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现阶段吉林省严寒地区村镇住宅的现状,结合吉林省地区、气候特点,提出村镇住宅建筑存在的问题,指出大力发展村镇节能住宅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村镇节能住宅建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苏北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季翔  张宝军  陈志东  贾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11):1320-1322,1350,1353
针对苏北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能耗普遍较大问题,对该地区气候特征、建筑热环境、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构建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体系的系统结构,通过热工测试取得了室内温度对比数值,对热源及室内外供热系统改造提出了改进设想,并制定了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总节能率达59%,用于节能改造的投入控制在现时同类建筑造价的9%以内,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冬季室内热舒适环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们对住宅舒适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日前舒适与健康已被提到了住宅设计的首位.在严寒地区,人们更加注重住宅冬季室内的热舒适问题.本文从影响热舒适环境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严寒地区村镇住宅的特殊性,包括气候条件、地区特点、住宅现状、农民与生活习惯及火炕微热环境等;注重差异性研究,根据中西方的差异、城乡的差异,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严寒地区村镇居民的居住特点,提出适合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冬季室内舒适温度区间为15~18℃,为严寒地区村镇住宅节能计算、热舒适环境与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村镇住宅的节能现状,并对我国东北地区村镇住宅在建筑体型、单体空间和围护结构三方面进行了适宜节能技术的探讨,以降低建筑能耗,提高住宅室内热环境舒适度,实现节能、适宜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5.
苏北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苏北地区既有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外建筑节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围护结构中的外墙保温、节能门窗、屋面、地面和建筑设备中的暖通空调、照明、动力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思路,为苏北地区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工程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苏北地区所处代表性气候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特殊地区的节能设计原则,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节能小区各项指标均满足采暖住宅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苏北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能耗普遍较大问题,对该地区气候特征、建筑热环境、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构建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体系的系统结构.通过热工测试取得了室内温度对比数值,对热源及室内外供热系统改造提出了改进设想,并制定了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总节能率达59%,用于节能改造的投入控制在现时同类建筑造价的9%以内,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双层复合保温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能耗现状和保温技术特点,并基于对目前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保温和节能目标的要求,提出了符合当代村镇住宅特征的屋顶上层与下层分设保温层的复合保温构造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设计理念及模式内涵,建立了该模式下的吊顶封闭空间热平衡数学模型,给出了不同保温层选材的厚度参考值.该模式的提出为我国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保温和节能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冬季采用分户乡土式采暖方式,采暖期达半年之久,采暖能耗很大.为了提出国家标准《村镇住宅节能设计标准》中有关严寒地区的节能体型系数的控制性指标,本文在严寒气候区实测了57户村镇住宅,通过数理分析,得出了体型系数的实际情况;针对影响严寒地区住宅建筑体型系数的平、剖面形式,面积大小,栋深组合长度等因子进行分析,提出了减少体型系数的各种因子参数控制范围;提出了按照层数不同,分别确定体型系数的结论,一层住宅建筑体型系数宜<075,二层住宅建筑体型系数宜<059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张家口地区气候特点及该地区既有住宅节能方面的不足,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适用于张家口地区的既有住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最终实现张家口市居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