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混凝土制成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第6.2.2条中明确指出: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后,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1.计算混凝土表观密度ρc,c=mc+mg+ms+mw(1)式中,mw,mc,ms,mg分别为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水泥、砂和石子的用量。2.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校正系数δδ=ρc,t/ρc,c(2)式中,ρc,t和ρc,c分别为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和计算值(kg/m3)。3.确定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中第6.2.2条规定:当混凝…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3.2条(一般项目)规定: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能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前应至少留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检验方法为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试件强度报告。  相似文献   

3.
张鹏  李清富 《建筑技术》2007,38(8):620-622
结合塑性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根据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及其物理力学指标应达到的要求,对塑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还对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以及硬化塑性混凝土的各种物理力学参数试验方法进行了总结。通过大量配合比的试配,从工程单位推荐的配合比中优选出了相对较合适的施工配合比。  相似文献   

4.
由52.5级普通水泥配制的C80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发展规律正常,控制试样的3d、7d、28d和90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713MPa、84.1MPa、97.2MPa和112.6MPa:即使在配合比波动的情况下,导出配合比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也有较大的富余:该混凝土的干缩率和干失重均主要集中在早期;抗冻等级达到F100以上;抗渗等级均达到P20以上;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好,相当于改性乳液混凝土;抗碳化能力好。由于实际施工情况的复杂性,采用52.5级水泥配制C80高性能泵送混凝土,可确保由于混凝土配合比波动后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机制砂的级别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选择,宜优先采用中粗砂。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与中、细河砂配制的混凝土相近,其力学性能指标可与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相同,配合比设计应符合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规程》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与质量控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大河 《安徽建筑》2007,14(3):171-173,175
文章阐述了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介绍了如何精确确定商品混凝土配合比,提出了在配制商品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初探   总被引:86,自引:1,他引:86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了再生混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提出了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废混凝土骨料的预吸水,并通过掺加优质粉煤灰、减水剂或二者复合,可成功地配制同时满足工作性和强度要求的再生混凝土。根据这种方法,配制的全部使用废混凝土骨料为粗骨料的再生混凝土28天的抗压强度高达54.6MPa。  相似文献   

8.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照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指定龄期的强度要求而科学设计,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以满足强度保证率为前提,水胶比确定需具体考虑混凝土等级,外加剂的减水效率,混凝土工作性要求等因素而定,评估水泥单位用量时,必须综合考虑水泥,火山灰材料和砂的影响,并尽量降低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配制大坍落度混凝土则应选择较大的砂率。  相似文献   

9.
曹祥  梁云利  贺文凯  刘振东 《混凝土》2005,(6):93-94,98
本文通过清水混凝土在北京某大型办公楼的成功应用,主要介绍配制和生产清水混凝土的一些控制措施.包括严格选择原材料.精心设计配合比及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并分析和探讨影响混凝土外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毛山红 《广东建材》2014,(11):79-82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是配合比设计重要依据,结合工程实践介绍原材料选择应注意的问题,利用掺粉煤灰和矿粉复掺来降低水泥用量,选用缓凝型外加剂,延迟水化热峰值出现的时间,保证混凝土早期和后期强度满足要求,工程现场抽检强度结果表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邹泓荣 《建筑技术》1997,28(9):630-631
广东省某大厦地下2层、地上25层。其±0.00上下各2层的梁板柱混凝土强度为C40。根据施工需要,试配了2个配合比,见表1。1994年5月,地下室施工时不断发现混凝土试块强度低得异常。同年9月采用回弹仪检测,以地下室一层柱为例,批构件强度推定值32.3MPa,个别柱强度推定值低者仅24.2、25.6、27.2(MPa)。1原因分析C40的施工配合比有2个,其中非泵送混凝土供小量施工时用,采用自落式鼓形搅拌机。施工队在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时误用了非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由于该配合比坍落度小,无法泵送。为…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详细阐述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并总结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设计出最佳混凝土配合比,进一步明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在经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过程。  相似文献   

13.
钢纤维混凝土在地道桥引路路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仕诚 《工业建筑》1995,25(11):40-44
通过实例,阐述了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工艺过程,在钢纤维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可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及钢纤维混凝土实现商品化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侯文康 《山西建筑》2012,(32):124-125
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定义与基本要求,详细阐述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步骤及其重要性,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验室配合比研究,提出了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注意的事项,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南川 《建筑》2009,(6):61-63
一、引言 混凝土配合比是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成本和混凝土施工的难易,以及混凝土工程的外观及内在质量,因此,如何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混凝土理论及现场实际经验,来谈一下施工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配合比是混凝土的灵魂。混凝土的性能、质量和耐久性的好坏都与配合比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作者根据个人经验,作此文来讲解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理论问题和在做配合比时应注意的原则及事项。  相似文献   

17.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9,他引:1  
提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详细地阐述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并指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设计出最佳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配合比的现场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娟 《山西建筑》2004,30(22):78-79
从骨料的含水状态、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方法及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骨料含水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指出应根据骨料含水量的变化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技术,并提出了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用于核废料容器的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按耐久性要求配制核废料容器用高性能混凝土。得到该高性能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分别均达到80MPa和5.6MPa以上;28d干缩率和干燥失重分别小于430μm/m和20kg/m^3;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好,氯离子迁移电量小于1000C;抗碳化能力好,碳化深度小于0.5mm;抗冻性能较好。在混凝土配合比波动的情况下,由基本配合比和导出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均较好,能满足用于核废料容器的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