层(茧层)和内层(蛹衬),分别对其结构和强力、防紫外、抗菌等防护性能进行对比研究。蓖麻蚕茧由于茧丝模量高、结构致密,拉伸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二次断裂现象,其三层茧丝的强力变化与桑蚕茧存在类似的规律。蓖麻蚕茧的抗紫外线能力高于桑蚕茧,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能力与桑蚕茧相当,对大肠杆菌的抑菌能力略低于桑蚕茧。综合来看,蓖麻蚕茧表现出比桑蚕茧更强的保护能力。通过对不同茧层结构性能差异与茧层之间的构造进行研究分析,为非织造仿生材料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