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动态。在研究现状中主要介绍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合成机理、合成技术、结构特点和性能测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应用中重点介绍了当前可能获得实际应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物理及化学特性以及工程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内容进行了综合评述。同时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和国际上比较热门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3.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合成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石墨层间化合物性能的产生,性能应用。主要介绍了GICs的合成方法,并对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点,缺点作了分析和介绍,指出了GICs的应用现状,并根据GICs的特点,提出了GICs应用研究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结构特性, 合成方法,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国内外对GIC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石墨层间化合物(GIC)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国内外对GIC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6.
石墨层间化合物是一个近似的二维物理系统,人们对其独特的电学和磁学性质已开展广泛研究,但尚未见到有光催化活性方面报道。本文采用混合加热法制备了多种阶结构的FeCl3-NiCl2石墨层间化合物。将其添加到甲基蓝溶液中,通过紫外光辐照、阳光辐照和暗箱放置等试验发现所合成的石墨层间化合物具有光催化活性,且混合阶结构的样品光催化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石墨插层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化学法和电化学法制备石墨插层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讨论了用不同插层剂制备的层间化合物的特点、插层反应的机理以及影响插层反应和石墨层化合物性质的主要因素,总结了降低可膨胀石墨中的含硫量、灰份,增大膨胀容积的主要方法。并对石墨插层化合物在新型密封材料、电极和导电材料、发热材料、吸附材料、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目前主要利用人工合成的石墨作原料合成石墨层间化合物GICs(Graphiteintercalationcompounds),这限制了GICs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利用吉林磐石天然鳞片石墨作原料,通过调整试验条件试验温度;在528℃合成了一阶CuCl2-GIC,并对其稳定性做了探测,发现利用天然石墨合成的CuCl2-GIC基本稳定。证实了天然石墨合成GICs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石墨在高温下与氟直接反应制备氟化石墨的缺陷,着重介绍了一种新的氟化石墨合成方法。石墨首先与五卤化物反应生成石墨层间化合物,然后在低温下与氟反应生成氟化石墨。氟化石墨的合成温度远远低于其分解温度,且有较大的控制范围。反应产物产率高,无副产物生成,可实现安全,高效,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10.
电解法制备可膨胀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长斌  陈延民 《矿冶》1994,3(4):73-78
介绍了用电解法制造可膨胀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工艺条件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X光电子能谱检测。结果表明,电解法制造石墨层间化合物因为易于控制、不用氧化剂并减少了酸的浓度和用量,有很大的优越性。电解法氧化石墨过程在阳极电位一定的条件下,按电量大小分嵌入化和过氧化两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1.
氟化石墨是通过氟与碳直接反应而生成的石墨插层化合物。不同于CF4、C2F6等碳氟化合物而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早在1914年RUH等通过控制爆炸和燃烧反应合成了灰色的氟化石墨-CF0.29;1947年,G.Rudorff通过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在410~500℃范围内合成了CF0.676~CF0.989氟化石墨并同时发现,少量氟化氢的存在可起催化作用,使这一反应在低于400℃便可进行;1948年美国人potim等在420~450℃条件下合成了(CF1.04)n高氟化度石墨。由于没有发现其独特的性质,未了解其实用价值,对氟化石墨的研究没有开展起来。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现氟化石墨的层间能比石墨的层间能小得多,从而认识到它的固体润滑性的特点,确定了其使用价值。此后,对氟化石墨作为固体润滑剂和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的研究,把氟化石墨这一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制推向了高潮,其应用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石墨鳞片大小对膨胀容积影响规律与机理研究较少的问题,论文选取不同大小鳞片石墨,在相同工艺条件进行膨胀实验。利用XRD和SEM对石墨精矿、层间化合物和膨胀石墨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和膨胀石墨堆积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石墨鳞片增大,膨胀石墨的膨胀容积越高。微观上,石墨层间化合物高温分解产生气体对大鳞片石墨作用时间长,致使层间距较大;宏观上,膨胀石墨的堆积方式不同致使膨胀容积差异。   相似文献   

13.
铁石墨层间化合物合成工艺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晓晓蓓  涂文懋 《非金属矿》1998,21(5):4-7,39
作者以钾金属为还原剂与Fecl3-GIC反应,合成了铁石墨层间化合物,同时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石墨层间化合物在阻燃防火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时虎  胡源  赵华伟 《非金属矿》2001,24(5):31-33
石墨层间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简称GIC)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广泛用于各种科学和生活领域。本文主要讨论GIC的特性、制备及其在防火材料、塑料阻燃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晓非 《非金属矿》2004,27(4):57-57
40 40 1 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的研究进展40 40 2 金刚石薄膜涂层刀具的破损机理研究40 40 3 搅拌磨制备隐晶质石墨超细粉体的研究40 40 4 石墨层间化合物(GIC)的合成技术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40 40 5 石墨微粒对MgO MgO·Al2 O3 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40 40 6 两种不同石墨电极上溴离子电氧化的研究40 40 7 绢云母微粉在氯丁胶中应用技术研究40 40 8 珠光颜料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现状40 40 9 论珍珠(云母)汽车涂料的色彩艺术40 410 利用工业废石膏作水泥缓凝剂的技术研究40 411 提高石膏快速分析的有效途径40 412 羧基丁苯乳…  相似文献   

16.
微波合成蒙脱石层间化合物处理工业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辽宁某地钙基膨润土,用微波合成蒙脱石层间无机化合物、蒙脱石层间有机化合物、蒙脱石层间有机-无机化合物。初步探讨了蒙脱石层间化合物在某染料废水和某电镀废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各种层间化合物对染料废水COD。的吸附容量和电镀废水Cr^6 离子吸附容量较蒙脱石原土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涂文懋  宾晓蓓 《非金属矿》1999,22(3):6-7,27
石墨层间化合物是一类新型复合材料。作者利用XRD、SEM、TEM、EPMA、化学分析以及穆斯堡谱等分析测试方法,对FeCl3石墨层间化合物的表面结构和阶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其结构模型,并对影响其结构特性的因素作出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8.
以50目鳞片石墨(Nature Grapite,NG)为原材料,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石墨层间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GIC),将GIC高温膨化制备了多功能碳材料(Multifunction carbon materials,MCM),指出MCM在多种工业领域的应用.利用紫外光谱仪对乙酸分子插入石墨层间进行了确认,X-衍射光谱仪对NG、GIC和MCM的晶型进行了分析,扫描电镜表征了NG、GIC和MCM的形貌.  相似文献   

19.
文摘     
《非金属矿》2001,24(2):56
制备低硫高倍数膨胀石墨优化工艺条件研究研究了以化学氧化法制备膨胀石墨时 ,原料石墨含硫量、氧化剂、插层剂、酸化、水洗与干燥工艺、膨化工艺等因素 ,对膨胀石墨含硫量和膨胀倍数的影响 ,提出了制备低硫高倍数膨胀石墨的优化工艺条件。即插层前对原料石墨进行降硫处理 ,选用 6 5 %的浓HNO3或 30 %的双氧水为氧化剂 ,以浓H2 SO4和有机物混合液为插入层 ,酸化反应的时间、温度随氧化剂、插入层不同而变化 ,以去离子水水洗石墨层间化合物至 pH为 6~ 7,在 5 5℃的烘箱内干燥 45min或在日光下晾干 90min ,膨化温度 10 0 0℃ ,…  相似文献   

20.
粘土—无机层间化合物的制备,表征和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粘土层间化合物是当今倍受关注的新型催化剂和吸附剂。在石油化工、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者重点介绍了粘土-无机层间化合物的制备、表征方法和应用方向,评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