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X区块葡萄花油层属三角洲外前缘相沉积,储层类型以席状砂为主,砂体厚度薄,当前油价下直井开发无效益,提出了水平井开发薄差储层的设想。文章以精细构造解释、多井约束储层反演、三维精细地质建模等技术为手段,精细描述构造及储层特征,总结出了薄差储层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方法,并根据钻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一套水平井随钻跟踪调整方法及流程,对同类油田水平井的设计与跟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庆长垣老油田PB6断块开发区块井钻遇的断层较多,影响油田的开发效益,在高保真地震处理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数据体、相干体、蚂蚁体等地震属性、三维可视化等相关技术,对该区块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提高解释精度,深化对断层的认识,为精细开发调整挖潜提供了有效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三维构造精细解释是储层研究的基础,是地震勘探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以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相干数据体,进行层位标定、地层对比、断层解释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对断层组合取得了新的认识,增加了地质分析和模型基础数据的精度。本文对广利油田构造进行了时深转换量板的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以及精细解释,进而在此基础上对该区进行了构造特征分析和储层评价。  相似文献   

4.
A油田B区块处于该油田的背斜翼部,埋藏深度较大,孔渗饱等储层物性较差,并且注采井网的井间距离较大,导致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效果,需要井网部署方式的调整。按照传统的方式单纯利用测井解释资料预测发育面积较小的河道砂体,精度不高,本文对该区块在采取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的前提下,辅之以区块的静态资料,利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建模,更加精确直观地研究区块构造、描绘砂体发育特征,在结合地震精细解释和测井曲线沉积相模型的基础上精细地预测了储层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井位设计,对此类低渗透油田区块进行加密部署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运用RFT,HDT等资料,应用高密度三维地震解释、相干体技术、正演技术等对该区构造和储层进行了精细研究,分析了试采试注特点,对层系的组合、井网密度、注采井距进行了论证,详细部署了区块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储层和构造认识精度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实际,在源201区块开展了面积为28.2 km2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填补了本油田没有三维地震资料的空白,通过精细处理和解释,构造刻画更精细,连通关系更清晰;通过井震结合、储层反演,砂体走向更明确,为下步油藏评价和优选部署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由于朝阳沟油田现已进入到开发阶段,为定量预测剩余油分布、精细调整开发布井方案,需要在原来解释基础上进行高分辨率精细构造解释,尤其对小断层和微幅度构造研究,此次采用多种断裂解释方法,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对断裂进行精细解释。采用倾角、方位角相结合技术完成较大断裂的解释,相干体和蚂蚁体结合技术完成小断裂解释,并应用三维解释技术对断裂与层面匹配程度进行精细质量监控。解释结果较原解释新发现7条小断层,大断裂形态部分有所改变,对开发布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卫城油田周边和断块结合部为重点研究工区,利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等技术,分析构造形态,描述储层分布,优选有利目标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增储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精细构造解释在苏丹GU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丹GU油田的3D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该区处于断陷盆地、构造复杂,精确构造解释是保证有效开发的前提。在对该区地震资料进行重新精细构造解释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技术、方差体技术、蚂蚁体识别小断层技术、时深转换技术、三维可视化等技术,使断层解释和构造解释精度有了很大提高,为建立精确的地质模型和油田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勘探的深入和开发程度的提高,很多油田都面临着产量和储量下降的挑战。本文以陆梁油田陆9~陆22井区为研究对象,实践低幅度构造油藏勘探开发的一系列技术:相干体切片识别微小断层;构造精细解释技术(水平时间切片;自动追踪;加密解释);变速成图以及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发现4个低幅度构造圈闭,钻探了其中较为有利的两个圈闭,均获得工业油气流。并获得几点关于低幅度构造油藏的认识:要有好物性的储层并且储层厚度不能太大,构造幅度与储层厚度比值有一定关系,一般是一砂一藏;油柱高度小于某一值;有好的封堵层。  相似文献   

11.
文中通过对吴420油田精细构造解释、储层沉积微相等精描技术研究,利用Petrel建模软件建立了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指导油田下步开发调整部署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广西田东油田以往四次地震采集和处理及解释基础上,针对本区断裂系统复杂、断层识别难度大等问题,应用构造导向滤波、属性体融合、边缘检测等地震构造解释技术,从研究复杂断块构造解释方法和技术流程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地震层位精细标定与解释、断层识别与构造成图方法研究,实现了复杂断层构造断裂精细解释,深度域构造图解释精度从5.0‰提高到2.28‰,对那读组油藏的构造与断裂特征有了更清晰准确的认识,为田东油田储层精细油藏描述、综合调整及扩边方案编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埕海一区沙河街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42.0×10t,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钻井揭示储层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局部分布日趋明显。运用精细地层对比、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技术,开展油藏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研究,进一步落实地下储层的分布特征,指导完善产能井方案部署,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中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跃进二号油田精细构造解释、储层沉积微相、等精描技术研究,利用Petrel建模软件建立了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指导油田下步开发调整部署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文南油田致密砂岩特点,综合运用层位标定技术,相干体/方差体提取解释技术,3D人机联作解释技术,HDT、RFT、MFT技术,理清了区块断层组合规律。区域整体研究评价与局部精细解剖相结合,以小层沉积微相研究与储层预测相结合,搞清储层空间展布规律。开展文南油田致密砂岩出油界限研究,根据新出油界限标准重新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实现测井资料的全区井二次解释。开展致密砂岩油藏井型适应性研究,并针对性制定开发方案,实施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Discovery软件具有进行地震精细解释、测井多井解释、储集层预测以及地质研究等综合功能,利用该软件对极复杂断块油田——文明寨油田沙河街组油藏进行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增探明含油面积1.23km2,石油可采储量66.50×104t,为油田的后期稳产提供了基础,也为同类油田滚动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基础上,综合利用构造、储层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对以舍女寺油田孔二段储层进行精细研究。发现多条断层位置及其走向有所变化。再者,分析断层变化及其封闭性,结合动态资料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和未动储量,为油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周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极大地改善了地震资料品质,在精细层位标定的基础上,采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诸如时间切片及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开展构造精细解释。发现了一些新的含油断块,有效实现了老油田的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田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文明寨油田明一东块开展高精度三维技术,精细储层、剩余油研究、井况治理、井网优化、井组精细治理、井组精细注采调整等多种配套技术的综合应用,建立了该区剩余油分布的注采系统,强化分类储层动用,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储层三维建模是精细油藏描述的核心,随着我国大部分油田的开发进入中后期阶段,油藏的研究要求更高的定量化,储层的描述要求更加精细,建立精度较高的储层三维模型非常有意义。本文以狮子沟N1油藏为实例,依据精细的小层划分与对比研究,测井解释成果和沉积微相研究等的基础上,运用PETREL软件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构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