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超超临界机组高加故障跳闸后的运行情况,分析了机组负荷、中间点温度、主汽温度等主要参数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提出了高加跳闸后的热工控制逻辑,可即时给出控制给水流量、燃料量、汽轮机高压调节阀开度等指令,预计能有效降低跳闸后对机组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火电厂高压加热器(以下简称高加)跳闸后,由于汽轮机抽汽量骤减,主给水温度急剧下降,对机组负荷、汽温、煤水比控制水平均要求较高,运行人员需切至手动控制方式,这对机组的控制存在安全风险。以广东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机组高负荷工况下高加跳闸后对机组主要参数的影响趋势,并提出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包括给煤量、给水量、汽温等主要参数的控制方法及协调控制的优化思路,可为同类机组在优化协调控制逻辑和处理高加跳闸事故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火电厂高压加热器(以下简称高加)跳闸后,由于汽轮机抽汽量骤减,主给水温度急剧下降,对机组负荷、汽温、煤水比控制水平均要求较高,运行人员需切至手动控制方式,这对机组的控制存在安全风险。以广东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机组高负荷工况下高加跳闸后对机组主要参数的影响趋势,并提出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包括给煤量、给水量、汽温等主要参数的控制方法及协调控制的优化思路,可为同类机组在优化协调控制逻辑和处理高加跳闸事故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某改进型1030 MW机组在国内属首次创新应用,制造厂家认为当高加系统撤出后,由于通流的增加可能导致过负荷从而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原机组保护逻辑中规定了当高加撤出后若机组负荷大于1030 MW延时1 min,或大于1106 MW延时10 s后触发机组主保护。上述定值并未经过实际工程考验,为了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对保护逻辑进行确认和优化的基础上,安排了800 MW工况下的高加跳闸试验。试验后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核算,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控制逻辑和定值,确定了该机组高加撤出保护的实施方案。同时也对各型机组在高加跳闸工况下的危险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某电厂600 MW超临界机组低负荷运行时,1台汽泵跳闸导致锅炉MFT保护动作。通过对小机控制过程进行分析,判断出事故原因为低负荷运行时给水控制逻辑存在不足和隐患,并提出了给水控制逻辑的优化措施。优化后在生产现场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通过优化给水控制逻辑,有效解决了低负荷运行时锅炉MFT保护动作问题,提高了机组低负荷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林文孚  姜胜 《热力发电》2011,40(2):52-55,59
分析了超临界机组高压加热器(高加)解列扰动下的主蒸汽温度特性,以及不同给水控制方式在扰动工况下引起主蒸汽温度和给水流量的大幅度波动等问题,提出了引入能够及时反映高加解列扰动信号的改进方案.仿真试验表明,改进后的给水控制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高加解列的扰动,而且对克服单台高加退出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给水温度变化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5机组给水温度偏低的原因,针对高压加热器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更换#3高加,改造水室隔板,解决联成阀漏流,采用汽波两相疏水调整门,显著提高了#5机组给水温度,提高了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引进技术生产的300MW机组高加的7大特点,通过分析高加投入率,给水温度以及维持有水位运行的调整试验,提出了5项需要改进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我厂二期两台前苏联机组配套的F763Y-25 DN300型水压保护三通阀经常出现卡涩和存在小旁路不严现象,影响高加投入率和给水温度,我们在机组小修中对其进行了改造,解决了高加保护不能可靠投入问题,提高了高加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效果较好,在同类型机组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直接空冷机组FCB运行工况对背压及给水温度的影响。介绍了各类型机组的背压控制方式,根据直接空冷机组背压控制特点,优化了机组FCB工况下的背压控制策略;改进了FCB动作时锅炉给水温度的控制方式。优化改进后的试验证明,FCB工况下机组背压及给水温度未发生大幅波动,解决了机组FCB动作后背压及给水温度等主要运行参数的控制难题,保证了机组在FCB工况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